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罪人苏东坡:举荐高俅是为致使北宋最终被灭亡?

罪人苏东坡:举荐高俅是为致使北宋最终被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5 更新时间:2024/2/5 15:07:09

我们在以往的历史课本上,总是把一个王朝的灭亡,叫亡国。因而也常发亡国之叹。一个王朝亡了,那不是别人的原因,都是自己的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早就说了。王朝到了亡了的时候,往往都是活该。因此,亡国之叹不成其为一叹。是自作多情,也属于滥情。一个置人民死活于不顾的王朝,不该亡吗?

我现在认为,北宋的灭亡就活该。而且,我冒昧猜想,苏东坡也是北宋的掘墓人之一,是亡北宋的功臣。

具体地说,是他巧妙地派出了高俅这个无赖杂种,加速了北宋的灭亡。苏大学士,可能在历经宦海、特别是什么“乌台诗案”那类下流的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的诸多案件后,悟出了什么。世上最下流的罪,就是“因言获罪”的罪。这种只有流氓才想得出来的下作的罪名,没法不让人的忠诚转向叛逆,没法不让忠臣转业为叛徒。于是,苏东坡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震撼古今的重大决定,而又不着痕迹。高手!一首结结实实的旷古好词“大江东去……”呀!

早年间,我看《水浒传》,以为里面的高俅是文学人物,更以为说他是苏学士的书童也是虚构。近看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大惊。其中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原来竟是真的。

王明清(1127年-1202年),字仲言,汝阴(今安徽阜阳)人。自幼继承家学,酷爱文史。孝宗即位之初,以父荫入仕。乾道间奉祠山阴。淳熙十二年(1185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任宁国军节度判官。五年通判泰州。与尤袤(字遂初)、陆游(字敄观)、李焘(字仁甫)等有过交往。王明清以博闻洽识著称于世。其中在以详记史事为主的《挥麈录》及《玉照新志》中,他不仅能够继承北宋传统笔记的编修体例及其记事特色,而且还能凭借博闻强识的自身优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采取存录基本文献史料、注重汇聚当时诸多人物及事件的记事方法,主要用来补足处在南北宋之交时的史料史实不足。

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写出的书当有可信度。另外,王明清的外祖父是曾纡,而曾纡的父亲就是苏东坡要赠高俅给他的曾文肃,这样看来,这段史实大体应没问题。

1093年年底的时候,“乌台诗案”虽已过了14年,但苏东坡的政治环境依然没有改善。他绝望于新党,于是,这一年,他主动要求下放到地方,去中山做知府。临走时,在朝廷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56岁的苏东坡看透了北宋,他希望北宋亡掉。从1061年(嘉祐六年),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也就是说,他25岁进入中央机关工作,到现在30多年了,他见的北宋的坏事太多了。所有补天的理想都磨光了。他不得不狠。

高俅(?—1126),是他身边的小秘书。其最大的才能不过是“草札颇工”以苏东坡的慧眼,对他的人品不会一点也看不出来,且他来时,就是因为种种无赖行为而被父亲赶出家门的。高俅的表演即使再精湛,也不可能全部逃过苏东坡的眼睛。或许,大学士看中的就是他的奸。选中了他去充当行刺北宋的杀手。

苏东坡笑容可掬地,把高俅当一件宝贝送给了曾布曾文肃。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同父异母弟,这时刚刚从地方上调回皇帝身边。把高俅送给他,就是因为他离皇帝近。曾布因与苏东坡有过密交往,很可能早就看出了高俅的反革命本质,于是,谢绝了。苏东坡收回了笑容,但并不死心,他又把高俅送给了另一位朋友王铣。王太尉没管那么多,收了。苏东坡神秘地笑下,到中山上任去了。

亡国大戏上演了。《挥麈录》接着描写——

这王铣不是外人,是神宗的妹夫,端王的姑父。高俅离最高层只差一步之遥了。

有一次,王铣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礼。忘说了一件事,高俅除了“草札颇工”之外,足球也踢得好。那天,他在端王府看到国脚赵佶赵端王的球踢得有点臭,忍不住在旁边做了一番足评。端王一听,有见地,且是高见地。于是,当即决定留在身边做文体秘书。

不久,端王即位成了徽宗。高俅一路飚升,方法是“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宋南渡十将传》卷一。也就是本来无功,硬派到刘仲武身边做副帅,然后把刘的功粘贴过来。这样就殿帅了。

高俅做了殿帅,并没有纵恿干儿子去抢林娘子,也没有制造后来的什么白虎堂冤案。他只轻轻地做了一件大事,北宋,大北宋便稀里哗啦了。这就是瓦解军队,替苏东坡,也替宋江,更替完颜阿骨打金兀术

《靖康要录》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

这道奏本讲的是高俅的罪行,说他利用职权,竟敢把军营的土地开发成个人的高档别墅,军事重地内建成了开封城里第一违章建筑。同时,还把官兵们当成自己的工程队,给他家的别墅做豪华装修。士兵有没有作战能力无所谓,可以花钱雇人替他们军事训练,只要陪他玩就行了。此外,他还经常勒索官兵,为满足他的索贿,官兵们军饷不够,还要搞点多种经营。

同时,为搞垮军队,高俅他做了大量的花架子形象工程。他治军,不在武功本身,而是重在文体。主要是大开运动会、联欢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很有看点,“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威武之军队,竟成文工团歌舞团。二逼皇帝宋徽宗看了,大嘴咧到了耳根子。

经过高俅这样多年的努力,军队终于“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

但宋徽宗哪里听得进去这样的奏章?当年,金兵就渡过黄河,直逼东京开封,高俅的以“神鬼、杂剧之类、吹吹打打、旋罗、海眼、交头……”为能事的军队哪里抵挡了虎狼之师?

高俅和徽哥的选择就是一个字:逃!

先是逃到泗水,后又称病回到了开封。不久,因病医治无效而死。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而这时,苏东坡已含笑九泉26年了。他的微笑里当有多少对老秘书的感谢?我的论点也非完全荒唐,史载,高俅得势时,经常照顾老首长的家庭生活。《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如苏东坡像杨家将、岳飞那样愚忠大宋的话,怎能对高俅的所作所为不做规劝,他可是在当年连皇帝都要劝的人哪。

标签: 北宋高俅苏东坡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封侯的女性:最早的女性侯爵封于汉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初,秦良玉,吕雉,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封侯拜印,是封建时代功成名就的标志,男子汉大丈夫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为之不择手段,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史上有没有女性封侯?如果有,是多少?确切地说,有,但人数不多。小说家言者不算,见诸史册者,拢共不过五六个而已。她们分别是:鲁侯底(疵)氏、阴安侯无名氏、鸣雌亭侯许负、酂侯

  • 皇帝也需要借种?刘宋历史上就有这样荒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接种,刘彧,刘宋,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这一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在历史上有很多荒诞的皇帝,有的荒淫无度,有的嗜杀成性,之前我提到了“论凶残和荒淫,他绝对是史上第

  • 苏定方:一直被世人低估、丑化的他才是大唐神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定方,唐朝,刘黑闼,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如秦琼、程咬金、李元霸,而有些真正的名将却被丑化、歪曲,以至于面目全非,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唐朝初年的一代名将苏定方。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中,

  • 史上最早铁帽子王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萧何,铁帽子王,汉朝

    铁帽子王是清代的叫法,实际上老版本的铁帽子王是从刘邦授出的“丹书铁券”开始。丹书铁券真的能免死吗?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已。看看第一代“铁帽子王”韩信同志的经历就知道了。萧何可以推荐韩信成为大将军,立功授勋;也同样可以出谋划策在不违反“三不杀”的情况下,规避丹书铁券的承诺,把韩信干掉。下面就看看萧何

  • 西北军将领池峰城:被誉为“中国战史一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池峰城,台儿庄,傅作义,

    说池峰城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这话有出处。是傅作义说的。历史上的傅作义,是个颇自负的主儿,一般人不太放在眼里。傅作义很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与张学良之间的涿州之役。当时身为晋军的傅作义率不足万人驻守涿州,抵挡张学良的奉军近五万人。整个战役从1927年10月中旬开始,到同年底长达两个多月。这期间,张作霖

  • 盘点三国中各种离奇死法:猛将赵云竟有血友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吕蒙,司马昭,

    人物:赵云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相信中国有不少人都是其“粉丝”。这就是这样一个无敌的英雄人物,据说竟然死于妻子之手。相传,赵云征战沙场多年,竟无一处伤痕。可就在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妾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

  • 自封宇宙大将军的牛人侯景:怕乱毁掉了南朝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景,萧衍,南朝,

    宇宙大将军,听起来很威风吧?别奇怪,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的噱头,而是地道的国货,该名号的主人是南北朝的名将侯景。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侯景有新发明,他给自己设计了两个新职务: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据说当时的傀

  • 反思宋史:造成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靖康之难,罪魁祸首

    靖康之难,一个极其富强的宋王朝,突然崩盘,绝大多数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迅速跌落至谷底。这其中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靖康之难到底是谁造成的祸害,这个话题在南宋以后一直都很热门。类似情况发生在罗马、波斯、大明身上的时候,都是这些帝国自身走入弱势,实难支撑的时刻。而宋帝国却是在经济

  •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唐帝国灭亡前的最后余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柳宗元,永贞革新,唐朝,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衰。德宗年间,重用宦官,纵容藩镇,进一步加重了唐朝的危机。德宗死后,儿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而李诵早就身体不好,还在德宗活着将死未死之际,已是可大病缠身,后中风失去了说话能力,成了

  • 揭秘孙权10个子女的结局:孙权子女均非正常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孙权子女,三国

    导读:孙权是个长寿的皇帝,然而他的子女们中,孙休、孙登、孙虑是生病去世,但最长的也只有30多岁,不知道得了什么奇怪的病,为何治不好。其他的人死于流放或被杀。总体概括:所有的子女都不得好死。孙休治不好的心病就是孙亮,他的弟弟,前任皇帝。被孙綝废黜后,贬为会稽王,押送到会稽(今绍兴)居住。这个人就像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