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相张仪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生平

秦相张仪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1/9 9:12:04

导读张仪(?-前309年)(一说前310年逝世),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本姓魏后改姓张。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灭巴,城江州”。这就是说,张仪曾下令筑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城。尽管张仪本人第二年便离开了江州,但经向楚考证,张仪筑江州城之事应属信史(见民国《巴县志》)。由于“明清之际,图经荡灭,民鲜土著,故老无征”,因而当今已无从确知张仪所筑之江州城的具体位置。不过,从西汉扬雄《蜀都赋》描述江州城曰“分川并注,合乎江州”来看,其城大概就在今重庆主城区朝天门、望龙门、千厮门、小什字之间。今重庆地区因张仪筑江州城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城”。

战国中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不再甘心居于一隅之地,遂加快了领土扩张的步伐;马陵战后,齐国代替魏国成了中原地区的霸主。这样,秦、齐都以向中原地区扩张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有的混战局面更为错综复杂。处在东西二强夹击下的韩、赵、魏三国为了图谋自存,联合起来并且北连燕、南接楚,东抗齐或西抗秦,被称为“合纵”,也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如果弱 国被齐国或秦国拉拢联合,进攻其他弱国,就被称为“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到战国晚期,乐毅破齐,齐国一蹶不振;长平之战,赵国严重削弱,秦国取得了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合纵连横政策也就包含了新的含义:即东方六国并力抗秦,称为合纵;秦联合东方某一弱国对付其他弱国称为连横。于是,一批对当时的国家间的政治形势非常娴熟,善于辞令和权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说客应时而生,史书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历史评价

从公元前328年开始,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连盟,使其力量削弱。但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在整个秦惠文王时期,他不仅使秦国在外交上连连取得胜利,而且帮助秦国开拓了疆土,因此可以说他为秦国的强大和以后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张仪不讲信义,在外交场上运用欺骗伎俩,为人们所不齿,但仅从一个使者的角度来看,他是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外交任务。而且作为纵横家的一代鼻祖,他开创了一个局面,为后世的外交家们在辞令和外交技巧等方面提供了一种范式。

标签: 秦国战国人物张仪

更多文章

  • 段匹磾简介 西晋鲜卑族段部首领左贤王段匹磾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段匹磾,晋朝,左贤王

    西晋鲜卑族段部首领。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为部族大人。西晋末,父务勿尘受封辽西公、大单于,他为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建武元年(317年),与刘琨结盟,共讨石勒。后领幽州刺史,封渤海公,与琨等上表司马睿劝进位。公元318年辽西公段疾陆眷病逝,其子年幼,叔父段涉复辰自立,被段疾陆眷之弟段匹磾所阻。段末

  • 刘隗简介 东晋时期晋元帝丞相司直大臣刘隗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隗,晋朝,东晋大臣

    刘隗(273~333)东晋大臣。字大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起家秘书郎,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晋元帝以之为丞相司直。为官刚正,不畏权贵,先后上书弹劾戴渊、王籍之、梁龛等人,为淳于伯申冤鸣屈,迫右将军王导引咎辞职。迁侍中,封都乡侯。元帝即位,与尚书令刁协同为元帝心腹。旋迁丹阳尹,拜镇北将军,都督青

  • 袁粲简介 南北朝宋王朝大臣北中郎参军袁粲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粲,南北朝,宋王朝大臣

    粲字景倩,淑兄子,本名愍孙,慕荀奉倩之为人,改名粲。元嘉中为扬州从事,历孝武安北镇军、北中郎参军、南中郎主簿。孝武举义,转记室参军。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免。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子尚北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兖州事,仍为永嘉王子仁冠军长史。大明初复为侍

  • 王肃简介 南齐入北魏的大臣散骑常侍王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肃,南北朝,北魏大臣

    王肃的父亲王奂是王导第五子王劭的玄孙,因为王奂的堂祖父王球无子而过继为王球的嗣孙,王奂被齐武帝萧赜所杀后,太和十七年(493年),王肃归降北魏,北魏孝文帝任命他为辅国将军,南征义阳。击败齐朝的裴叔业,官至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孝文帝改革,王肃多有参与。孝文帝驾崩,王肃为尚书令参与朝政。裴叔业怕遭到齐帝

  • 鲜于修礼简介 北魏河北人民起义领袖鲜于修礼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鲜于修礼,南北朝,北魏

    鲜于修礼(?—526)北朝北魏末河北人民起义领袖。北魏人,丁零族。曾任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兵。六镇之叛失败后,余众被置于冀、定、瀛三州就食,称降户。明帝孝昌二年(526),杜洛周起义,鲜于修礼率降户反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建元鲁兴。六镇兵民响应。与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民杜洛周配

  • 胡琛简介 北朝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胡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胡琛,南北朝,北魏

    胡琛(?-526)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敕勒族(亦称高车族),他本是敕勒族酋长。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夏四月,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的破六韩拔陵首举造反大旗,揭开了北魏末年北方少数民族起义的序幕。五年(524年)四月,高平镇人赫连恩(匈奴族)等响应破六韩拔陵的号

  • 曹操儿子及后代介绍 历史上曹操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曹操的儿子

    导读: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其中,与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与刘夫人育有曹昂、曹铄,与环夫人生曹冲、曹据、曹宇,与杜夫人生曹林、曹衮,与秦夫人生曹玹、曹峻,与尹夫人生曹矩,与王昭仪生曹干,与孙姬生曹上、曹彪、曹勤,与李姬生曹乘、曹整、曹京,与周姬、刘姬、宋姬和赵姬分别

  • 孔德绍简介 孔子三十四代孙内史侍郎孔德绍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德绍,隋朝,孔子后人

    孔德绍,(?-621)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为景城县丞。窦建德称夏王,认为中书令,掌诏诰书檄。建德败,被杀。今存诗十余首。其诗多写羁旅之思和山川景物,文笔较流利。

  • 尉迟恭简介 中国唐朝名将忠武鄂国公尉迟恭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尉迟恭,唐朝,唐朝名将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

  • 惠能简介 佛教禅宗祖师禅宗六祖大鉴禅师惠能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惠能,唐朝,禅宗六祖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祖籍范阳郡即今河北涿州。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宪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