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九门提督要是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九门提督要是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8 1:18:0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九门提督,权力巨大,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九门提督“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卫徼循,肃靖京邑”。就此来看,九门提督兼具警察和军队的职能,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公安局长和北京卫戍区司令。

嘉庆皇帝亲政之前,九门提督的品秩为正二品;扳倒和珅以后,嘉庆皇帝意识到九门提督的重要性,将其品秩提升为从一品。

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究竟有多重要?

康熙皇帝驾崩后,如果没有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的鼎力支持,皇四子胤禛不可能成为雍正皇帝,清朝的历史恐怕就会彻底改写;

乾隆太上皇驾崩后,嘉庆皇帝如果没有及时解除和珅所担任的九门提督一职,这对君臣之间的对决结果,胜败难说。

九门提督,执掌北京内城九门——正阳门、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的守卫和门禁;同时肩负京师的警卫和治安重责;统领部门包括八旗步军营、巡捕五营、内外城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再加上衙门本部人马,兵力长期维持在3万人左右,人员精干、装备精良。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失去了九门提督的支持,想要实现皇权稳固、朝局安稳,基本不可能。

既然九门提督的权力巨大,是不是说九门提督只要关闭了内城九门,就能控制整个京师,甚至就能直接造反呢?

其实,清朝历代皇帝更明白九门提督的关键性、重要性和其手中掌握的强悍兵力能对皇权直接造成威胁。所以,自九门提督创设之初,就在制约手段和提防措施上对其进行了有效防控,这也是有清一朝,九门提督从不敢造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约手段

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虽然为从一品,同从一品的兵部尚书平级,但朝廷规定,九门提督隶属于兵部尚书管辖和节制。也就是说,九门提督对于本部官员的任免、后勤粮草的配给、武装力量的调动等,必须经过兵部尚书的同意才行。

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兵部尚书,九门提督甚至连军队集结都办不到,就更别提造反所需的后勤保障、武器配给等。如此一来,九门提督的造反计划还能成功吗?

清代兵部尚书令牌

提防措施

除了兵部尚书的有效制约外,九门提督手中掌握的武装力量也并非京师内垣的唯一所在,顺天府、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尤其是驻扎于京师四周的八旗驻防部队,既有机组成了整个京城的拱卫体系,又能相互制衡、相互监督。

如果九门提督能够避开兵部尚书的视线,成功发动政变,进攻紫禁城。别忘了,紫禁城中还有3000战斗力异常强悍的大内侍卫,这些拥有较高行政级别的高配保镖们,要么来自上三旗的勋贵家族,要么是八旗勋臣之后。也就是说,数千大内侍卫并非简单的宫廷护卫力量,而是牵动着几乎所有满洲八旗的强大势力。

护卫皇帝狩猎的大内侍卫

一旦九门提督打算进攻紫禁城,3000余名大内侍卫孤城坚守,就能等来顺天府、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乃至八旗驻防军队的增援;与此同时,居于京城内垣的满洲八旗家族也会迅速集结家丁、护院、护卫等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力量,前往增援。更重要的是,驻扎于丰台和西山的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也会立即集结,迅速发起对京城九门的进攻。

如此武装力量配置,如此提防措施,九门提督如果还想造反,基本和找死无异。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对于九门提督的选择极为慎重,纵观有清一朝,仅有一位汉族出身的官员蒋临照担任过九门提督,还只是“不授实职”的记名提督。除此之外,清朝的九门提督全为皇室宗亲、皇亲国戚抑或满蒙亲贵担任。也就是说,能够担任九门提督的官员都是经过考验,经过审查,同时深受皇帝信任和倚重的近臣。

也就是说,从选择官职人选开始,九门提督的造反可能性就已经被限制在最低范围。

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

后记

综合来看,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没有造反心思,没有成功可能。所以,即使九门提督手中的权力巨大,也只是皇帝牢牢掌控之稳固皇权、捍卫京师的趁手工具而已。相较于地方上的提督,九门提督虽然地位高、权力大,但却受到皇帝的严密管控和提防,反倒不自在、不轻松。

所谓“有得必有失”,九门提督供职于天子脚下,肩负捍卫京师重责,势必会受到朝廷的层层管控和制约。这种从创设之初就赋予了极大权力的官职,反倒是最不容易造反、造反也最不容易成功的所在。

就此来看,清朝能够稳固统治中原地区长达200余年,并不是历史偶然,官制体系的系统完备、科学先进发挥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

标签: 清朝九门提督

更多文章

  • 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刘邦到底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刘邦到底有何能力?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亡后,楚霸王项羽如日中天,成为全天下名义上新的主人,并大肆分封,但好景不长,在项羽分封诸侯不到一年后,汉王刘邦就举兵从汉中杀出,掀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且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干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项羽,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在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曹操最后为何选择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选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之所以选曹丕做继承人,主要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曹丕嫡长子的身份,二是因为曹丕本人其实非常优秀。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他不光政治斗争水平很高,而且执政能力也很强。另外,他

  • 雍正为什么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对臣子之事了如指掌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雍正是个工作狂,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走动、喜欢跟人闲聊的人,那么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对臣子之事了如指掌的呢?这就要提到雍正的密折专奏制度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康熙朝六十一年的时间给康熙写密折的不过才一百多人,而雍正朝仅13年的时间,密折专奏的人数就达到了一千多人。可见对雍正来说

  • 裴寂是大唐宰相,最后却被流放,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裴寂,唐朝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唐高祖李渊在太原任职,工作尽心尽力。但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早有反意。后来,李世民和一个叫裴寂的官员,给李渊做了一个局,把李渊灌醉之

  • 李子通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子通,隋朝

    李子通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武德二年(619年),占据江都,建立吴国,年号明政,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子通是隋末枭雄之一,也是少数被唐朝俘获而没有遭处死的枭雄,比窦建德与王世充幸运多了。但李子通不甘心屈服唐朝,想要东山再起,结果跟李密一样为唐朝所杀。那李子通一生是如何三起三落的呢一

  • 诸葛亮一共用过五次火攻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兵于心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藤甲兵

    对诸葛亮和藤甲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诸葛亮一生,共使用了五次火攻!他之所以只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五次使用火攻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前,基本只负责搞内政,不负责带兵打仗,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是逆天的人物,不仅

  • 郭嘉为何叫鬼才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嘉,鬼才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他被誉为“鬼才”,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的才华。郭嘉年轻时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精通兵法、谋略、文学等多种学问,被誉为“天才”。他在曹操的帐下担任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在多次战役中获得胜利。他的著作《奇策》也是一部重要的兵书,对中

  • 夏帝扃简介 夏朝受兄长内禅而登上王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朝皇帝

    夏帝扃(前1783--1766)元年丙戌,在位18年。夏朝第14代帝王。夏帝泄之子扃,泄之次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受兄内禅而继位,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纪年》作在位十八年。姒扃(前1745年---前1725年),姓姒,名扃,一作乔、高阳或胤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四任帝王(一说第

  • 夏帝胤甲简介 传说在位时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朝皇帝

    夏帝胤甲(前1765--1746)元年甲辰,在位20年。夏朝第15代帝王。夏帝扃之子。廑,又名胤甲,扃之子。扃驾崩后继位。在位20年,驾崩葬于安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汤阴)。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夏天天大热异常,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帝却居住在夏季别墅,

  • 朱镕基离职时的“心头之痛”:农民负担太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镕基,离职,农民

    辉煌的时代中,有很多微妙的变局,于宏观至国家、于微观至个人,举手投足间,隐约浮现,虽为前事,亦作今世,更系未来。每一代人,都会形成多股力量,流向不同的方向,却分明又指向同一个结局——无一例外尽他们的本分,充当过渡人的角色,沟通过去与未来,有的被历史洪流冲刷淹没,而有的则被镀金瞻仰。如此循环往复,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