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究竟哪位皇帝首开中国古代卖官之风?

揭秘:究竟哪位皇帝首开中国古代卖官之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4/1/2 23:37:04

核心提示: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

网络配图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缴粟千石拜爵一级”

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

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所谓“授爵封田”的说法,换种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拥有“自留田”、“宅基地”。最低一级为“公士”爵,最高一级为“彻侯”爵。时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担任相当于今县长级别的“县尉”,据此推测,“公士”地位相当于地方头面人物,可以担任村干部、小科员什么的。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允许买卖官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嬴政称皇帝的第四年(公元前218年)十月,当时蝗虫成灾,于是政府卖爵赈灾。卖价是:“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即每缴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级。

所谓“拜”实际就是卖,不过比卖好听。这行情如何?这里来换算一下。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后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间的比例约为:1比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

以秦量制(体积)来算,秦时1石等于100升,1升约等于现代342。5克;那么,1石约等于68。5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41100现代斤,约21吨。

如果以秦衡制(重量)算则是这样:1石等于120秦斤,600石小米就是72000秦斤;秦斤比现代斤少,约253克,约0。506现代斤;那么,1石便是60。72现代斤,600石小米就是36432斤,约有18吨。

两种算法相差3吨左右,但当时应该是以前者来计算的。600石小米在秦朝时值多少钱?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参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币。如果以每斤3元人民币来算,是10。93万元至12。33万元人民币。

网络配图

秦始皇时期买个村官10万元——“粟千石”相当于30多吨粮食

如果穿越回秦朝,买个秦始皇的村干部当当,最低成本超过1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绝对是“天价”,“粟千石”就是30多吨粮食。

往上推算,如果买最高级别的第20级“彻侯”,便要花20000石粟,合12000石小米,折算成人民币,最低是:12000×60.72×3=2185920(元),即218.592万元;最高是:12000×68.5×3=2466000元,即246.6万元。

那么,不考虑腐败因素,在秦代买官爵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

以彻侯来说,拥有彻侯爵,在朝官至三公。三公是秦时级别最高的官职,即太尉、司徒、司空三职,其权力和地位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都是“万石级”大官。要注意,这里的“石”不是计量单位,而是品级单位;所谓“万石”不是实际年薪1万石粮食,而是“万石”级别的高官。

那么,秦代“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是多少?汉承秦制,依《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工资标准,汉代万石级别高官年薪(俸禄)是粟4200斛,以此推算,秦时三公年薪也应该差不多。

秦时量制计量单位有斛、斗、升等,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斛”与用于计量的“石”的比值又有差别,且各个朝代的兑换关系也不尽相同。秦时1斛约等于0.52石,这样4200斛就是2184石;粟2184石约合1310石小米。如果不再考虑量制与衡制上的差别,一律视为较低的衡制“石”(以下文中如无说明外,均是使用衡制意义上的“石”)来算,折合成人民币是23.86万元。也就是说,秦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薪在人民币24万元左右。

对比卖价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买了可当三公的彻侯爵,要想收到20000石买官投资成本的话,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上述仅是理论上的推算,实际上秦时像“三公”这样高级别爵位是不出卖的。而且即便买到了,也并非是可以拿工资的实职,多是虚的。

汉武帝卖官每级加黄金2斤——第八级官职“乐卿”花31万金

与秦代相比,汉代买官卖官市场更为成熟。到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货币政策走强,买官已不再收粮食,直接收钱。

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朝廷开卖武功爵。时武功爵分为17级,但从下往上只卖到第八级的“乐卿”。这爵位毕竟是虚的,买主不太积极,为刺激消费,朝廷便给买武功爵的人试着授以“实”官,武功爵中的“千夫”与文职中“五大夫”相同。

当时的价格是,第一级17万金,每级加2万金,那么买允许出售的最高爵位第八级“乐卿”,价格便是31万金。注意,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钱,1个铜钱就是后代说的1文;“万金”便是1万铜钱,在当时等值于1斤黄金。

这样算来,17万金就是17斤黄金,31万金就是31斤黄金,分别等于现代的8.5斤和15.5斤。以每斤黄金约17.5万元的价格换算,分别是人民币148.75万元和271.25万元。

如果以人民币来比照,汉武帝这官价要得比秦始皇高,秦时买个“中央政治局常委”高算才合人民币246.6万元。如果以当时的粮食价格来算,刘彻卖官的行情又如何呢?

和今天一样,粮价历代变动都很大,丰欠年也不一样。刘彻爷爷刘恒(汉文帝)当皇帝时,正常年景下“粟至十余钱”(《史记·律书》),其老爸刘(汉景帝)当皇帝,粮价也不高,到刘彻当皇帝时前期也算稳定,但在对匈奴用兵后,粮价很快便涨了起来。以《居延汉简甲编》中“谷六十六石,直钱二千三百一十”条来推算,谷即粟,这样刘彻时粟每石是35钱,实际粮价可能还高。

网络配图

以每石35钱的粮价来说,17万钱可以买4857石粟。西汉时最大官“三公”们的年薪才2184石粟,汉武帝卖官要价真的不低!如果觉得这粮价算低了,以汉武帝死了30多年后、其曾孙刘询(汉宣帝)当皇帝时西域张掖(今甘肃张掖)“粟石百余”(《汉书·赵充国传》)的粮价来算,17万钱也可以买到1700石上下的粟。

对比一下之后几代皇帝卖官价格,刘彻的要价确实是狮子大开口?有两个原因,一是时人有钱,经过“文景之治”,西汉老百姓富起来了,民间大款很多;二是刘彻的官有权,又能发出工资,物有所值。

由于时人买官很积极,刘彻当皇帝期间,汉代官民比例蹿升,到刘欣(汉哀帝)当皇帝的末期,西汉京官从佐史到丞相已达12万人。当时国家财政年收入的一半,得用于发官员工资。据东汉初经学家桓谭在其《新论》中记述,刘询当皇帝时,财政年收入40多亿钱,“吏俸用其半”,意思是其中20亿用于官员发工资。

汉灵帝刘宏卖官可打“白条”——曹操老爸曹嵩花“一亿万”买太尉

在刘彻之后,卖官成风。东汉后期,刘宏(汉灵帝)当皇帝时还专设卖官“批发部”,想买官却又没钱者甚至可以“打白条”上任。

买刘宏官出手最大方的是曹操老爸曹嵩。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为东汉后期最有名的太监之一,在宫中用事长达30余年,先后侍奉了4位皇帝。因迎立刘志当皇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年薪仅次于三公,积攒下了数不清的家产,可谓东汉末超级大款。

有“官二代”和“富二代”两重身份的曹嵩,虽然继袭了老爸曹腾的侯爵,但总觉得没有实权,想“侯升公”买个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三公之一的太尉干干。刘宏“太尉”一职的卖价是钱1000万,虽然要价不菲,但想买的人还不少,曹嵩只得参与“竞标”,最后连贿赂在内,以超过底价十倍的成本,如愿以偿。即《后汉书·曹腾传》上所记:“(曹嵩)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这是什么行情?如果不考虑此时金、钱之间兑换变化的话,底价钱1000万,相当于当时1000斤黄金,曹嵩的1亿便相当于10000斤黄金,约合现代5000斤,论吨算就是2.5吨。

2.5吨黄金在今天能值多少人民币,以黄金每斤17.5万元来说,便是8.75亿元。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买官的最高价了!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真实“刘罗锅”:是嘉庆老师 代其向乾隆索要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罗锅

    核心提示: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网络配图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

  • 为什么宋代以后文人做官梦想得到“文正”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文人

    纵观历史,宋代以后,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赐赠给臣子的。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不管是本谥还是追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政坛功绩斐然、在民间深受敬仰的人。宋代的谥举乃是承唐谥之风,经历了从

  • 秦国一代名将蒙恬如何甘愿死于赵高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一代名将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与匈奴角逐于大漠之上,使他对怎样赢得胜利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了彻底御敌于

  • 一统北方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何事被太监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焘

    核心提示:宗爱此时此刻后怕起来,拓跋焘喜怒无常,性情不定,说不定哪一天想起儿子的好处来,把自己给喀嚓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个邪恶的念头涌上他的心头。次年二月宫里传出拓跋焘驾崩的死讯。宗爱谋杀了拓跋焘,谋杀过程过于机密,史书没有载明用什么手段。网络配图这个太监是拓跋焘近来最宠信的,名叫宗爱。他出身

  • 秦始皇残忍至极:将同母兄弟装进麻袋摔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残忍至极

    公元前238年(即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嫪毐是假太监,与太后私通,生有二子,并与太后密谋“如果皇帝死了,咱们的儿子就可以当皇帝了”,潜台词可以理解为,皇帝如果死得早,嫪毐的儿子就可以早当皇帝;而嬴政时年二十二岁,所谓“密谋”犹如诅咒,弑君篡位看来也极有可能发生。始皇帝闻报大怒,立即派人调查,果然属实。

  • 汉朝版锦衣卫:汉武帝创立的绣衣使者逼死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创立的绣衣使者逼死太子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网络配图据考证,“绣衣使者”最早出现于元

  • 嘉庆为什么杀和珅,嘉庆皇帝杀和珅的二十大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为什么杀和珅

    第一条:家内藏金银数千万之巨第二条:下人刘全财产也巨大,达到20万之多。第三条:和珅名下店铺众多,身份首府大臣于民争利。网络配图第四条:“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第五条: “又宝石顶并非伊应戴之物,所藏眞宝石顶有数十余个,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第六条: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手串,

  • 揭秘李世民为何爱上嫁过5次的48岁“半老徐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揭秘:司马迁写《史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别名太史公,男,汉族,公元前145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猴,星座白羊座,陕西省韩城市人,历任汉武帝刘彻的警卫秘书,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西汉朝廷办公厅主任。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星象家。史学代表作品有《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星象学代表作品《

  • 揭秘道光皇帝为何要踢死自己的大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是清朝中晚期的当权者,关于他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就是他一觉踢死了自己的大阿哥,这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历朝历代的皇帝刚即位的时候,有两件事情得赶紧忙活,一个是修坟墓,一个是生皇子,只要皇上登了基,这两件大事就必须提上日程,当然从帝国发展的角度来说,提前修坟墓是为了死后能够更奢华,更显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