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朝忠臣蒋钦: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95 更新时间:2024/1/14 19:04:36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指使校尉往死里打的,致残算幸运,致死也不鲜见,而御史蒋钦就是杖毙午门的冤魂之一。

明弘治九年(1496),38岁的蒋钦参加了殿试“国考”,大抵给祖宗烧了高香,虽无缘从午门正门风光一回,但入了三甲,赐了进士。蒋钦出仕即在“政法系统”,先任卫辉推官,相当于基层法院院长兼审计局局长,后任南京御史,相当于中央驻地方的纪委监察特派员。也许当时选拔干部没多少条条框框,也许政法干部在那时就已高配半级,反正他从地方官拔擢京官仅用了几年时间。

御史职责包括整饬政风、遏制腐败、针砭时弊、谏言立论,参谁一本,当事人极可能被“双规”、被“双开”,乃至人头落地,九族株连,威力不可谓不大。但御史的监察对象毕竟是同僚,甚至是宗师,是同年,你若睁眼瞎别人要参你渎职,你若今天让尚书体无完肤,明天让侍郎无地自容,大后天让皇帝老儿下不了台,必然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哪天风向一转,打击报复也够你喝一壶。其实御史邀功如火中取栗,虽可逞一时之快,但奏疏这把双刃剑,一撇一捺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像蒋钦便是在正德元年(1506)弹劾刘瑾时翻了船。或曰,如果不是御史担当,蒋钦就不至于一线冲锋、赔掉性命。

刘瑾这个人,虽是宦官,论权力,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财富,可谓富可敌国。这些财富是怎么弄来的?蒋钦在奏疏里写道:“昨瑾要索天下三司官贿,人千金,甚有至五千金者。不与则贬斥,与之则迁擢。”收人钱财,成人之美,此乃官场潜规则,而刘瑾敛财敢于突破规则掣肘,颐指气使,雁过拔毛,海绵吸水太过斯文,淫威榨油才叫痛快,升迁调任者要贿,视察归来者要贿,不求政治进步只想熬到平安退休者亦要贿,不然豢养在东厂、西厂的特工们就要找茬重刑侍候。一官员巡视基层后,因未筹足贿金1000两银子,不敢回京,最后跳江自尽。刘瑾专权贪腐,朝野敢怒不敢言,而义愤填膺的蒋钦,誓与飞扬跋扈的刘瑾不共戴天。但这时的刘瑾在皇帝左右,也左右皇帝,收拾一个御史易如囊中探物。

出现包藏祸心的贼臣不一定可怕,遭遇忠奸不辨的昏君最最可怕,若要推选历代昏君,武宗朱厚照胜出概率可能相当于千足金含量。据说幼时的朱厚照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代明君的好苗子。弘治十八年(1505),他的父皇孝宗一命呜呼,年方15的朱厚照不得不辍学登基,改翌年为正德元年。朱厚照稚气未脱,羽翼未丰,偏偏赶上青春叛逆期,既有贪玩骑射的顽劣,又存英武彰功的幻想,孝宗死不瞑目啊,咽气前专门在乾清宫托孤于大学士刘健谢迁等大臣,说“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没想到,刘健这帮大臣辅佐方案尚在腹稿阶段,太监刘瑾已先人一步利用朱厚照的弱点,因势利导、煞费苦心哄他找乐子,并轻而易举博得宠信。每到兴致处,刘瑾趁机奏事,而这时的朱厚照小朋友只顾着玩儿,哪里还记得社稷安危、臣民苦乐,一挥手让刘瑾看着办。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刘公公可以放着胆儿操控朝政、安插亲信、打击异己、搜刮钱财了。这是一页不忍卒读的阴暗历史,刘瑾窃权逞威、如狼似虎,朱厚照荒废朝政、失察纵容。当然皇帝也是人,大家不能苛求他不犯错,痛心疾首的是他闻过不喜、知错不改,没有认知错误的睿智,没有面壁思过的自觉,没有开门纳谏的胸怀,以致蒋钦谏言除奸时,不但未获“打黑英雄”、“反腐先锋”荣誉称号,反而招惹灭顶之灾。或曰,如果不是皇帝昏庸,蒋钦就不至于屡谏屡挫、死而后已。

蒋钦第一次挨了30廷杖后,又上了这第二道奏折:“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但对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被内宫“八虎”迷惑的幼主,纵忠心可鉴、以死相谏也难以感化只有符号意义的皇上,指望他幡然醒悟、铲奸除恶未免天真,再添口实、再挨廷杖可以预见。廷杖是扒了裤子轮番打,那些细胳膊细腿的大臣无须30杖就要见阎王,而蒋钦挨了两轮30杖尚能伏在草席上写奏折,体质不可谓不扎实,这时他要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或许能捡条老命,但他置祖灵警示于不顾,义无反顾地用第三道奏折再次换来致命的30廷杖。或曰,如果不是有勇无谋,蒋钦就不至于过刚易折、自绝退路。

弄权者呼风唤雨、指鹿为马,这类似于回光返照,因为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邪恶的软肋就是与正义打持久战,刘瑾的下场再次印证。正德五年(1510),右都御史杨一清等率兵平息宁夏安化王叛乱,班师回朝的路上,他与几位大臣咬好耳朵,趁献俘礼龙颜大悦之际,亮出叛乱祸起“清君侧、诛刘瑾”的铁证。武宗已至弱冠之年,心智渐趋成熟,一看革命革到自家头上,终于震怒了。下旨籍没刘家,珠宝金银无数,还有玉玺之类禁物,好生后怕,遂决意将其凌迟处死。刘瑾被千刀万剐、食肉寝皮是罪有应得,但九泉之下,蒋钦若知道此役的总策划杨一清也是御史,没准要栏杆拍遍。时武宗少年即位,不辨忠奸、难堪重任,而刘瑾嚣张狡猾,如果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或可伺机智取。

蒋钦之死是必然还是偶然,听着轻音乐的旁观者,左手可以漫不经心地翻看发黄书卷,右手可以心猿意马地移动天平砝码。但必然与偶然,从来就是相辅相成。

标签: 蒋钦

更多文章

  • 他三千人砍二十万叛军 被围后拒降而举刀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文诏

    曹文诏到底猛成什么样,第一猛人洪承畴给了这样的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曹文诏是见过大世面的,从努尔哈赤,一直打到皇太极,大小战役不知经过了多少。山西左云县曹家村有个“曹总兵坟”,埋葬的是明末猛人曹文诏。要说曹文诏,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出身很简单,没有什么履历,没什么背景,也没什么文化,就是大兵一个。

  • 历史上六大被生擒的名将韩信第五 关羽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关羽

    都说死有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然而在历史上的一些大将,他们不畏惧死亡,却最让他们感到耻辱的就是被地方生擒活捉,百般折辱,这样的侮辱对于他们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下中国历史上被生擒的六大名将:网络配图龙贾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阴晋人犀首(即公孙衍)为大良造,次年魏国献阴

  • 贤明的乾隆皇帝的八字透露出了什么信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皇帝

    有人说,乾隆是历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帝。他当了六十年太平皇帝, 而且在文功武治方面也很有建树,历史上将其与祖父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康乾盛世” 。他自己也志得意满地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关于乾隆的典故、故事、传说太多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则是乾隆生成八字中透露出的信息。相传,在康熙末年众皇子的帝位

  • 探秘乾隆时期的重臣福安康:常年征战不治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福安康

    在康乾盛世中,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乾隆皇帝期间,他曾经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对于稳定清朝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乾隆对外用兵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阿桂、另一个便是今天的主人公——福康安。网络配图福康安出生于1754年,父亲是大学士傅恒,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乾隆最喜欢的皇后孝贤皇

  • 解密历史上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

  • 揭秘:同为皇帝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

  • 五千年最牛皇帝是谁?明神宗朱翊钧30年不上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曾三十年未曾上朝,整天躲在后宫里吃喝玩乐,这位最牛皇帝是谁呢?网络配图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却保持天下太平的皇帝,中国五千年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明朝的第13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史称“万历帝”。这位皇在位48年,就有30多年不上朝,创造了历史之最。明神宗虽然30年不上朝,但却

  • 清朝史上为使天下信服康熙公示皇宫各项开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

    “家天下”时代,国家是帝王的私产,君主可凭个人意志任意支配国家财产,是无须向臣民多作解释的。清王朝定鼎中原之初,民族对立情绪高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反清武装与朝廷的对抗一直延续到康熙中期,才渐趋于平复。康熙在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深知治理一个国家,兵战实为下策,只有以德化、以智略服

  • 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何选择无能的奕詝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光

    在满清的皇帝中,咸丰帝奕詝大概算是无能的了。不仅无能,还悲催;不仅悲催,还荒淫。说他无能,是因为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没有做出半点政绩,真的是半点都没有;说他悲催,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外忧内患,连绵不休,外有英法联军发动的鸦片战争,一直打进北京城,内有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起义,让满清丧失了半壁江山;说他

  • 史上最年轻的暴君以杀人为乐却被大臣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暴君

    后废帝刘昱是史上少有的暴君,且以杀人为乐。泰豫元年四月,明帝驾崩,作为长子的刘昱继位,继位之后的刘昱由于忌惮太后,和外臣不敢过于放肆,但是之后的他变得开始放纵。史书记载,无所顾忌后的刘昱常以杀人为乐,并且以亲自解刨尸体为乐趣,只要有一天没有杀人,刘昱并觉得没有乐趣了。因此,惨遭刘昱毒手的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