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导致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是谁?

揭秘:导致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1/8 15:03:26

导读: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谋诛阉宦不成反为所害,而何进所召的并州牧董卓(还兼有前将军、斄乡侯的官职和封号)已经在进军洛阳的途中,同时董卓受何进密令又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诛宦官,但董卓未至而何进已死。当时洛阳大乱,袁术、袁绍兄弟于是率军攻击皇宫,中常侍段硅等劫帝走小平津,董卓遂率其部众于北芒迎汉帝还宫。

之后董卓当权暴虐不仁,又为吕布、王允等人设计诛杀。可惜王允为人过于刚直,当时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就是没有马上赦免董卓那一大批手握兵权的部下,董卓部下校尉李催、郭汜、张济等拥兵屯于陕,在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听到赦免的消息,又接着有谣传说洛阳中人要诛灭所有凉州的董卓所部官吏,因此大家都一片惶恐不安,众人纷纷准备解甲逃亡,在这个时候,贾诩粉墨登场了。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少时并不出名,唯有汉阳阎忠异之,谓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阎忠此人也是一代名士,而且可以说颇有政治远见。他是少数几个明白东汉皇朝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人之一,曾经劝说名将车骑将军皇甫嵩起兵推翻东汉皇朝,皇甫嵩不从,忠乃亡去。后《英雄记》有曰:“凉州贼王国等起兵,共劫忠为主,统三十六部,号车骑将军,忠感慨发病而死。”

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汧,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和同行的数十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甥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的太尉段,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称是段的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这个“权”字,用得颇为妥帖,因为贾诩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就在董卓所部的李催、郭汜、张济等人打算散伙的时候,贾诩阻止了他们。他的理由是:“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也是董卓所部的官吏,记载说“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所以他此举也是为自己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打算,因为李、郭等人本就是马贼及军人出身,未必是一个亭长可以捉拿的。

他此举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李、郭等人“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催等放兵劫掠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催、汜入长安城,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不可胜数”,汉献帝被李、郭等所挟,而关东豪杰乘动乱之机自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城掠地行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此以前,各地诸侯还不敢太明目张胆地进行此类举动。正是贾诩的这个建议,使东汉天下陷入了空前的混乱状态。

此后,关中又因为李、郭等人的争权夺利,伤亡巨大,极大地破坏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三国志》云: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指李、郭入洛阳前),催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又有云:“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

李、郭等四人对关中荼毒之烈,追本溯源实出自于贾诩这一言之谋,故而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评曰:臣松之以为传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然则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仁功难着,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看当时的情况,王允为人正直有干才,朝中尚有皇甫嵩、朱俊等名将,关中精兵数万,而宦官已除,即使不能复振汉朝,一时安定还是可以的,所以裴松之有“元恶既枭,天地始开”一说。因此就这样的情形而言,说贾诩这一言导致“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不为过,而“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也是很中肯的。

正是因为这次动乱,汉中央政府的政令开始不行天下,天子和朝廷威信全无,再无崛起之可能:

乘舆时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天子与群臣会,兵士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诸将专权,或擅笞杀尚书。司隶校尉出入,民兵抵掷之。诸将或遣婢诣省,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侍中不通,喧呼骂詈,遂不能止。又竟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御史刻印不供,乃以锥画,示有文字,或不时得也。诸将不能相率,上下乱。

《三国志董卓传》

至此,可以说汉中央政府的地位和威望彻底瓦解,甚至献帝在回洛阳的时候,“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各地诸侯已经根本不再把皇帝和中央政府当回事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到雄才大略的曹操采纳曹魏重臣荀彧的建议,抢先下手,把献帝迎回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才得以有所改变。二十余年后,曹操之子曹丕终于以魏代汉,结束了东汉皇朝,开始了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

自贾诩设计让李、郭进军洛阳开始算起,一直到三国归晋,期间的战乱长达九十余年之久。在这九十多年的战争里,两汉皇朝所积累的资本,包括宝贵的人才资源,全部消耗殆尽,包括在东汉末年分裂之初成长起来深知民间疾苦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矛盾,又具有极高才干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们基本荡然无存,而政权最后落在了一些全靠祖上余荫掌权的纨绔子弟和只知道清谈的文人手里,他们在门第优越感的支持下,只知道埋头享乐或陶醉于清谈之中,同时由孙权肇基的门阀现象又极度发展,最后终于导致全国的阶级、种族、经济等各方面矛盾不断激化,因此三国统一后还不到二十年,中原地区再次陷于血泊之中,由“八王之乱”而晋室东迁,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入侵,其结果就是产生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血腥的一页“五胡乱华”。

而这“五胡乱华”三百年的动乱和血腥,可以说导火线仅仅就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

标签: 东汉天下三分罪魁祸首

更多文章

  • 揭秘清宫奇特规定:皇帝大婚前须临幸八名老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宫规定,老宫女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

  • 刘秀皇后阴丽华为何成了古人娶妻的最高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阴丽华,刘秀,娶妻

    中国名叫“丽华”的著名女子,古往今来实在太多太多,如南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跳“千手观音”舞的哑女邰丽华、散文《走过西藏》的作者马丽华、搞什么“梨花体”的女诗人赵丽华等等。今天说的这个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有一句古话说“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美丽、端庄、贤惠、仁爱的皇后阴丽华

  • 美女昭君的墓在哪里?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昭君,青冢,陵墓

    昭君的墓在哪里?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

  • 揭秘:洪秀全手下的太平天国名将到底是些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

    1851年9月,太平军夺取了他们的第一座城池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在此停留的7个月里,洪秀全完成了一系列的军政建设,还封了5个王。东王杨秀清是个烧炭的山民;西王萧朝贵是自耕农;南王冯云山和洪秀全一样,在乡下读过几年私塾,可以算小知识分子;北王韦昌辉有几家店铺和大片田地,翼王石达开出身于富贵之家,这两

  • 为什么说刘邦可能是史上最有人性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开国皇帝

    每当看到、听到有人骂刘邦是无赖小人的时候,我总忍不住要想替刘邦说几句话。一个令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引为自豪的伟大王朝的开创者,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无赖小人呢!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历史和百姓选择的结果,如果他是无赖小人,那么,历史和百姓岂不都是瞎子盲人?刘邦被当作悲剧英雄项羽的对立面,被视同无赖小人,甚至被说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皇后:武则天称霸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十大皇后,阴丽华

    中华民族历史上皇后的人数远远多于皇帝,她们千姿百态,人才辈出,有才华出众的,有美貌无比的,有贤德善良的。十大皇后分别是唐高宗之后武则天,清太宗之后孝庄,辽景宗之后萧绰,汉文帝之后窦漪房,宋真宗之后刘氏,汉高祖之后吕雉,汉光武帝之后阴丽华,唐太宗之后长孙氏,明太祖之后马秀英,明成祖之后徐仪华。No.1

  • 庞统和诸葛亮:学者重评伏龙与凤雏才志高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庞统,诸葛亮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能安天下呢?谋士才志存在时间、空间和阴阳差《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

  • 如何客观评价贾诩?历史上的贾诩究竟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评价

    贾诩简介贾诩者,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曹操6谋士之一。东汉末年,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

  • 老黄忠真的“老”吗?黄忠的年龄是个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忠,年龄

    一般人提到黄忠,都爱在其名字前加上“老将”二字,那么,历史上的黄忠究竟有多老呢?黄忠在《三国演义》里第一次出场,是关羽请缨攻打长沙之时。关羽颇为自矜,诸葛亮以言相激:“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盘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

  • 揭秘:风流天子唐玄宗那鲜为人知的“跨国之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玄宗,杨贵妃,跨国恋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首唐诗常常激起先贤后人对唐玄宗李隆基一世风流的遐想。唐玄宗后宫拥有三千佳丽,不过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那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风流天子唐玄宗与“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贵妃天上人间的爱情,成就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长恨歌》。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