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竟把皇宫变菜园 在皇宫种地提倡全民劳动

朱元璋竟把皇宫变菜园 在皇宫种地提倡全民劳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4/1/14 8:23:55

1、皇宫种菜

历代统治者都视粮食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元末饥荒年头,亲人饿死不少,自己也差点饿死,所以,他极其重视生产劳动也就顺理成章。

在南京修建皇宫时,朱元璋立足于庄重俭朴,下令将所有雕琢绮丽的宫廷设计一律都取消,减少彩绘工程,不搞奢华装修,“皆朴素不为饰”。作为地位至高、权力无边的皇帝,朱元璋的“办公室”不搞繁缛节的装潢,而是在殿堂墙上、屏风上都写着历代治平的典章格言、警句,以鞭策自己勤奋工作。

网络配图

有意思的是,他还不允许妃嫔们把后宫搞得绮丽香艳、繁花似锦,而是在墙壁与屏风上画耕织图,以最直观的图片教育妃嫔们要勤奋、不能懒惰。据说,大明朝“第一夫人”马皇后常亲自纺纱织布。

史料显示,明初南京皇宫最大的特点是亭台楼阁少,山水花木少。那么,皇宫内的空地都做什么呢?朱元璋指示,宫内空地都开辟为菜地园圃,栽种应时蔬菜,供应皇家厨房。朱元璋一有空,或者批奏折批累了,就跑到皇宫内的园子里转转,看宫里人给菜地浇水、施肥、锄草、捉虫子,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地指点一番,这堪称是这位“爱劳动”的皇帝的一大乐趣。

2、提倡全民劳动

朱元璋不仅提倡全民劳动,而且还很有经济头脑。《典故纪闻》卷五记载,“太祖(朱元璋)见朝阳门(今中山门)外有隙地,因命种桐、棕、漆树五十万株,岁收桐油棕漆,以资工用,省民间供应”。五十万株经济林木的收益绝对不小。

网络配图

明太祖还曾特地下指令给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天下卫所分兵屯种者,咸获稼穑之利,其令在屯军士,人树桑枣百株,柿栗胡桃之类,随地所宜植之,亦足以备岁歉之不给。”

可见,当时从事屯田的军人,不仅要种田收粮,还要栽种相当数量的果树,以补充正粮。这可谓用心深远,把屯田军人的劳动力发挥到极致。

3、种粮大户也可以当官

众多史料显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忽略其阴狠的一面,他完全可以算做中国历史上最为克勤克俭的那类皇帝。他终生着力倡导全民的劳动之风,要把大明打造成爱劳动的帝国。

钱穆的《国史大纲》记载:“粮长以田多者为之……粮万石,长、副各一人。输以时至,得召见。语合,辄蒙擢用。”劳动光荣,种粮大户也可以当官,这是明朝初期的一抹“亮色”。

网络配图

尽管粮长制度在其后的实行过程中“颇多流弊”,粮长几乎都是各地的地主,但是,在实行早期也发挥过它的历史作用,而且,它对鼓励督促劳动、鼓励多收粮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吴晗《朱元璋传》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国家统计,夏秋二季总税收为:麦四百七十余万石,米二千四百七十余万石。相对于元代同期全国粮食税收增加了一倍半。尽管这其中还有其他因素,但毫无疑问,这同农民出身的皇帝积极提倡全社会“一起劳动”、着力构建“劳动光荣”的主流价值观,是有很大关联的。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元顺帝为何被称之为“鲁班天子” 其中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顺帝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世称“鲁班天子”。妥欢帖睦尔(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明宗长子。年十三即皇帝位,在位三十六年,为政腐败,水旱频仍,民众纷起抗元。“鲁班天子”的称号的由来详细解说如下:网络配图元顺帝,原名妥欢帖睦尔,庙号惠宗,“顺帝”是明朝后人为其追加的封号。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 曹操杀叛将令不执行这个大将哪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曹操在兖州时,曾亲帅大军东征徐州,不想陈宫策动张邈在背后反叛,还把吕布迎接过来,曹操不得不停止了徐州战事。陈宫的背叛和吕布的到来,不仅仅是抄了曹操的后路,还策动了兖州的郡县反叛,要不是荀彧等人坚守着鄄城等三座城池,曹操几乎要没有立足之地了。在这些响应陈宫的人中有两个将军,叫做徐翕(音:xi)和毛晖,

  • 薄太后的喜剧人生命运和她开了三次玩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薄太后

    薄太后史称薄姬,是汉高祖刘邦众多老婆当中的一个,为刘邦生了第四个儿子刘恒,即汉文帝。刘恒当皇帝后,被尊为太后。汉初的太后,各个都有故事,几乎都干预政事,不过,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相对的要好一些。薄太后干政更多地只是管管家事,或者是替人说句好话公道话,当然,皇帝家事即国事,干政的嫌隙还是有的,好在大政方

  • 解密乾隆皇帝为什么竟放纵两个骄横跋扈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雍正一生共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但只有四子一女活到成年,其余皆为早夭,这在天花高发、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的清代,是很无可奈何的事情。活到成年的四个皇子为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其中,皇三子弘时是个悲剧性人物,他自幼就不讨祖父康熙的喜欢,在前面的两个哥哥早夭之后,身为长子的他并未像其它的长房堂兄弟那样获封

  • 揭秘中国历史上死后秘不发丧的四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皇帝驾崩之前,乃是天下之主,天下臣民莫不敬仰。但是,一旦皇帝驾崩。皇子和臣子们,会在这个权力真空期,为了争权夺利,杀得你死我活。而对于皇帝本人的遗体,只能秘不发丧,任由其腐烂。生前虽然享受万人敬仰,死后却不能马上入土为安。网络配图第一位秘不发丧的皇帝:秦始皇。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游,驾崩于沙丘行宫。赵

  • 女皇武则天的男宠:尼姑庵竟然恰遇和尚偷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 为什么让位不让权的乾隆最终还是交出了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

    乾隆高寿,还是清朝唯一一位太上皇,在权力交接时曾出现了很多政治事故,最终也只是名义上交出了皇位,实际上仍然是他在掌舵大清朝,那这一出闹剧是怎么上演的呢?网络配图 乾隆在位60年,但实际执政长达63年,在这三年,乾隆上演了一出禅位大戏。为了曾经的一句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孝,竟然表演了一出中国历史上最

  • 揭秘:汉武帝刘彻为啥被冠以“薄情郎”的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彻将大汉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打败了强大的匈奴,完成了西汉多年的夙愿,政治上建立中朝,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在文化上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西汉的军事,经济,文化空前强大,而汉武帝也被推崇为一代明君,然而,在后

  • 千古第一痴情皇帝皇太极 为爱狂奔累死六匹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太极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居住着他最重要的五位后妃,这五位后妃全部出身于科尔沁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位居中宫的是哲哲皇后,位居第二位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和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是一对同胞姐妹,二人同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网络配图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目前,关于这个

  • 皇帝死法很奇特 中国史上死法最搞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赢荡

    据说,史上死的最窝囊的,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这位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对骂的吵架。最后司马给惹急了,甩出一句赌气的话:“俺不理你了!俺那么多妃子,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呼呼大睡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