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红楼梦中的丫鬟袭人为什么要暗算晴雯?

揭秘:红楼梦中的丫鬟袭人为什么要暗算晴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85 更新时间:2024/1/7 8:56:27

袭人,表面上看是个“至圣至贤”的老好人,时时处处以“大姐大”的身份罩着手底下的那些丫鬟婆子,但如果谁胆敢要和她争宝玉的“宠爱”,那就对不起了,她是“老虎苍蝇”一起打。那么,谁是老虎,谁又是苍蝇呢?对她的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自然是贾母钦点的得意丫鬟晴雯,在贾母心目中,这是日后宝玉身边“使得着”的人,所以,袭人要顺顺利利登上“宝二姨娘”之位,必须先把晴雯这块“拌脚石”扳倒。你别看袭人平日里和晴雯有说有笑的,其实,内心恨晴雯恨得牙根直痒痒。晴雯就是她潜意识里的“老虎”,随时都有可能取代她在宝玉身边的位置。因此,她一直都在找机会扳倒晴雯。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的悲剧在于她直来直去、嫉恶如仇的个性,在尔我诈的贾府里,她压根没有袭人那样明哲保身的心机,说话行事都不太过脑子,往往图嘴上痛快,却不少得罪人。得罪之首当其冲者就是袭人,当然还有麝月、秋纹、小红等等。袭人原非什么大量之人,而且整个怡红院中对袭人威胁最大的就数晴雯了。其一袭人容貌不及晴雯,其二,她脾气性情不及晴雯得宝玉之心。她只不过是宝玉身边“奶妈”似的一个人物,她除了生活上的嘘寒问暖之外,在内心情感慰籍上,对宝玉毫无价值。而晴雯,则是宝玉除黛玉之外的又一红颜知己,那篇感天动地可与《曹娥碑》并传的《芙蓉女儿诔》,即可昭示宝玉对晴雯深深眷恋之情。其三,和袭人一样,晴雯也是贾母钦点到宝玉身边的、将来宝玉侍妾的有力竞争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袭人和晴雯也好不到一块去。

一直到晴雯被赶走,袭人才把对晴雯的怨恨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宝玉因为晴雯被含冤赶出贾府,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 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宝玉先说了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是指历史上的正直的人,来比喻他心目中敬仰崇敬的正是这样的人,而不是专一告密的小人,终于袭人脸上挂不住了。而宝玉其实后面说的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才是指晴雯,太真、相思树、昭君,全是历史上美丽出色、红颜薄命的女子,是对美丽聪慧晴雯的赞誉!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这番话几乎把袭人的内心阴暗面抖落了干干净净,原来,在她的心里,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很重,同时,也把多年来对晴雯积攒的怨恨吐了个畅快。

如果说对晴雯的痛下杀手,还是袭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似乎情有可原,事出有因,但袭人对小丫鬟四儿的栽赃陷害实在太不应该了。 四儿被驱的直接原因是私下跟宝玉说过“同日生的就是夫妻”的玩笑话,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四儿仅仅因为这一句话便被袭人捅到了王夫人那里去,可见袭人之睚眦必报的性格。但其实四儿被驱的根本原因是她曾经有一回趁袭人麝月装病之机服侍过宝玉,因此获罪于袭人,袭人觉得四儿有和她争宠的嫌疑,所以,在猎杀晴雯这只大“老虎”的时候,捎带角把四儿这个根本对她构不成威胁的小角色也开了。这四儿就是袭人心目中的"苍蝇",虽然翻不起什么波浪,但也是够恶心人的。所以说,袭人在排除异己方面,真正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手段颇为狠辣。

最后,说一说“袭人”这个名字,很有些意思。其实曹雪芹是有隐义的,“袭人”者,躲在身后袭击他人也。曹公给人物起名字,向来不是随便乱起的,看到“袭人”这个名字,你就知道曹公对袭人这个人物的总体评价很不客气。

标签: 袭人晴雯红楼梦

更多文章

  • 战争之神:帝国皇帝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拿破仑,法国,战争之神

    导读:在世界战争史上,法国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被人恭维,但是他们却也有过“战无不胜”时刻,那就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远征军——除了俄罗斯,征服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要解开这个谜团,需先弄清法军的战斗力通常不行的原因。世界公认,法国人拥有独步于世界的一大强项:思想。思想会带给一个国家自

  • 才貌兼备的薛宝琴为什么进不了金陵十二钗正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宝琴,金陵十二钗正册

    薛宝琴才情与美貌不在黛钗二位之下,又得贾母赏识,想给宝玉说亲,知道已许给梅瀚林之子后又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才作罢。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没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如题,首先要得明白,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是指哪些人。 宝玉所看到的十二钗册子,其实是“太虚幻境”“孽海情天”中“薄命司”之“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女子(详见于

  • 汉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敢向吕后公然发难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吕后,刘章

    导读: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改制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提拔她老吕家的人,毕竟刘氏是她婆家的人,与她没有血缘关系。这要动了真格的,还是靠娘家的人往前冲。所以,哪家人手里握有枪杆子,哪家就永远掌握了主动权,吕后必须留条后路。尽管刘邦生前留下遗嘱“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可谁当家,谁做主,眼下是

  • 西汉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权势之争下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权势之争

    霍成君(前87年—前54年),西汉名臣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位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汉宣帝的元配许平君皇后被霍成君的母亲霍显毒死后,霍光将霍成君送入宫中为婕妤,次年本始四年(前70年)正式册封为皇后。婚后帝后感情燕好(刘询迫于霍家权势只好装作十分宠爱霍成君),但一直未有生育。霍成君任性

  • 历史上真实的霍光是怎么样的人?霍光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霍光,汉朝

    导读:权力是个怪怪的东西,无数人为之倾倒,舍命争夺,成为权力的奴仆。人也是个怪怪的东西,没权时想权,有权时还要费尽心机地用权管权弄权,甚至死了还想把权力传给自家人。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为权所累,热心为奴,其典型代表当属霍光。、对于霍光而言,权奴绝非贬词。泛泛地说,在一个高度专制的国度,生而为人、继而

  • 史上第一女将秦良玉:白杆雄兵杀的敌人魂飞胆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良玉,张献忠,女将

    张献忠攻四川,秦良玉受四川守将邵捷春节度,邵公为人清谨,但是良玉认为其不知兵,指挥不当,而且不虚心听劝。她说,我一个妇人,受国家恩荣,死了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要和这位邵公一起战败而死,会含恨抱屈。明末的秦良玉一直是让我感到非常好奇的女性。清代张廷玉修《明史》,在《列女传》的开篇提到:明代《实录》和各种

  • 明熹宗朱由校:光论木工技艺远超三皇五帝的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木匠皇帝,崇祯,魏忠贤

    万历帝一开始就看不起宫女出身的朱常洛母子,万历帝一心想立爱妃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却屡屡遭到众大臣的强烈反抗,从而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国本之争”。于是,万历帝以拖延战术、消极倦怠来对抗满朝文臣和发泄内心的不满。万历一朝,破了其祖父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他本人曾长达二十余年不视朝。当群臣建议立

  • 林黛玉和梦露谁更美 欧洲审美标准成世界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黛玉,梦露,审美,标准

    导读:关于美,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个让人深思的话题。当今城市,无论贫富,每个成年女性都拥有自己的美容用品,大瓶小罐,或是昂贵的舶来品,或是低廉的雪花膏,涂抹于面,便多了几分自信。事实上,从古至今,女人们就寻找各种美容用品,可谓孜孜以求,乐此不疲。一部美容史,也是一部药物史。在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古人

  • 清朝皇室最美的格格仪态万方令人惊艳!【图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格格

    最美的满清皇室格格盘点:众所周知,“格格”是历史上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是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据《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

  • 揭秘小说中与潘金莲偷汉子有关的那些水浒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潘金莲,水浒传,小说

    导读:水浒里施耐庵先生虚构了四个红杏出墙的女人,即是武大郎的妻子西门庆、宋江的二奶闫婆惜、杨雄的女人潘巧云、卢俊义的夫人贾氏。明眼人一看便知,把武大郎和宋江杨雄卢俊义相提并论,武大郎没有任何优越性,只有老婆偷汉子可谓是轰轰烈烈。 那么潘金莲为何要红杏出墙,首先看看武大郎的自身条件:其一,和卢俊义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