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竟然早就算定,朱元璋孙子会被他儿子整垮

刘伯温竟然早就算定,朱元璋孙子会被他儿子整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1/17 15:59:28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算是个比较悲催的人物。咱记得当年的历史教科书上写的是,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南京城被燕王朱棣攻破之后,下落不明。有说是宫中起火被烧死,有说是逃了出去。后来又学到郑和下西洋,说之所以跑那么远,一个目的,就是到海外去寻找建文帝。

朱允炆到底有没有死,到现在,都还是个悬案。以致于咱搜索他的名字之时,都只写他生于1377年,卒年,则未写。也就是,未采信他死于南京大火之说。

既然生死不明,后世文人们,也就有了发挥的好素材。今读到一篇明朝人王泌所写的《东朝纪》,对建文帝未死之事,描绘得活灵活现,细节描写很是出彩,仿佛他亲见一般。

他说,“建文国破时,削发披缁,骑而逸”。这就是说,建文帝,做了和尚。而且,还知道他在哪里做和尚。

哪个地方呢?或是湖南的某寺,或是湖北武当山。反正,就是在湘楚之地。天下寺庙那么多,他为何青睐两湖?其实,咱觉得是没啥理由的。逃命嘛,嘀嘀嘀嘀骑马跑出南京城,那就是任马而行,马死而止,哪管到了何处?这,有得选择么?

网络配图

四十余年过去,他也六十多啦,老啦。人说,叶落归根。害惨自己的叔叔朱棣也死了好多年了。他觉得,此时出山,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了。

接下来的故事,其实有些俗气。寻亲的,大抵如此。无非人们问他,为何你此刻又出来呀?有何为证啊?

电视里,咱们见得多的,是滴血验亲。两颗血珠,在碗中的水里,融合成一体,然后,失散的兄弟姐妹父子母女抱头痛哭我终于找到你啦这么多年你到哪里去啦我对不起你啊……

建文帝被当地官员送到了北京,也要找个方法来验啊。不过不是滴血,而是找人来认。来来去去好多老臣老太监,就没一个认识他的。毕竟,他离开之时,还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呢,现在已是须发皆白啦——哦,和尚没头发——也可能有,高僧嘛,对于剃发之事,是淡然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少林寺那些老和尚,好多都是板寸头。

他问,吴诚还在吗?

网络配图

幸好,这个老太监还在。老太监见了老和尚,老和尚说,你还记得当年吗?你服侍我吃饭,我赏你一块肉吃,但你两手不得空,我就掷于地上,你伏地以口食之……说句实话,这种场景,我都不好意思描绘了,皇上面前,太监哪有尊严哦。反正,吴诚一下记起了往事,心恸不已。说,这就是当年的建文帝啊。然后,他果然就被养于宫中佛堂,达成了“归体父母侧”的愿望。

这还不是离奇的,更难让人相信的,还在后面呢。

原来,早在朱元璋未死之前,就问过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基刘伯温,我这长孙,做皇帝,能做多久啊?刘基说,皇太孙骨气不凡,非富贵可久拘也。这是啥意思?意思是做不久吗?朱元璋再问,刘基不答,一再逼问,才讲了,如果出家,可成仙,若当皇帝,四五年,天下纷乱。朱元璋便讲,既如此,令他出家,让朱棣做皇帝怎样?刘基说,这样于礼不符,会为后人所笑啊。

咋办?

网络配图

最后还是做了皇帝,但给他预备了一个铁盒,内“藏度牒、缁衣、剃刀”,告诉朱允炆,危急时刻,可以用,能保平安……是不是想起了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啊?

讲到此,咱觉得,这故事,前面一半,还比较靠谱,到了朱元璋和刘基这,就近乎妖言了。若朱元璋真晓得后有此事,必然要么令朱允炆出家,要么把朱棣杀掉。毕竟,为保皇位,为后代们长远计,他已杀掉很多大臣,不再乎多杀一个儿子或放逐一个孙子。因为这种叔侄争位对大明朝造成的伤害,相较起来,重得太多了。

标签: 刘伯温

更多文章

  • 一个小小的御史为何如此大胆?敢与皇帝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

    宋朝名臣,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很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等。他们均以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而获得朝廷内外的广泛好评,士大夫送给他们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比如称包拯为“阎罗包老”,赵抃为“铁面御史”,唐介为“真御史”。那么,这些小小的监察官员,面对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和大臣,为什么能够理直气

  • 他是蒙古国的缔造者 一句话竟然灭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经过约二十年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国。而就许多人看来,成吉思汗取得的古今未有的战争奇迹,靠得只是他们兵多将众、勇猛剽悍、甚至嗜杀成性而取胜的。其实,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统治欧亚达一个世纪,要归功于成吉思汗的制胜之道――兵法。建国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给西夏皇帝李安全写信,却受到

  • 南宋肚量狭窄的张浚在历史上为何颇受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浚

    岳飞的墓前跪了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熟知的秦桧,另外一个是张浚。那这个张浚又是谁呢?他也是南宋朝臣,且官位不低,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张浚前半生人生履历算得上漂亮,是读书人的楷模。他是名人之后,行为做事正直不阿。以科举进士的身份步入朝堂,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坐上了宰相的位子。他看

  • 他虽然是一介书生 却要了关羽跟刘备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

    陆逊,家族是江东的名门望族,在其祖父死后,整个家族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说起来,他本来只是个书生而已,他的学识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不过在历史的浪潮下,他不得不弃武从文,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孙权继位之后,年仅 二十岁出头的陆逊被他招纳进了幕府中,成为东吴的一名幕僚。三国时期,虽然明面上是三方势

  • 汉武帝本想让他成第二个卫青他却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有个爱好,那就是打匈奴。在打匈奴时,他有另一个爱好,那就是任用小舅子为将。比如,威名赫赫的卫青大将军,就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也许是看到启用卫青的效果不错,汉武帝就想把这个用人模式推行下去。恰好,汉武帝有一个宠妃叫李夫人,李夫人有一个哥哥叫李广利。于是,汉武帝大手一挥,让李广利也做了将军。咱

  • 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缘由竟只是种特色小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

    贵州有着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这是贵州人引以为豪的资本之一,也是贵州示人的招牌之一。殊不知,在历史上贵州的一种小吃竟然影响到了国家的统一。西汉建立以后,承袭了秦帝国的许多制度,又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迅速医治了长期战争的创伤,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气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 北宋亡国后众多嫔妃公主竟被送进妓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靖康之耻

    韦太后在金国的生活,一直是一个迷。在《宋史·韦贤妃传》中只有简单的一句:“从上皇北迁。”正史中的言辞很含糊,不过,就算是宋高宗千方百计为自己的母亲遮掩,我们从金人王成棣的《青宫译语》中也可以看出一二端倪。当时,金国将领珍珠大王、其弟宝山大王等人率领五千金兵,押解宋高宗(当时的康王)生母韦妃,宋钦宗的

  • 揭秘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的公主是刘细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细君公主

    在匈奴的历史发展中,头曼单于是第一个见于史籍的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可是由于他的私心和对美女的偏爱,惹来了杀身之祸,被自己的儿子及部下用箭射成了箭靶子。当然,能够射死父亲的儿子就更加雄才大略了。说起头曼单于就不得不说一下单于庭。单于庭是头曼单于时期修建的,也就是说匈奴从修建单于庭开始有了自己的

  • 献文帝处死皇太后的情人居然让他失去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魏献文帝

    李贵人抚胸痛哭,她不想死。李贵人原本是南朝人,资质美丽,当年北魏的军队南征,李氏被永昌王抢到长安。以后永昌王获罪被杀,李贵人被送进平城的皇宫之中,被文成帝拓跋濬看中,以后李贵人给文成帝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拓跋弘。文成帝想立拓跋弘为皇太子,北魏的皇室中有一个传统做法,皇太子的生母都要被杀死,以免将来成为

  • 司马茂英贵为公主被公公杀父灭国自己竟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茂英

    司马茂英,晋朝最后一个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司马茂英出身高贵,本应该有一个十分幸福的人生。但实际上,她的一生贵则贵矣,却充满了屈辱。司马茂英所出身时,东晋皇室已经几乎被权臣刘裕架空,当时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痴呆,司马茂英的父亲——琅琊王司马德文虽然文武双全,但大势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刘裕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