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定方:一直被世人低估、丑化的他才是大唐神将

苏定方:一直被世人低估、丑化的他才是大唐神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1/29 21:10:36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如秦琼、程咬金、李元霸,而有些真正的名将却被丑化、歪曲,以至于面目全非,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唐朝初年的一代名将苏定方

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中,苏定方是一个十足的大反派,他先后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为将,与瓦岗英雄为敌,先用暗箭射杀北平王罗艺,之后用计杀死罗成。之后虽然苏定方降唐,但也以一副奸臣的嘴脸出现,最后被罗通杀死。但十几年后他的孙子苏宝同成为西凉国大元帅,起兵犯唐,意为家族报仇,从而引发了薛丁山征西。

其实这段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存在这很大的差距,那么苏定方究竟是何等人物,他又为何会被一些人称为“灭国神将”呢?

根据文献记载,苏定方本名苏烈,字定方,生于592年,是冀州武邑(今河北省衡水一带)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虽然才十几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次都冲锋在前,“陷阵先登”。

苏邕死后,苏定方接管了这支军队。他先后率军击败位于郡南的起义军,亲手斩杀了义军首领张金称,之后又在郡南击溃杨公卿的起义军,“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从此各路起义军都不敢进犯苏定方所在的州郡。

但隋朝的败亡是任何人不能扭转的,不久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于是苏定方投奔到了割据河北一带的起义军首领窦建德麾下。窦建德手下大将高雅贤对苏定方非常喜爱,于是收他为义子。窦建德死后,高雅贤、苏定方跟随刘黑闼与李唐对抗,苏定方多次立下战功。所以在演义中苏定方在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为将,是有历史依据的,但苏定方之后的人生经历,却被扭曲了。

623年刘黑闼的起义被李唐王朝镇压,高雅贤也败亡,于是苏定方弃甲还乡,归隐田园。经过几年的归隐后,苏定方在贞观初年被唐朝中央政府用,任匡道府折冲之职,并拜著名军事家李靖为师,跟随他学习兵书战策,行军打仗。

630年唐朝与东突厥爆发战争,苏定方跟随李靖率领的三千骑兵前往碛口袭击颉利可汗的大帐,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两百骑兵作为前锋,夜间苏定方所部趁着夜间的雾色,急速行军。在距离敌军一里左右,大雾散去,已经能看到可汗的牙帐,苏定方率两百人发起进攻,纵马突袭杀死了上百人。突厥顿时惊慌失措,不久后李靖率军赶到,除了颉利可汗率一部狼狈而逃外,其余全部投降。苏定方也因功被封为左卫中郎将之职。

655年2月苏定方跟随营州都督程名振出兵讨伐高句丽,在贵端水之战杀死敌军三千余人。当年5月唐高宗任命程知节(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任前军总管。大军行至鹰娑川,程知节主力与四万突厥军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此时苏定方正率领五百起兵,与交战地点隔着一座山的地方休息,距离大军十几里。

苏定方望见烟尘大起,非常果断的率领五百骑兵,翻过山梁,从突厥人的背后发起冲击。一时间突厥军队大乱,四散奔逃,唐军乘胜“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此战苏定方立下首功,但却遭到全军副将王文度的嫉妒。王文度自称奉有皇帝密旨,节制全军,下令收兵,停止追击。

苏定方情知王文度假传圣旨,建议程咬金将王囚禁,向皇帝上疏求证,但程咬金不为所动。大军到达恒笃城时,胡人献城归降。王文度提议杀死降人,取其资财,苏定方提出反对“如此,自作贼耳,何成伐叛?”但主将程咬金默许了杀降取财的行为,只有苏定方分毫未取。656年唐军撤退后,程知节、王文度全部被削职为民,只有苏定方未收到惩罚。

657年朝廷终于意识到苏定方是一员干将,于是任命他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军队再次讨伐阿史那贺鲁。苏定方的军队先后打败西突厥的一部后,与阿史那贺鲁率领的10万人遭遇。此时苏定方只有1万人,但他丝毫不惊慌,下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所有长矛一致对外,以维持阵形的稳定。

阿史那贺鲁欺负唐军人少,四面围之,命令骑兵像唐军阵地发起冲锋。西突厥骑兵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且死伤累累,开始陷入混乱。苏定方趁机率领唐军发起反击,“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西突厥军心溃散,各部纷纷投降,阿史那贺鲁仓皇而逃。正在唐军准备继续进军时,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苏定方拒绝部将休息的要求,乘雪进军,在金牙山大破西突厥,活捉阿史那贺鲁。

此战,苏定方将唐朝的国界线扩展到西海(今咸海)一带,苏定方也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关于苏定方雪夜追击的一幕,被唐人写入诗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59年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在西域一带作乱,唐高宗任命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大军抵达叶叶水时,敌军驻守在数百里外的马头川。苏定方“挑选精卒一万人、马三千匹驰掩袭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平明时分抵达敌城之下。唐军有如天降,都曼大惊失色,仓促应战,被打的大败,只得退守马头城。入夜时分,唐军大军渐渐集结,苏定方伐木制作攻城器械,准备四面围攻,绝望之下都曼开城投降。

660年苏定方大军押着俘虏回到洛阳,唐高宗下令有关部门议定都曼等人的罪行,苏定方顿首请求:“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唐高宗言道:“朕为卿全信。”于是赦免了这些人的死罪,而苏定方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加食邢州钜鹿真邑五百户。661年唐朝对原属西突厥势力范围内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诸国再次进行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均属大唐,至此大唐帝国统辖的西部疆域臻于极致。

660年3月苏定方被任命熊津道大总管,率领水路大军10万人讨伐朝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苏定方率军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则从东岸登陆,“乘山而阵,与之大战”,其他唐军则“扬帆盖海,相续而至。”水陆进军将百济军队击溃。

苏定方乘胜进军,在距都城约二十里,与百济倾国之兵决战。苏定方“大战破之,杀虏万余人”。此时百济也发生内乱,“太子隆并与诸城主皆同送款”,苏定方将百济平定,押着他们的国王回到洛阳。至今在韩国境内,还有许多关于苏定方平定百济的遗址。

663年唐朝西北边境局势紧张,吐蕃打败谷浑,严重威胁唐朝的西北边防。为此唐高宗任命年逾古稀的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以定吐蕃、吐谷浑”。667年大唐名将苏定方病逝,时年76岁。唐高宗得知后非常悲伤,下令追封他为幽州都督,谥曰庄。

苏定方一生“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唐朝开疆拓土数千里,功勋卓著。779年朝廷将苏定方画影图形,列入凌烟阁。782年唐德宗为苏定方等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此后宋代设立的武庙,苏定方也在其中。

标签: 苏定方唐朝刘黑闼

更多文章

  • 史上最早铁帽子王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萧何,铁帽子王,汉朝

    铁帽子王是清代的叫法,实际上老版本的铁帽子王是从刘邦授出的“丹书铁券”开始。丹书铁券真的能免死吗?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已。看看第一代“铁帽子王”韩信同志的经历就知道了。萧何可以推荐韩信成为大将军,立功授勋;也同样可以出谋划策在不违反“三不杀”的情况下,规避丹书铁券的承诺,把韩信干掉。下面就看看萧何

  • 西北军将领池峰城:被誉为“中国战史一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池峰城,台儿庄,傅作义,

    说池峰城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这话有出处。是傅作义说的。历史上的傅作义,是个颇自负的主儿,一般人不太放在眼里。傅作义很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与张学良之间的涿州之役。当时身为晋军的傅作义率不足万人驻守涿州,抵挡张学良的奉军近五万人。整个战役从1927年10月中旬开始,到同年底长达两个多月。这期间,张作霖

  • 盘点三国中各种离奇死法:猛将赵云竟有血友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吕蒙,司马昭,

    人物:赵云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相信中国有不少人都是其“粉丝”。这就是这样一个无敌的英雄人物,据说竟然死于妻子之手。相传,赵云征战沙场多年,竟无一处伤痕。可就在赵云在80多岁时,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妾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

  • 自封宇宙大将军的牛人侯景:怕乱毁掉了南朝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景,萧衍,南朝,

    宇宙大将军,听起来很威风吧?别奇怪,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的噱头,而是地道的国货,该名号的主人是南北朝的名将侯景。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侯景有新发明,他给自己设计了两个新职务: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据说当时的傀

  • 反思宋史:造成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靖康之难,罪魁祸首

    靖康之难,一个极其富强的宋王朝,突然崩盘,绝大多数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迅速跌落至谷底。这其中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靖康之难到底是谁造成的祸害,这个话题在南宋以后一直都很热门。类似情况发生在罗马、波斯、大明身上的时候,都是这些帝国自身走入弱势,实难支撑的时刻。而宋帝国却是在经济

  •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唐帝国灭亡前的最后余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柳宗元,永贞革新,唐朝,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衰。德宗年间,重用宦官,纵容藩镇,进一步加重了唐朝的危机。德宗死后,儿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而李诵早就身体不好,还在德宗活着将死未死之际,已是可大病缠身,后中风失去了说话能力,成了

  • 揭秘孙权10个子女的结局:孙权子女均非正常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孙权子女,三国

    导读:孙权是个长寿的皇帝,然而他的子女们中,孙休、孙登、孙虑是生病去世,但最长的也只有30多岁,不知道得了什么奇怪的病,为何治不好。其他的人死于流放或被杀。总体概括:所有的子女都不得好死。孙休治不好的心病就是孙亮,他的弟弟,前任皇帝。被孙綝废黜后,贬为会稽王,押送到会稽(今绍兴)居住。这个人就像受了

  • 揭秘西汉第一贪淳于长 淳于长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淳于长,汉朝

    淳于长是西汉成帝时人,他凭借成帝的宠信,捞取权势,并乘机以权谋私,贪贿巨额财产,成为贵倾公侯的一代巨贪,也被后人称为西汉第一贪。那么淳于长最后怎么死的呢?一起通过淳于长简介来了解下!淳于长,字子鸿,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虽无权势,但母族十分显赫:其姨娘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成帝

  • 你不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十大破坏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专家

    1、孟姜女: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女恐怖分子”;世界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为了给自己的husband报仇,不惜用哭声摧毁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国防工程、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2、项羽:中国历史上最具悲情色彩人物之一,“破釜沉舟”一词的词创者,“鸿门宴”的主办方,因组织策划并亲自焚烧国家重点文物保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最狂狷文人骚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文人

    拽尾泽中谁与游——庄子(庄周)凭借那些曼妙优美的文词,他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凭借那一百多个诙谐生动的寓言故事,他成为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寓言大师;凭借那些超凡睿智的思想,他成为那个伟大时代一座哲学高峰。他娓娓述说着一则则寓言故事,为我们画尽了人间万象;他放任自己思想的翅膀,让它抟扶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