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用4万斤黄金行贿?汉朝巨量黄金如何消失的

刘邦用4万斤黄金行贿?汉朝巨量黄金如何消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2/2 1:17:17

西汉的“多金”,是历代史学家的定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巨量黄金出现在西汉王朝呢?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像西汉那样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黄金为何在西汉时那么丰富,而在随后的东汉及之后朝代却大量减少?是中国人对金子看法变了,还是金子的储藏量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去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肯定见过这一大堆极具诱惑力的西汉金饼。这219枚金饼是1999年11月西安东北郊某砖厂在推土作业时发现的,每枚重量247克左右,约相当于汉代的一斤。它们的出现,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

距今2000余年前,楚国便使用了如图中所示的金钣,由于钤有方形或者圆形的小印,习惯上被称为“印子金”。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覃金、隔爰及卢金等等,尤其以“郢爰”为多,因此也被称为“爰金”。“郢”为楚国都城名,“爰”为当时的货币重量单位。

公元前205年的冬天很冷,大雪已经连续下了快一个月了,楚、汉双方的军队也像这冰冷的空气一样在荥阳这个地方僵持着。

楚霸王项羽早已坐卧不安,他想要尽快地打赢这场战争,于是想方设法断绝汉军运粮的甬道。不断被楚军攻击粮道的汉军确实有些支撑不住了,刘邦也不想在这个鬼天气里再无止境地等待下去,必须有所行动了!

十二月的一天深夜,一行车马从汉军大营悄悄驶出,直奔楚军而去。领军的人叫陈平,他神情严肃而复杂,因为他身后的车队上装有几万斤黄金。陈平不由回想起前几天刘邦找他商议局势时的情形,刘邦是那么的不安和悲伤,于是他献策说谁都没法抗拒黄金的诱惑,可以用黄金来离间楚军将帅,尤其是以耿直著称的钟离昧和范增。刘邦大喜,当即命人取了4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随意花。他身后车队上装载的就是其中一部分,要用它们去收买楚军帐中的士兵,让他们散布钟离昧的谣言。

陈平的黄金送去没几天,谣言果然便传开了,士兵们纷纷说:“劳苦功高的钟离昧开始不满项王不给他分土地称王了,会与汉军联合灭掉项氏,到时好瓜分楚国土地各自称王。”谣言传到项羽的耳朵里,他便对钟离昧产生了猜忌,逐渐疏远了他。

这4万斤黄金的效力远没有结束。第二年四月,陈平用这些黄金买了牛羊猪三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悠闲地在营帐中等候项羽派来的使者。待使者一到,他便命人将丰盛的酒席端去使者住所,一进门便假装惊诧道:“我还以为来的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旋即再使人端上粗劣的饭食。使者回去之后将自己遇到的情形描述给项王听,项王自此对范增也心存疑心。范增知道后请求告老还乡,结果病死在返乡途中。

失去了左膀右臂的项王,两年后便在乌江边自刎而亡。这4万斤黄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创了西汉。这也像是一个征兆,预示着西汉将是一个“多金”的王朝。

西汉的“多金”,是历代史学家的定论。且不说那“开国”的4万斤黄金,已足以让人惊诧,来看看西汉的黄金库存,即现代所谓“黄金储备”,其数额之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实属罕见,可以说为历朝之最。

《魏晋南北朝史》载:“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考据的西汉时1斤折合今日248克来计算,西汉的百万斤即今日的248吨。而2003年中国的黄金储备为600吨,也就是说西汉时期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我国2003年黄金储备的41.3%。

此外,翻开《汉书》,会发现西汉帝王赏赐黄金的例子数不胜数,数目动辄千斤万斤,仿佛说的是平常的萝卜白菜一般。比如:刘邦的长子刘盈,即位后便大肆用黄金打赏为父亲刘邦办理丧事的人员,尤其是亲自参与挖墓穴的人,将军一级的给40斤黄金,年俸2000石的官员给20斤黄金,年俸600石的给6斤,600石以下的给2斤。

可以想象,巨大的帝陵必然要求满朝文武都投入工程,如此一算,赏赐的金额确实很大。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因众大臣杀吕后的亲属有功,又赐周勃5000斤黄金,赐陈平、灌婴各2000斤黄金,赐刘章、刘揭各千金。汉武帝刘彻仅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赏赐连年击败胡军的大将军卫青就花费了20余万斤黄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巨量黄金出现在西汉王朝呢?

不可否认,西汉黄金之巨得益于前朝的积累:春秋以前黄金已成为人们宝藏的东西;到战国时各诸侯都视金为宝,无不尽力搜罗。当时秦楚两国势力最大,财富最多。楚国汝汉地区就盛产黄金,有方形的爰金流行于世。秦国盛时,“黄金万镒为用”;秦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的“子女玉帛”自然也包括黄金,都聚在秦王朝的宝库而这些历代积累的黄金最后又都被转移到了西汉。

铁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西汉采矿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也充实着原本就藏金颇多的西汉国库。西汉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除了继承前代的方法外,又发现了按矿脉分布关系寻找新矿和察看金光寻找黄金矿的方法,这在《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中都有记载。

黄金产地也比过去有所增加,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扩展到两大流域的纵深地区。参与采金的人数之多也有个例子可以说明:汉元帝时的大臣贡禹,看到当时农业人口大量减少,曾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其中就有一条为:“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可见至少当时政府设立了开采珠玉金银的专门机构,而在这个机构下面从事采金的人员也一定不在少数,否则也不至于严重到要罢免。

除此之外,罗马史学家的抱怨也值得一提。他们对西汉时期罗马与中国的外贸交易耿耿于怀,认为罗马花费了数量巨大的黄金来购买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比如一种名为“缣”的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口袋,国内时价是400到600多个铜钱一匹,但在罗马市场却与黄金同价,即一两黄金一两缣,一匹缣约25两重,即可换取25两黄金。

据罗马史学家普林尼统计:西汉时,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一万万赛斯脱奇(sesterce,古罗马计量单位)的黄金流入中国(还包括印度和阿拉伯),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超过5吨。难怪罗马的史学家会抱怨,用黄金换取中国的丝绸,是后来罗马帝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中间商安息人经由敦煌、新疆到小亚细亚以及叙利亚、埃及的丝绸之路带回来的大量黄金,不仅来自有着充实国库的罗马,还包括沿途的叙利亚和埃及等国。这些国家很早就使用黄金作为对外支付的货币,它们经济相对落后,对黄金的需求量很有限,因此也愿意用黄金来换取中国的货物。

另一方面,由于西汉时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国家,商品输入相对较少,因此黄金几乎不外流,只有少量的黄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如汉武帝时常向大宛购买良马、向海外购买珍珠、琉璃等,仅此而已。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女皇武则天曾下令寻找秦始皇陵 遭诅咒搁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秦始皇是千古第一帝王,他丰厚的陪葬让后人垂涎,武则天就是其中一位。武则天和秦始皇十分相似,也曾梦想着长生不老,她听闻说秦始皇陵里埋藏着当年秦始皇所找到的长生不老的秘密,便执意想要寻找。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与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拥有雄才大略做事不择手段,还都梦想长生不老,登基后,秦始皇的暴

  • 孙太后不是英宗生母吗:朱祁镇生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镇

    女医明妃传孙太后不是英宗生母吗?朱祁镇生母是谁?据历史了解朱祁镇其实是宫女所生,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女医明妃传孙太后结局介绍。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身世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重点。史书上称,孙贵妃无子,最后夺宫人所生一子。那么朱祁镇真的是孙贵妃从宫人那里抢来的孩子吗?宣德

  • 一代帝王生前无限风光 死后竟葬在猪圈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按理说,皇帝的陵墓一定是葬在龙脉宝穴之中,这样才能保佑子孙后代万世昌盛。但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下葬之时的风水宝地,谁又能保证千百年后,岁月的流逝,地形的变迁?网络配图高洋是谁?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的父亲是东魏权臣高欢,母亲是传奇人物娄昭君。高洋建立北齐之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

  • 这个人下令杀死40万降军 原因竟是害怕它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

    公元前262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原址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境内。参战双方为当时国力最为强盛的秦赵两国,双方参战大军加起来将近百万人。赵国派出的45万大军在此战役以惨败告终,使得赵国国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秦国再无敌手,统一中国的进程也大大加快。虽然长平

  • 溥仪真实的婚姻生活:曾向妻子下跪求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溥仪

    李淑贤的人品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文长辈虽不熟稔却也相识,她是载涛先生的三太太,按我儿时管载涛叫七爷爷推论,该称她七奶奶。可人家本身是三太太,称七奶奶会有歧义,大为不妥,所以,家中长辈让我叫她

  • 揭秘:隋文帝杨坚反腐:钓鱼执法"抓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文帝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中有记载,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网络配图隋文帝在

  • 这位大臣在关键时刻救了大明为何被皇帝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

    今天一说起于谦,人们多半首先想起的是郭德纲身边的谦哥,但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明代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著名的英雄人物于谦,他在明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几乎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然而,尽管立下了盖世功勋,于谦的结局竟然是被皇帝冤杀,留下了千古遗恨。今天历史君带大家重返现场,条分缕析,来看看这

  • 千古一帝冉闵帮汉人度过亡族之灾却被曲解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冉闵

    距今16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大地,一场空前的灾祸降落在汉人头上。在这次大规模的人员灭杀中,汉人几乎接近亡族灭种的边际。是一个帝王的呈现,公布了一篇缺乏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的入侵者赶出了华夏。他足智多谋,屡次以少胜多,可谓领兵奇才;他骁勇善战,每次都冲锋在前,令敌人丧魂落魄:他让对手恨得要死,

  • 这个“牛鼻子老道” 却将高丽重新纳回华夏体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在《隋唐演义》中,李勣成了“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变成诸葛亮、吴用一类羽扇纶巾,掐指运算的军师人物。“牛鼻子老道”,古代对道士讥讽的称呼。不过,李勣能历仕唐初三代帝王,没有十分精明谨慎,善于审时度势智慧,恐怕是难以做到的。李勣,本姓徐,名世勣,曹州离狐人,隋末徒居滑州。高宗时,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为李

  • 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冒牌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于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皇子,赐名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