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真相:以道愚民、以术杀人

太平天国真相:以道愚民、以术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4/1/11 4:48:11

此前五期《短史记》,已就太平天国之史实本末,分举事、纲领、领袖、体制、后果等五个层面,做了扼要解析。诸般史料,无不显示,所谓太平天国,乃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教训。其政权本质,实可谓“以道愚民,以术杀人”。

所谓“道”,简言之,即政治伦理,关乎统治合法性,如儒家所谓“君权神授”。太平天国的政治伦理,在其宗教教义。要点有二:1、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乃是“天父天兄”在凡间的代言人;2、“天父天兄”所承诺之“天国”,乃是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①的世界。

网络配图

之所以讲天国政权“以道愚民”,乃在于:倡“道”之人,自身并不相信其所倡之“道”,却偏要强迫治下百姓相信。譬如:

当传播“上帝教”还仅是一种敛财手段时,尚无造反心思的洪秀全,在广东老家写作诗文,其《百正歌》中,对舜以下,历代儒家圣贤,赞颂备至:“周文归心八百,乃以正,事不正;孔丘服教三千,乃以正,化不正。”②殆至决心造反,“孔丘”立时成了“孔妖”,不但塑像被砸,图书亦须焚烧殆尽。

“上帝教”也好,儒教也罢,对天国的最高领导层而言,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信或不信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其谋取现实利益。故而,冯云山早年运动杨秀清萧朝贵入伙时,即只谈利益,不提教义信仰;金田举事后,杨、萧等人为与洪秀全争夺“意识形态解释权”,始弄出天父附体下凡的把戏;而待到1853年攻下武昌,杨秀清欲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又转而前去拜谒孔庙。

③作为缺乏兵权与财权的“虚君”,洪秀全欲突出自己最高领袖之地位,唯有竭力操弄意识形态。故而,定都南京后,洪氏领导下的删书衙,对儒家学说大加挞伐,“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不能容忍洪氏坐大的杨秀清,则屡借“天父附体”,警告洪氏,《论语》、《中庸》并非“妖话”,“千古流传之书不可毁弃”。④此种冲突,终于发展到杨秀清打了洪秀全的屁股,洪秀全砍了杨秀清的脑袋。

网络配图

领导层不信“天国”,但“天国”仍是其诓骗民众为其卖命的重要法宝。因太平军新兵多系掳掠而来,杨秀清曾对亲信明言:“吾亦知新收兄弟必心不服而生怨恨”,故要求对这些人加大洗脑教化,向他们灌输:“天父天兄救人,生出各王,教导你们,众兄弟姊妹好大福气,将来享福无穷,……”

⑤当然,这样的灌输并不是很有效,毕竟天国领导层知识结构相当低端,其洗脑教义技术含量有限,欺骗性不高。于是乎,“以术杀人”,便成了天国维系统治的主要手段。所谓“术”,简言之,即操弄民众的权谋手腕,

金田举事,为断百姓退路,“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俱要放火烧之”;为防掳来之兵丁逃逸,首要之务,在严格控制士兵私财,甚至发展至在士兵脸上刺字“太平天国”,以断其归路。⑥此种裹挟之术,贯穿天国兴灭之始终。其基本作战模式,乃“掠百姓为下驷,当我精兵,以其精卒当我乡勇,以其次卒当我羸弱”,⑦结果是百姓被清廷精兵所杀,而清廷之乡勇与羸弱,则屡败于太平军之手。所谓“以术杀人”,此之谓也。

天国最先进的统治术,源自《商君书》之弱民篇:“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此种“弱民”理念,与《天朝田亩制度》所设计之理想国——每户人家,除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粮食外,余下一切产出,须全部收归国库——可谓一般无二。将民众控制在贫穷线上,是中国最悠久的专制传统。

网络配图

所幸的是,天国此种统治术,仅在有限地域及军队中付诸实施。但即便如此,亦已足以使天国维系长达14年之久,终致数千万人死于非命。道、术游戏之间,血迹斑斑。

注释:

①《天朝田亩制度》,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辽宁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1981,P54-58。②洪秀全:《百正歌》,收录于《洪秀全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P10-11。③张汉:《鄂城纪事诗》,《太平天国资料》,P39。④《天父圣旨》,收录于《太平天国(二)》,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322-327。⑤张汉:《鄂城纪事诗》,《太平天国资料》,P39。⑥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太平天国资料》,P58。⑦汪士铎:《乙丙日记》。

标签: 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他是史上第一个被推上神坛的真命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

    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向世人宣称自己不是“一般人儿”,是当之无愧的“真命天子”。不过,这种为自己出生涂上一种传奇色彩,声称

  • 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不迁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皇帝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终大清入关自缢身亡。明思宗出生于1611年,朱由检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明嘉宗朱由校年少早殇,朱由检临危受命登基即位。朱由检称帝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大明朝中的昏聩气息,

  • 光绪被囚禁后 用哪些不为人知的方式消磨时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谕旨,宣布光绪帝因为疾病不能理政,自己将再度“训政”。她的这次训政取消了之前“垂帘听政”的形式,直接与皇帝并坐,来面对群臣的上朝听证,可以说此时的她完全独揽了朝廷的大权。网络配图在群臣奏对的时候,光绪帝不能说任何话,只有在慈禧示意皇帝可以作答的时候,光

  • 谁才是三国中最出色的帅才?智如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赵云是在《三国》第七回出场的。先从袁绍,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就在战场倒戈,救了袁绍的对头公孙瓒的性命,并且在公孙瓒眼里亮相:“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使袁绍的名将文丑也无法取胜,这一仗后就改投公孙,并为之立下许多功劳。网络配图见到刘备,虽甚相敬

  • 秦朝崩塌的最大推手赵高: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太监来服务,阉割去势的太监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太监制

  • 刘宏: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宏,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网络配图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全是一个意外的幸运。刚刚死去的汉桓帝没有儿子。他的窦

  • 孙策之死:号称小周瑜却又命途多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

    《三国》想必大家的看过,我最喜欢里边的诸葛亮,因为他是半个神仙。然而今天AK军事网小编不说诸葛亮,我们来谈谈孙策。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他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带兵打仗有一手,虽说汉末英雄辈出,孙策也算是群雄之一,同时他还是三国时期吴

  • 高力士一生只忠于唐玄宗 被誉为千古贤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恐怕是唐朝最有名的宦官,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也是沾了杨贵妃的光,于是才变得很有名。网络配图高力士,原名叫冯元一。高力士跟其他很多宦官的背景不太一样,他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是唐初的越国公,一个小封国。高力士的祖父也是大官,曾经当过刺史。但到了高力士父亲一辈就家道中落了,据说好像犯了什么错,被抄家了

  • 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何23岁就暴毙?真相如此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霍去病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无人能道个明细,因为史料少有记载,这也是千百年来难以释疑的问题。霍去病被称为战神,查看相关资料,你会被他的事迹震撼,甚至不得不感叹:此人莫非是来自星星的你!他十七岁领兵打仗,首

  • 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与和珅拜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