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评价隋文帝 为什么说杨坚是隋唐盛世的奠基人?

评价隋文帝 为什么说杨坚是隋唐盛世的奠基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10 更新时间:2024/1/10 0:46:52

导读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贵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

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文邕对星相家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使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宇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赟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赟无杀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老同学、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杨坚出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宇文赟是皇家世袭之君,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

宇文赟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他终于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法招,将皇帝让给年仅6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

他的儿子静帝即位,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杨坚登基后,下诏处死北周宗室。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开皇九年(西元589年),杨坚派遣大军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为隋朝牛马。杨坚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部落,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大隋王朝建立以后,杨坚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的国家,史称“开皇之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杨坚继位后开始大兴土木,营造宫殿,下令修建首都大兴城(即后来唐长安城原形),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

标签: 杨坚隋文帝

更多文章

  • 唐伯虎是什么生肖 历史上唐伯虎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伯虎,古代文人

    唐伯虎属什么生肖?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属虎。又名唐伯虎。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

  • 唐伯虎是怎么死的?风流才子唐伯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伯虎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

  • 曾国藩怎么教育子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清朝

    曾国藩是怎么教育子女的?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官宦之家,再怎么兴旺都过不了三代,而曾国藩家却代代出英才。不仅曾国藩自己的儿子个个成才,曾家的孙辈中还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曾昭抡这样世界著名的化学家,曾孙辈中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曾国藩从小寒窗数十年,备受艰辛,深知名誉、地位

  •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 是三姓家奴还是直爽男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三国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如果说演义把“奸绝”曹操的残暴奸诈与刘备的宽仁信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么关羽和吕布,就是“义绝”和“三姓家奴”间的对比。因此这位在文学上有其相应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其一定地位的吕布,在演义的前期,唯一的主角诸葛亮还未出场的阶段中,还是占有大量戏份的,这一点上就连汉末时期一度力量最盛

  • 弘历的生母是谁:揭秘乾隆帝的生母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弘历的生母是谁,乾隆

    弘历的生母是谁:至今为止,我们还仍然在猜测乾隆皇帝的生母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在沈阳故宫金銮殿的东侧是雄伟的颐和殿和介祉宫。介祉宫曾是乾隆帝几次东巡盛京,其母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的临时居所。不过,崇庆皇太后是否为乾隆的生母?这一直是个谜。布衣选秀说此说称乾隆生母为钮祜禄氏。13岁时,皇宫挑选宫女,她去看热

  • 朱棣生母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生母,朱棣

    朱棣生母:明成祖朱棣,他的一生对于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个为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永乐大帝的男人,他的生母是谁?却让我们一直在求证。朱棣夺位当了皇帝以后,在当时的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修建了一座大报恩寺。这座寺庙大门内有一座正殿,平日大殿的门紧闭,老百姓不能随便进去,所以也都不知道里

  •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苏轼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生平与思想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

  •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贺知章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

  • 慈禧当众扒光衣服打珍妃 光绪为何“极坦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珍妃

    珍妃挨打之谜: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中国传统历法的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日,刚刚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奉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懿旨下诏逊位。《清帝逊位诏书》以及另外两道配套诏书连夜颁布,一举打破中国南北双方分裂敌对的政治僵局。真正意义上的南北统一、五族共和、民主授权、宪政限权的中华民国,应该从这一天算

  • 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马屁精?首推明代权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严嵩,明代

    史上第一马屁精:近几年市面上流行一部书,叫做《厚黑学》,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建官场上的这门最大的学问,就是“马屁学”。如果研究好了“马屁学”,而且能够运用得得心应手,那就会在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