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在位有何作为怎样评价

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在位有何作为怎样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4/4 21:20:16

朱由崧是明朝皇帝吗?朱由崧不是明朝皇帝,而是南明政权的皇帝,虽然朱由崧在明朝的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在南京登基为帝,国号也是明,但是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南明政权,真正的明朝一般认为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就已经被清军灭掉了,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崧是南明政权的皇帝。

朱由崧是明朝皇帝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的庶长子,1644年4月25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明朝就此终结。而明朝终结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不甘心大明政权就此灭亡,于是希望重新拥立一个具有大明皇室血统的人作为新政权的皇帝。本来这个皇帝应该是由崇祯帝的儿子们来做,但是崇祯皇帝的儿子们在明朝灭亡之后不知所踪,而大明的遗老遗少希望尽快的拥立一位皇帝,来率领明朝的残余势力。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希望尽快的在具有明皇室血统的人中选择一位做皇帝,当时朱由崧是第一顺位皇位继承人,但是东林党人反对立朱由崧,用史可法的话说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东林党人希望能够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

福王朱由崧在高人的指点之下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镇总兵求助,得到了军方支持的朱由崧于是成功的登上了王位,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光元年。国号定为为“明”,史称“南明”。

朱由崧是明朝皇帝吗?答案是朱由崧不是明朝皇帝,而是明朝灭亡之后的南明政权的皇帝。

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

朱由崧是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在南京拥立的新君,是南明政权的弘光皇帝,但是从1644年五月登上皇帝宝座,到1645年五月二十二被自己的属下献给清军,弘光皇帝只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一年的时间,后来在1646年五月被大清斩首于北京菜市口,朱由崧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呢?原因有三。

首先从朱由崧个人的能力来看,朱由崧是一位昏庸无能之辈,朱由崧虽然是依仗着军队的支持登上了王位,但是其登上王位之后却并没有能够将军权抓在自己的手里,而是听任拥立自己的军队将领依仗着拥立新帝有功而飞扬跋扈,没有人可以节制的了,也就是说虽然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却并没有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而是醉生梦死,沉迷于酒色之中。南宋的赵构虽然是也沉迷于享乐,但是赵构却是一个令出必行的皇帝,即使是岳飞朱仙镇大捷想要直捣黄龙的时候,赵构也能够让其撤军,从这里可以看出赵构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这一点朱由崧是远远不及赵构的,正是由于朱由崧的昏聩无能,没有及时的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才导致了其与赵构不能相比。

再者,从南明王朝的臣子们来看,一开始的时候东林党包括史可法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同意拥立朱由崧,虽然后来不得不接受了朱由崧登基为王的事实,但是无疑这种拥立谁为新君的分歧一直都是存在着的,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使得朱由崧的反对者最后将朱由崧献给了清军。

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的第三个原因是其缺乏必要的贤臣能将,南明的内部各自拥兵自重,非常的不团结,而清军在多尔衮统一的指挥却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南明政权的覆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弘光帝的作为

弘光帝其实指的就是历史上的明安宗,他本来是福王的儿子,后来继承父亲福王的位置,但是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却让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因为年号的关系人们也称呼他为弘光帝。然而弘光帝的作为却实在不敢令人恭维,那么弘光帝的作为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1644年的5月份弘光帝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的登基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三镇军阀的力量,这让朝廷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在容貌上他继承了父亲的样子,但是在能力上却并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他刚刚登上王位就出现一些腐败的现象,这似乎也代表着他的朝政并不能持续多久。

在1645年的时候清兵开始进攻,徐州等许多地区都相继沦陷,很快清兵就到了扬州地区。然而当时将领向朝廷求救的时候,其他人却只顾着观望,而不提供任何的帮助,很快扬州也成为清兵的领地。当时弘光帝刚刚下旨要选女子进宫,听闻清兵如此快速的进攻之后,第二天弘光帝带着五十个人骑马出宫,很快就变得不知所踪。当大臣们进攻才看到宫人们四处逃散,这才知道原来弘光帝已经逃跑了。

当弘光帝到了芜湖地区的时候,他投奔了不熟悉京城变故的靖国公,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还决定保护弘光帝。然而在清军进入京城后,许多大臣都剃掉了头发表示归顺秦朝,弘光帝也很快就被人抓住交给了清军,一年以后他被清军杀死。可以说弘光帝的作为让许多人失望不已,他的灭亡也是必亡会发生的。

更多文章

  • 揭秘十六国后燕君主慕容垂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慕容垂

    慕容垂是战争历史上少有的名将杀手,他一生征战沙场,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在年轻的时候就曾大败东晋军队,后来更是屡战屡胜,打下来偌大的疆土,一手光复了燕国基业,建立了后燕,后来在征讨魏国的时候病重身亡,只有无奈的叹息和参合陂上的痛哭声流传后世。鲜卑慕容垂的事迹慕容垂是五胡乱华时期人,原名霸,是后燕的开国之

  • 朱元璋为何要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辱自己无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俗话说“爱情无国界”,然而在明朝时期则是“文字狱无国界”。文字狱作为中国的一个土特产,在明朝进入高产期,很多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因为一两个字,稀里糊涂就突然上了断头台。不仅连政府官员不能幸免,就连外国人都不能幸免,这其中就包括印度高僧释来复。说起文字狱,就不能不提朱元璋,明朝的文字狱之所以闹那么凶,和他

  • 揭秘史上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个三国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

  • 历史上最惨的清官:抛弃妻女却被冤枉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世美

    陈世美,人们眼中的负心汉,抛妻弃子、忘恩负义,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反面人物,最后的下场是被包拯所斩,如果已经是负心汉的代名词。网络配图但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做为驸马的他,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接入府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其实没有必要背上负心汉这个千古骂名的理由。可是为何在后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

  • 女将洪宣娇不仅骁勇善战还私生活混乱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女将洪宣娇

    太平天国洪宣娇是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叫杨云娇,洪秀全因她是“天父”之女,认其为妹,改名洪宣娇。她是萧朝贵的妻子,生卒年不详。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以及成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洪宣娇画像根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洪宣娇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曾参与过天京

  • 解密慈禧太后的风流史:后宫连太监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

    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咸丰帝的妃。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晚清时期统治者,是一个阴险狠毒的卖国者,祸国殃民、嗜权如命、阴谋家。慈禧在掌权期间,淫

  • 中国明代史:永乐盛世之下面临崩溃的财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永乐盛世

    盛世王朝下的衰弱危机正在此起彼伏,暴动的农民、怨声载道的文官、疲倦的武将、即将濒临崩溃的财政,一切都彰显帝国的政策不可持续性。无论这种局面如何危难,根本问题还是财政问题,在永乐时代强势扩张势头下国家的体系还能保持运转得益于夏原吉的一系列改革,而其中的盐法改革却是重中之重。夏原吉跟张居正一样属于循吏的

  • ​揭秘​大清史:同治悲催的皇帝生涯是怎样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同治

    同治皇帝少年读书时,有个伴读即恭亲王奕䜣的儿子载澄。载澄与同治年龄相仿,两人性格也颇为意气相投,可惜的是,两人凑在一起经常干坏事而不是好事。譬如皇帝出游,往往都是两人结伴而行。同治喜欢出游,大概受其父咸丰的影响。《睇向斋秘录》中说,同治某次在宫中穿黑衣嬉戏,不巧被皇叔恭亲王奕䜣看见,后者便婉言谏告侄

  • 三国秘闻:诸葛亮的一生中有哪些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其一,早孤。诸葛亮从小就死了父母,依靠自己叔父生活。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妈的孩子像根草,诸葛亮小时候没能得到父母的关爱,这可能是早年诸葛亮最大的遗憾。其二,别人不理解。诸葛亮是个志向高远的人,淡泊明志,不过在当时好多人不理解,因为诸葛亮常常以管仲乐毅相比,这两个人都是春秋战国时有名的将相,一个协助

  • 封神英雄榜姜王后贤良淑德为何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王后

    《封神英雄榜》中的姜王后与其他版本电视剧中的姜王后的人物设定基本一致。妲己与纣王没日没夜的饮酒作乐,众朝臣劝奏纣王无效,于是面见姜王后,希望她出面点醒纣王,让纣王以国事为重。姜王后拿着众朝臣联名上书的走着去面见纣王。没想到刚好看见纣王与妲己的奢靡的生活,于是请求纣王将妲己这个狐媚君王的人赶出宫去。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