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是农民出身,李自成与朱元璋之间差了多少?

都是农民出身,李自成与朱元璋之间差了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30 更新时间:2024/2/1 14:13:36

在历史长河中,李自成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

李自成起家,依靠陕西籍将领拼死相随,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刘宗敏、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李过五个人,他们在大顺政权成立之后,都被封为权将军和侯爵,刘宗敏成为众臣之首。

等到李自成兵到河南,陆续有一些地主文人前来投奔,包括乌有先生李岩等,文臣中,以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为主。大顺的鼎盛之际,拥有军队50万人,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以上数十人,乃至百人。可是,我们发现这些人中,缺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那样的名将,更不要说韩信李靖一流的人物。

大顺政权之所以遭遇失败,政策的失败是第一位的,这其中用人政策又是主要的。李自成和朱元璋都出自草莽,读书不多。他们分别在战争中,逐渐增加了阅历。

相比而言,在招揽人才上,朱元璋更胜一筹,从朱元璋延揽刘基、宋濂、朱升等人,就能看出朱元璋的高明之处。而且,朱洪武善于培养大将,徐达等人从发现到重用,并非偶然,在这一点上,李自成显然逊色得多。

刘宗敏号称第二号人物,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似乎并不可观。当然,这和李自成军队集团作战的作风有关,明史上只说刘宗敏勇武有力,并不谈及其人的谋略。

反观徐达其人,朱元璋说徐达是“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虽说也有溢美的成分,还是基本符合事实的,比如徐达否定李善长等人缓攻张士诚的那番见解,以及平定大都之后的举措,便知道名将之称呼,并非浪得。

在这方面,刘宗敏自然就不行了。进入北京后,追赃主要是刘宗敏在负责,现在看来,这个政策本来就带有一定的偏激,如果等到政权稳固时再使用,或许负面的东西会有所降低。在人心思定的背景之下,a刘宗敏有所扩大化,自然是见识的问题。以后,有人劝说刘宗敏不要激起民变,刘宗敏居然说,不怕民变,只怕军变。俨然是枪杆子决定一切的口吻。

田见秀是仅次于刘宗敏的又一大将,有时候,班列还在刘宗敏之上。然而,此人在满洲豫亲王多铎追击李自成到西安,李自成亲口告诉他,要把粮草烧了时,田见秀以“秦人饥”为由,居然没有照办。结果,多铎大军很快利用这批粮草补充给养,得以日夜兼程,追杀农民军。以后,田见秀投降清军,比较刘宗敏不屈而死,就更可耻了。

再来看牛金星。牛金星是李自成、刘宗敏以下的第三号人物,大顺政权的天佑阁大学士,实际上的宰相。然而,此人对于李自成的政权建设,似乎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当然,可以归结为他在大顺政权内部的发言权有限。可是,到了北京,他不但没有从正面给予李自成一定的建议,相反,还摆出太平宰相的架子,忙着招纳门生。以后,大顺接二连三地失败,牛金星惊魂未定,更是难以应对,最后,竟然躲到儿子那里。他的儿子早就做了清朝的知府,可见其人不正、才能不行,连道德品质也是值得怀疑的。

反观刘基、李善长,一个善于奇谋,一个善于料理内务,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时候,二人相得益彰,成为朱洪武的左右手。

其他大将,如李过、高一功、刘芳亮、袁宗第等,在李自成死后的转战中,除了忠心耿耿之外,乏善可陈。顾诚在论述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的优缺点时,就指出,李自成在培养军事干部上,不如张献忠。这一点,从孙可望、李定国营造大后方,就能看出来。再有,像李定国这样难得的名将,在李自成的阵营中,我们没有能够看到。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成功的政治家,身边都聚集着很多优秀的人才,像房玄龄杜如晦之于李世民,徐达、刘基之于朱洪武,韩信、萧何张良之于刘邦等。我们感到惋惜的是,在李自成身边就没有看到。从这一点上说,他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

标签: 李自成明朝

更多文章

  • 李定国:张献忠的养子,是明朝最后的支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定国,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定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1662年,四十二岁的李定国在勐腊去世,大明王朝最后一根支柱,轰然倒塌。临终以前,这位戎马一生的悍将老泪纵横,他两目皆血泪,嚎哭道:“我对不起大明,也对不起皇帝,我该怎么面对天下。”(《晋王李定国列传》)言罢,李定国嘱咐儿子和下属:

  • 关于霍去病之死后世为何猜测不断?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的死因,只在异母弟霍光临终前给汉宣帝的上书中有所提及,说他是病死的。后世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种说法。毕竟他可是绝世无双的霍去病啊,17岁首次出兵,就能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被

  • 揭秘:刘秀的大哥刘縯最后为什么死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縯,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昆阳之战中,除了刘秀立下奇功外,刘秀的大哥刘縯也功不可没,因为他拿下了军事重地宛城,不但给自己留有后退的安身之地,而且还给新军以心灵上的沉重打击。因此,随着这一场世纪大战的结束,大家看刘和刘秀的眼光早已变了。那些道貌岸

  • 刘秀能成功称帝,少不了这三大地方势力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光武刘秀称帝其实并不容易,他也是遇到了重重阻力才坐上最高的权力金字塔。在刘秀的麾下,曾有三大集团,他们都对刘秀称帝帮助很大,正是有了他们,刘秀才得以一统全国。汉光武刘秀麾下有三大集团,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例,这些

  • 盘点曹魏历史上的五位车骑将军,个个都是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三国

    魏国历史上曾有五位车骑将军,他们都是魏国内部数一数二的猛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魏国历史上曾经的五位车骑将军。曹仁是魏国的第一任车骑大将军,其是曹魏的宗室大将。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曹仁就作为本族子弟加入其中。其在曹操征讨诸侯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可以说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宗室大将。曹仁以善

  • 张松助刘备三分天下,最后结局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趁着赤壁之战胜利的优势,孙刘联盟抗曹,局势一片大好。刘备此时手中已经掌握了武陵,桂阳,荆州,长沙四处重地。向西望去,沃野千里的益州横亘在那,似乎召唤着仁义皇叔前去收取,以此达到诸葛亮保岩阻,战

  • 诸葛家族的神童,诸葛恪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恪,三国

    你真的了解诸葛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家族还有一人也可称得上三国中的独秀一枝,此人就是诸葛恪。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的权臣,是吴国大将军重臣诸葛瑾的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儿,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诸葛恪这个官二代成年后才得以被拜为骑都督。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继承了诸葛氏家族的某

  • 除和珅外清朝最大贪官,奕劻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奕劻,清朝

    你们知道奕劻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和珅凭着语言天赋,深厚的国学知识,聪明的头脑,再加上会揣摩上意,深受乾隆信任,从此一路青云直上,竟然兼任了首席大学生,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等朝廷十个核心部门的总管,和珅成了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实权人物,这也为他日后贪腐提供

  • 李定国:明末抗清名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定国,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定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农民起义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各地饿殍遍野,农民起义也渐成燎原之势,逐渐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此时年仅10岁的李定国,正在这片土地上挣扎求生。当然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张献忠,张献忠见李定国聪明伶俐,便将他带到军营,抚养其长大。和

  • 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其实此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崇祯,万历,李成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于应天府。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