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为什么不效仿康熙直接动手抓慈禧呢 真相却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光绪为什么不效仿康熙直接动手抓慈禧呢 真相却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3/12/21 3:16:15

光绪为什么不抓慈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这样的事情,也许看起来很相似,但是事实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更应该归因于运气。在这种夺权的游戏当中,或者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或是明成祖朱棣,自身的实力本身就不凡,硬杠;或者说是取巧,就比方说周武帝,诓骗晋公权臣宇文护给太后讲《酒诰》,从背后用玉笏击死宇文护;要不就是找死了,比如像曹髦,不能忍一时之气,带着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兵打算进攻司马昭,却被贾充指使傻子成济一枪捅死在战车上。

这种血腥的夺权战争,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但这种事情,成不成功,其实半由人事,半看天命。人事则是当事者自身的能力,周边帮手的能力;天命,则一看对手,二就需要点运气。

而光绪,恰好这些,他都不具备。光绪并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而且周边的辅臣能力也极其有限不算,甚至尽给他出馊主意,传说中的猪队友;而他的对手,则恰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政治嗅觉政治才华的女人之一,慈禧太后。要说慈禧一直把持朝政,完全不给光绪空间,这实在是有点冤枉慈禧。

光绪19岁亲政,应该是1890年的事情,记不太清了。亲政初期,慈禧干涉还比较多,但光绪亲政的结果是,一无所成,既没建成自己的班子,还是只有一个从小视为父亲的翁同龢;也没有推出像样的整军经武的像样举措,强军完全无望,唯一像点样的还是只有李鸿章的似私军不像私军,国家经制之军不像经制之军的淮军和北洋水师;至于洋务运动,中央其实也没有像样的措施出台,类似于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说,国家级的金融财政政策完全没有影子。

光绪亲政最大的成果就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最后的黑锅还是后党的李鸿章背的。然后就是戊戌变法这场教科书上大肆弘扬的闹剧。我也懒得去翻其中的细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的是一堆百无一用的书生闭门造车出来的闹剧。

光绪想学甲午战争的对手的明治维新,但明治维新搞了全国的思想准备,什么福沢谕吉之类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托亚入欧的理论,深入做了宣传,上下可以说达成了共识,光绪这边没有,全部的维新就是康有为等几个中下层官僚在光绪的配合下搞得过家家;没有取得朝廷内部的支持,尤其是大佬几乎都反对,皇族反对,洋务派反对,只有那几个书呆子自己玩的不亦乐乎;所有的政策出台,都是拍脑袋,既不做调查,也不做研究,啪啪闭门造车就发布全国,而且是一件接一件,连珠炮似的发向全国。既无人和,又不贴近现实,如何能不失败?

想法是好的,但再好的想法,需要行动来支持。而不管是光绪帝本身,还是他所用的人,都是一些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只会动嘴皮子的书呆子而已。

其实,光绪帝和他的那帮子人,比如康有为等人,不是没动过慈禧的主意,曾经想暗杀或者废掉慈禧,只不过这帮人既不掌握军队,也没有真正的实权,唯一可以依靠的还只是一个地位本身就不稳固的光绪帝,失败不就是必然的么?

同样,可以说说汉献帝。光绪自己和汉献帝比较过,说自己还不如汉献帝。不过他甚至还比不了汉献帝。汉献帝主要是对手太强,魏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人,汉献帝也算是用了点办法,诸如伏完、刘备马腾等等,不过他是实在没办法,对手太强。但慈禧其实是给过光绪机会的,只不过光绪真是扶不起。

也就是说,光绪一则是自身能力不足,他废不了慈禧,反过来被慈禧废了;

而他的祖宗不同,康熙本身能力超凡,虽然年纪轻轻,但却能掌握住局面;最重要的是,鳌拜虽然在朝廷内权势熏天,但并不能独手遮天;在朝廷上,四大辅臣的遏比隆虽然对鳌拜曲意逢迎,但实力尚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也有一定实力,最主要的是鳌拜控制不了八旗;而最重要的是,康熙内廷有一个大佬支持,号召力惊人,那当然就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了,这个人能掌握住局面。

所以康熙自身能够干掉鳌拜,而外朝内朝都有人。光绪呢,他的对手是当时绝对的老大慈禧太后,本身就不是鳌拜能比的;再则康熙只要干掉鳌拜,内外朝都全力支持;光绪则是从上到下没一个支持的,除了那一小撮,真正的一小撮。怎么能比呢?

清末那个复杂的局面,不是光绪能驾驭的。还幻想袁世凯能够支持他,可袁世凯这样精明的人,怎么能够扶持一个纸菩萨呢?

标签: 清朝光绪

更多文章

  • 老佛爷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光绪会叫慈禧为亲爸爸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慈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

  • 都姓的起源是哪里?中国和韩国的都姓原来来源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公孙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都姓的起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捧红了现实世界的金秀贤,也为艺术画廊增添了都教授这个人物形象。都教授虽然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可他的名字却是典型的韩国姓名。都姓在韩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姓,在中国则是一个小姓,但是,韩国的都姓来自于中国的都姓,他们拥

  • 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看似愚蠢其实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玄宗时期,有一位武将,名叫郭子仪。郭子仪用兵如神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没有成名前,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当时,朔方节度使麾下还有一位牙将,名字叫李光弼。郭子仪与李光弼性格不合,

  • 24岁封万户侯当宰相,邓禹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禹,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邓禹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东汉朝代中,最强的青年就是邓禹。邓禹从小就非常的勤奋好学,据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能够通读诗经,被人称为神童。后来邓禹到长安去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刘秀。当时刘秀还没有发迹,两人因为性格相投,所以成为了

  • 70岁老臣死前喝了三杯酒,乾隆为什么就赦免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尹嘉铨,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尹嘉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在位时期,文字狱达到了130多起,而尹嘉铨案是最为典型的。尹嘉铨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雍正朝的尹会一,为官清廉,精通理学。而尹嘉铨在父亲的引导下,也成为了一代学问高深的儒臣。乾隆46年,乾隆外出路过保定,按道理尹嘉铨是应该去面圣

  • 水镜先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能知道刘备要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水镜先生,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水镜先生是什么身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也就出现过两次,先是像刘备推荐庞统,后又力荐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的大贵人。不过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水镜先生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就能知道谁是刘备需要的人才呢?其实水镜先生并不是什么神人,也没有未卜先知

  • 康熙有近百个孙子,为什么乾隆能脱颖而出进康熙的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乾隆能脱颖而出进康熙的视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康熙朝晚年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一直保持中立、隐忍不发,采取曲线夺嫡路线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在决胜阶段大爆冷门,成功杀出重围,后世诸多学者认为其第三子爱新觉罗·弘历,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正面影响。但是,

  • 珍妃被溺死在井里后又被捞起来 珍妃死后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珍妃

    珍妃被捞起来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过去的很多历史当中,有很多都会让人心生遗憾的。在故宫的博物馆之中,这里有着很多历史文物供人参观,这其中还包括这一口井。这口井就是珍妃井,去过故宫的朋友们肯定会知道珍妃井的由来。珍妃是当年光绪皇帝的爱

  • 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史书对其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奕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道光,清朝最后一个拥有一位以上幸存男丁的皇帝,之后咸丰只有一位幸存男丁,即同治帝,而后同治、光绪、宣统皆绝嗣。道光一生育有九子,分别是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

  • 张郃害怕赵云,他为什么不怕张飞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郃,三国

    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郃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比文丑和纪灵都要幸运,因为他虽然同样遇上了两个五虎上将,却保住了性命,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位列曹魏五子良中之一的张郃。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将,后来投奔了曹操,并被委以重任。他遇上的两个五虎将,分别是张飞和赵云--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