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兵部尚书熊文灿,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兵部尚书熊文灿,他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4/4/5 19:31:32

对熊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十年,大明的整个战局日益出现严重危局的现象,自从兵部尚书张凤翼兵败自杀后,环顾整个朝臣,竟然很难选任一位能通晓军事堪当大任的人。不久,他想起了此前回乡守丧的宣大总督为杨嗣昌,于是任命他做兵部尚书,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当君臣见面后,崇祯听了杨嗣昌提出的“十张大网”对付起义军时,激动得拍案叫绝说:“恨用卿晚”。

所谓“十张大网”就是“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这个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性更是在于各省统筹协调作战,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要这四处的巡抚担任以剿为主,以防为辅的办法,并要求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防为主,以剿为辅,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十面之网”。

按照杨嗣昌推荐,以熊文灿出任五省军务总理,也就是这个任命,最终让这张大网整体脱节,如果用人得当,或许大明的历史必将改写。

那么这个熊文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在整个战略中最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熊文灿,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自诩熟读兵法。早年在福建巡抚的任上,招降了海盗邓芝龙,因功在崇祯五年被提升为兵部右侍,兼任广东巡抚。

这个人本质来讲就是典型的巧官和贪官,借早期一点军功,加之用金银贿赂朝廷要员,以至崇祯都听说此人。

熊文灿与礼部侍郎是姻亲关系,这位侍郎与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关系亲密,于是自然而然熊文灿便搭上了杨昌嗣这棵大树,在杨昌嗣的推荐下,熊文灿得到了快速重用,并很快掌握了数省军务大权,负责配合“十张大网”的战局,也正是用人失察,最终为整个战局覆灭埋下伏笔。

崇祯十年的八月,张献忠的人生遇到了最为危险时刻,在南阳,大明将领左良玉几乎一箭射死张献忠,幸亏部下为之救护,才突出重围,逃往麻城。

不久,太监崇祯报告张献忠请求招抚,杨嗣昌怀疑其中有诈(后来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绝招抚并派兵围剿。崇祯在重大方向犯了严重预判,他驳斥杨嗣昌说:“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杨嗣昌最后无奈说,皇上可下令诸臣“明以抚示,阴以剿杀”。因为杨嗣昌根本就不相信招抚这一说,认为这些流寇根本无心被招抚,只是短时期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待局势转变必将再度反叛,可知此时他对张献忠的预判相当准确,遗憾的是,正是这些顶层误判和熊文灿的全面推进招抚,导致了内乱进一步失控。

此后的熊文灿全面执行的就是崇祯的招抚路线,而且大捞好处。张献忠摸头了熊文灿的心思,派人送去珍宝和女人给熊文灿身边心腹宿将陈洪范,在陈的运作下,张献忠又派人将一尺有余的二块碧玉和大号珍珠送给熊文灿,并当面祈求投降归顺。要命的是,熊文灿竟然答应张献忠提出的所辖部队十万人依旧归其调遣,还给他补足六个月军饷,可谓拿着大明的军饷养虎为患。

杨嗣昌虽然深知张献忠的投降是权宜之计,但是他此刻不得不完全向崇祯意见靠拢。当兵部给事中姚思孝向崇祯表示“献忠之降难信”后,杨嗣昌竟然帮着打圆场说:“文灿欲先抚一二股,以杀贼势,而剿其余。”

不久,刘国能、张献忠的投靠引发短阵羊群效应,一时之间有许多地方起义军纷纷来投,好不热闹,熊文灿乐的合不拢嘴,他向崇祯汇报吹嘘说:“臣兵威震慑,将者接踵,十三家之贼惟何一龙及马光玉和左金尚需讨伐,可岁月平也。”

一时之间,熊文灿似乎成了帝国最大的曙光。然而熊文灿无非是为自己夸大报功而已,他从未想过真正为大明一劳永逸解决内乱,他所想要的无非是名利双收罢了。此后崇祯和杨嗣昌纷纷感觉良好,对于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提出的“献忠之降难信”给予批驳,认为他们是妒忌,“当局者苦无余力,而旁观者频频指点。”杨嗣昌不是忘记了此前自己的预判,而是他要义崇祯意见为意见,最终在熊文灿的迷惑下失去了清醒。以张献忠为代表的招降们成了大明心腹的最大炸弹,“未离谷城一步,未散胁从一人。”他们就是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崇祯十一年的冬天,虽然看似平静,却不久将要出现重大变化。张献忠和他的十多万兵马人吃马嚼耗费大量金银。刑科给事中清早上疏弹劾熊文灿一意孤行,贻误大局,他指出:皇上发禁旅,调边兵,捐饷至二百万,将以为剿。理臣熊文灿身负讨伐之任,一意主抚。虽张献忠幸而就抚,恐鹰眼未化为忧。

不久,张献忠在谷城果然再度造反,而理由竟然是被熊文灿逼的。为什么呢?张献忠指出熊文灿欲壑难填,公开索取贿赂,并将这些贪官污吏索取贿赂的数量、日期开列公布出来。在官员向崇祯继续弹劾熊文灿后,崇祯如梦方醒,下令革去官职,竟然还给他立功赎罪的机会。不久崇祯命令杨嗣昌代替熊文灿督师,因为保举熊文灿的正是杨嗣昌。而此刻问问罪熊文灿间接表明崇祯是认可招抚的。

熊文灿依旧玩忽职守,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无能,竟然想方设法不让左玉良迅速取得追击张献忠。最后导致左玉良全军覆没。

不久被左玉良的劣迹向崇祯汇报,最终下令逮捕熊文灿。而此后大明就是在这种互相折腾之中,所有战局被彻底贻误,而所谓的“十张大网”就是因为脱节和不能形成一根绳被彻底撕裂。

标签: 熊文灿明朝

更多文章

  • 光绪为什么不效仿康熙直接动手抓慈禧呢 真相却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光绪

    光绪为什么不抓慈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这样的事情,也许看起来很相似,但是事实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更应该归因于运气。在这种夺权的游戏当中,或者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或是明成祖朱棣,自身的实力本身就不凡,硬杠;或者说是取巧

  • 老佛爷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光绪会叫慈禧为亲爸爸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慈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

  • 都姓的起源是哪里?中国和韩国的都姓原来来源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公孙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都姓的起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部《来自星星的你》捧红了现实世界的金秀贤,也为艺术画廊增添了都教授这个人物形象。都教授虽然是来自太空的外星人,可他的名字却是典型的韩国姓名。都姓在韩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姓,在中国则是一个小姓,但是,韩国的都姓来自于中国的都姓,他们拥

  • 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看似愚蠢其实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干过哪些“蠢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玄宗时期,有一位武将,名叫郭子仪。郭子仪用兵如神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没有成名前,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当时,朔方节度使麾下还有一位牙将,名字叫李光弼。郭子仪与李光弼性格不合,

  • 24岁封万户侯当宰相,邓禹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禹,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邓禹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东汉朝代中,最强的青年就是邓禹。邓禹从小就非常的勤奋好学,据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能够通读诗经,被人称为神童。后来邓禹到长安去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刘秀。当时刘秀还没有发迹,两人因为性格相投,所以成为了

  • 70岁老臣死前喝了三杯酒,乾隆为什么就赦免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尹嘉铨,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尹嘉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在位时期,文字狱达到了130多起,而尹嘉铨案是最为典型的。尹嘉铨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雍正朝的尹会一,为官清廉,精通理学。而尹嘉铨在父亲的引导下,也成为了一代学问高深的儒臣。乾隆46年,乾隆外出路过保定,按道理尹嘉铨是应该去面圣

  • 水镜先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能知道刘备要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水镜先生,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水镜先生是什么身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也就出现过两次,先是像刘备推荐庞统,后又力荐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的大贵人。不过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水镜先生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他就能知道谁是刘备需要的人才呢?其实水镜先生并不是什么神人,也没有未卜先知

  • 康熙有近百个孙子,为什么乾隆能脱颖而出进康熙的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康熙,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乾隆能脱颖而出进康熙的视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康熙朝晚年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一直保持中立、隐忍不发,采取曲线夺嫡路线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在决胜阶段大爆冷门,成功杀出重围,后世诸多学者认为其第三子爱新觉罗·弘历,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正面影响。但是,

  • 珍妃被溺死在井里后又被捞起来 珍妃死后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珍妃

    珍妃被捞起来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过去的很多历史当中,有很多都会让人心生遗憾的。在故宫的博物馆之中,这里有着很多历史文物供人参观,这其中还包括这一口井。这口井就是珍妃井,去过故宫的朋友们肯定会知道珍妃井的由来。珍妃是当年光绪皇帝的爱

  • 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史书对其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奕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道光,清朝最后一个拥有一位以上幸存男丁的皇帝,之后咸丰只有一位幸存男丁,即同治帝,而后同治、光绪、宣统皆绝嗣。道光一生育有九子,分别是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