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死因成谜:千古女帝竟被男友出卖吗

女皇武则天死因成谜:千古女帝竟被男友出卖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98 更新时间:2024/2/10 19:24:41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帝王,武则天的死因在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死后立碑却是一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字碑?相信随着我们的慢慢剖析,答案也会慢慢揭晓。

武则天,生卒于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东,父亲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正统的女皇帝

武则天登基后废唐,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便有了第一个男宠冯小宝,当时武则天还比较注意约束男宠,后来冯小宝因为任性使气,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秘密杀死。

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为武则天的新宠。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作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

此外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第一,史书上总把武周末年政治上的大多数不稳定因素归咎于武后身边的两个男宠:二张兄弟,好像这段时间最尖锐的矛盾就是“二张之祸”,其实二张再怎么恃宠而骄,其时他们的实际地位只不过是女皇养的两只宠物而已,并未掌握实权,没有任何正式职务,连封个“国公”级别的爵位都要最会拍马屁的太平公主带着她两个兄弟向女皇几次三番地申请才通过。

真正值得被患之的是武后本人和她那一帮武氏诸王吧,可为什么史书总把二张置于受抨击最厉害的浪尖上?超过了真正是李唐复兴隐患的武姓一门?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为尊者讳”,把他们两个当成了文字记载上的替罪羊吗?还是别有隐情?即二张兄弟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比

营私贪污受贿性质更恶劣的行迹,没在史书上记录下来?

第二,神龙政变之后,二张的下场极惨,被斩了不说,据说脑袋被挂起来示众,尸身还被剁成肉泥,弃于菜市。然而,在这场李唐复辟的政变中,应该说比二张更应该斩草除根的武氏诸王,却没有一个被杀的,而且均是官爵依旧,仍然享受极好的待遇,拥有极大的势力,这岂不奇怪?

这一场相对温和,流血较少的神龙政变,为什么张氏兄弟而且唯独只有张氏兄弟的遭遇如此惨烈?何况他们是女皇的面首,即使处死也可做得隐蔽些,毕竟内宫之丑不可外扬。是什么促使复位的

中宗显及一干政变的大臣对他们做出斩首示众外还要碎尸的处置?

第三,史载武则天于神龙元年正月被迫逊位,当时她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而且已经有数月卧床不起,病到了连宰相都不见一面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又骤然遭到被逼退位及情人被杀的打击,按说应该在此打击之下很快就病情急转而下于世长辞,为何又继续活了三百多天,按史书记载直至该年冬天才驾崩?这多少有

些不合情理,还是别有隐情?

第四,武则天当时虽然逊位,但中宗还是给予她相当的礼遇的,仍保持皇帝尊号,将上皇移居上阳宫后,每隔十天就率朝臣前来参拜一次,甚至后来在她驾崩后的遗制中还有令恢复武三思实封的内容,但是,从她逊位之后直至驾崩的这十个多月里,关于她是如何度过的,关于她有何言行,至少是有何言语,史书上为何连一个字的记载都没有?为何竟是一片空白?为何史书上只留下了她的遗诏的内容,关于她临终前身边有些什么人,交待过什么话却只字未提?

武则天虽然是中宗的母亲,但当时毕竟是被严格幽禁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废帝,再怎么礼遇,有何必要每隔十日一拜?难道是特意为了掩饰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来探讨被世人讥讽了千年的,关于武则天养男宠的问题。被诟病了一千多年之后,现代人似乎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男女平等,男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为什么女皇帝就不可以有男妃?在这件事上指责武则天,实在是太封建了些。

女皇养男妃,实际操作起来,和男皇帝纳妃妾还是无法完全“平等相当”的,可是我们细想一想,女皇养男妃,实际操作起来,和男皇帝纳妃妾还是无法完全“平等相当”的。

封建社会的女人,受后天生长环境所限,绝大多数都没什么见识,没什么行事能力,一朝选在君王侧后,只能任由君主随意摆布,命运被动地掌握在他人手中,连赵飞燕赵合德这样手腕高超,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人物,在不慎让皇帝死在自己床上后,也只有乖乖束手就擒,悬梁自尽的份。

五千年来敢于谋害皇帝的宫女,好像也就只有明朝的那什么杨金英、邢翠莲,好像最后因为手笨还没成功,最后也是束手就擒,被凌迟处死了。所以说,男皇帝在宫里,不管身边的妃嫔、宫女对他有无怨气,可以保证基本上是安全的。

但女皇帝身边养的“男妃”就不同了。即使是张易之、张昌宗这样涂脂抹粉,姨声娘气地傍富婆的古代鸭子,他们必竟也是有着相当行事能力的男人,是从小受着男权社会的教育长大的男人,他们虽然入宫侍奉女主,但并不像女人那样被关在深宫中,照样在宫外可以从事社会活动。

这样看来,一个年过八旬,病卧在床的老妇人,身边却是两个大男人侍奉,在安全保卫方面的确大成隐患,也难怪朝臣们会纷纷上书奏谏,也实在不能全怪朝臣们是封建思想作祟。我们再来看看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当女皇卧病时,以他们的性格,站在他们的立场,会有怎样的情绪?据史书记载,张氏兄弟的人品很差,仗着女皇的宠爱与袒护,受贿卖官,欺扰百姓,奢侈腐化,陷害忠良,甚至还有谋逆的野心!实际上,不管他们私德如何,这两个人的处境其实是很可悲的,无论女皇在世时如何地风光,一旦女皇驾崩,等待着的只有为君主殉死的命运。那么,当女皇年事渐高,最终抱病之时,这两个向来就充满了强烈的欲望的“面首”,难道就甘心乖乖地束手等待着末日的来临吗?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到,利用自己最为接近皇权中心的身份,放手一搏吗?

据史料记载,女皇最后几个月卧床不起,连大臣都见不到她一面,仅只有二张在她身边之时,屡次有人作“飞书”在街头张贴,说“易之兄弟谋反”。虽然史料并未记载张氏兄弟有何具体落实的谋反行为,但这些迹象,绝对是无风不起浪!

又据说,张易之刚建好一座宅邸,晚上就有人扮成鬼在墙上写“鬼字”:“能得几时?”次日张易之发现后令人刮去,但第二天晚上又有字迹出现,如此反复好几天都是如此,张易之只得在“鬼书”后面加题了一句:“一日即足。”

此后鬼书再未出现过。这个诡异的故事,是否暗示着深宫中已发生了极其隐秘的变故?张易之的兄弟张昌仪也曾对人说:“丈夫当如此:今时千人推我不能倒,及其败也,万人擎我不能起!”以他们的处境,心中对未来抱有恐惧是正常的,但能将恐惧化作这样的言语对他人道出,令人无法相信他们会束手待毙,毫无行动!

至于史书上记载的什么张氏兄弟被斩于殿门外后,女皇如何在寝宫内闻变惊起,和桓彦范、李湛、崔玄暐等人经过几个回合的对话,乃至最后的返榻卧,不复言之类,读起来总觉得编造痕迹太重,应该是史官煞费苦心地编出来掩盖更加不能公之于天下的皇室丑闻的吧。毕竟,如果男皇帝被身边的某个狐狸精害死了,像汉成帝死在宠妃赵合德的床上,虽然也很不光彩,但还不至于难堪到无法在史书上如实记载的。

更多文章

  • 明英宗一生最爱钱皇后被俘后皇后为其哭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钱皇后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而成为佳话。《女医·明妃传》里,明英宗与谈允贤爱得难解难分,然而历史上,英宗最爱的女人却是贤淑恭顺的钱皇后。钱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太皇太后之所以为英宗选择这样一位伴侣,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节操。婚后她与英宗相处得十分和睦。英宗爱屋及乌,三

  • 光武帝刘秀如何在乱世中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武帝,刘秀

    在新朝王莽的末年,那时候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好多的人都趁着那股子乱乎劲起兵造反了,其中早期实力较强的两支,分别是绿林军和赤眉军。当时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也趁乱起兵,后来他们就加入了绿林军。刘縯是个类似于项羽一样的狠角色,带兵打仗十分的勇猛,所以在绿林军中威望比较高,可也就是因为这样,在绿林军打算选出

  • 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伯温,姚广孝

    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看清局势,另一个是胸有韬略。很显然姚广孝在谋士毕业证书上,这两项技能肯定都是

  • 杀伤力如此诡异!揭秘不为人知的三国特种兵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三国名将,马超,张绣

    看金庸名著《神雕侠侣》,对神雕侠杨过的江湖号召力很是佩服,为了给郭家的二姑娘过生日,杨过一声令下,叫来数百名武林怪杰捧场子。这个队伍虽然是杨过临时组建的,有些像乌合之众,但战斗力却十分牛气,不但包圆了蒙古两个先锋千人队,还奇袭“白虎团”,烧了蒙古大军的屯粮之所,显然具备了特种作战的某些特点。就《三国

  • 康熙其实是孝庄侍女苏麻喇姑培养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

    苏麻喇姑是康熙祖母的侍女,按年纪来说的话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祖辈,因为孝庄皇后生前就视苏麻喇姑为姐妹。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作为陪嫁侍女到了皇太极那边,1636年,皇太极称帝,孝庄在皇太极封的五宫后妃中排名第五,第一是她的姑姑,第二是她的姐姐,所以孝庄并不是非常受皇太极宠爱。苏麻喇姑画像苏麻喇姑因为生活在草原

  • 昔日宠妃温僖贵妃遭康熙冷落多年究竟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为康熙帝在位时的宠妃之一。她出身满洲镶黄旗贵族,与孝昭仁皇后同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家世十分显赫。温僖贵妃图据清宫档案记载,温僖贵妃于康熙早期入宫,曾在康熙二十二年时,为康熙诞下皇十子胤䄉,继而被晋封为贵妃,一度得康熙帝爱幸。后因秉性桀骜,干涉朝政,及其子胤䄉谋反事宜而遭致康熙厌弃

  • 解析宋武帝刘裕为什么要诛杀晋恭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裕

    宋武帝刘裕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大英雄,他从一个平民成为帝王,这当然可以表明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刘裕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曾经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活活勒死,后来还对众人称皇帝是突然离世的。刘裕画像在三年之后,他更杀死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这一切都让后人对这位千古一帝充满了质疑。那么,刘裕

  • 大汉贤后卫子夫最后的结局为何是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子夫

    纵观整个大汉王朝的宫廷史,恐怕除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外,没人能担当起“贤后”的美名。即使吕后那么强悍的女人,对待汉高祖刘邦的侍妾,也被妒忌蒙蔽了双眼,在丈夫死后,用最恶毒的手段制造“人彘”,简直骇人听闻。而出身歌女,身份卑微的卫子夫,尽管在后宫中也是一步一步艰难爬上来的,却从未想过加害别人,

  • 朱棣成功登位后是如何对待自己弟弟朱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

    朱棣夺了皇位后,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就是为已经被朱允炆砍掉官职的藩王恢复名誉。这个举动不仅仅是拉拢人心,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明白:削藩,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首先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旧日的封号。可对于在靖难之初曾经许诺与他“平分天下”的宁王,朱棣却不是这么简单地恢复名誉。我们知

  • 一代名相诸葛亮:真能借来东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ll月。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