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

盘点: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19 更新时间:2024/1/31 12:57:12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一时,各项水平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而在这个期间,也有一些千古名将流芳百世,他们的战绩个个都是让人十分得奖敬仰.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大唐时期的八大名将:

网络配图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

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网络配图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

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不宜轻举妄动,玄宗不听,王忠嗣只得出兵,结果大败而回。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唐玄宗对王忠嗣严加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天宝元年,追封为兵部尚书。

薛仁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李勣

英国贞武公李绩(594年-669年,"绩"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绩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网络配图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等。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家人被迁至岭南。

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奇葩!唐太宗竟然把西洋女人关起来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

    在开放化的现代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看到外国人的身影,有的甚至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行为处理比中国人还中国人。这现象我们常见了,并没有什么觉得不一样,也不会觉得很奇怪。网络配图可是,这如果是发生在千百年前的中国呢?当所有中国人都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尤其是西方那些金发碧眼的美女的时候,这又会是怎么样

  • 大唐名相长孙无忌害人害己 却成就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孙无忌

    691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正式建国称帝。众所周知,长孙无忌与武则天是一对冤家对头,李世民死后,李治即位,长孙无忌既是国舅又是辅政大臣,执掌朝政。后来李治在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曾遭到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长孙无忌对武则天处处掣肘,他又怎么会成为武则天后来走上帝位的“第一功臣”呢

  • 他本骨鲠之臣 却无意中断送了曹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爽

    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蒋济只用了几封假书信就退了孙权大军,可谓谋略过人。陈寿说他“筹画所料,是其(荀攸)伦也”,意思是在出谋划策方面,他和荀攸是差不多的。网络配图222年,蒋济与曹仁征吴,蒋济别袭羡谿。曹仁打算攻打濡须洲中,蒋济说:“吴兵占据西岸,船在上游

  • 开国皇帝为何都喜欢杀功臣?真相大解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

    在古代中国开国大一统王朝中,要说杀功臣最厉害,最绝的绝对是朱元璋莫属了!其在世之日,几乎将开国功臣杀绝,几乎谁也没有放过!超过以往各朝代帝王,比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不知道要狠多少倍!那么朱元璋为何如此绝情,杀绝功臣呢?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史上创业难度第一”如果要论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开国之君的创业

  • 徐达对朱元璋肝脑涂地 为何在中秋节违抗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达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

  • 名将韩擒虎:有勇有谋堪为将 为大隋屡建奇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擒虎

    韩擒虎(公元538年至公元592年),字子通,河南新安人。其父韩雄,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在隋朝平灭陈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配图 韩擒虎“少慷慨,以胆识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他好读书,对经史百家之学皆有涉猎。西魏丞相宇文泰对他很器重,让他进宫陪伴诸位皇子,希

  • 宇文化及:隋朝历史上过把瘾就死的“造反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隋末叛军首领,曾为隋炀帝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他父亲是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隋末,宇文化及见隋炀帝昏庸,隋朝必然灭亡,于是起兵谋反,另谋建立新朝。虽被剿灭,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只不过没"爽"几天,脑袋就让别人摘下来了。网络配图宇文化及少年的时候就是个浪荡公子,

  • 中国历史上的巫蛊皇帝 竟杀女灭子诛人上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

    中国古代对用药使毒惑人心有一定程度的莫名喜欢,这古代皇帝更是对其钟爱有加,使用巫术杀人,使用巫术祈求风调雨顺的,众坛纷说,对于这一玄幻的事物,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今天,让我们来扒一扒汉武帝,这汉武帝也算个有作为的皇帝,一生开疆拓土,治国理政,但这位杰出的皇帝同时也是古代有名的巫蛊皇帝。网络配图这

  • 揭秘:和珅如何被乾隆看中爬上政治高层?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

    尽管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日常政务,但乾隆从来没想过把大权分担给朝中重臣。他深知这些重臣在朝中经营多年,根深叶茂,一旦分享最高决策权,很容易引来大批依附者,形成朋党,导致混乱。为了保证大权独揽,老皇帝迫切需要一根得心应手的拐杖,或者说,一个有能力的贴身秘书,帮他处理日常政务,执行具体决策。这个人

  • 乾隆皇帝为何自认下棋摔跤书法写诗样样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

    他的弓实际上不过三石的力,手下人却装出种种丑态来讨好他:有的才拉开一小半,就直喘大气;有的拉开一半,就说是闪了肩膀扭了腰啦。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大王的“宝弓”没有九石的力别想拉得开。齐宣王乐得嘴巴半天也合不拢。直到进棺材,他却始终以为自己拉的是九石力的弓。结果是“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