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揭秘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4/3/12 0:27:42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

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质大都是趋炎附势。他们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有的只是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的“信念”。

网络配图

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个想做好人的西汉首任大管家,屡次因为领导的需要,变成品行不如领导的坏老头……

萧何崇尚黄老,推崇无为,在西汉大营里,他长期扮演着“好好先生”的角色。然而这个“好好先生”更深刻的定位其实是“老奴”,萧何唯刘邦吕雉马首是瞻。只要刘邦两口子需要,让他干什么都可以,哪怕去做奸人。至少在诱杀韩信这件事上,萧何扮演了奸人的角色。刘汉天下有一半以上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个明摆的功劳萧何应该明了。但在刘邦暗示、吕后操刀的情况下,萧何却主动助纣为虐、承担了“请君入瓮”的重任。

萧何助杀韩信,当然是为了赢得主子信任以保住官位,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与这匹自己挑选的、已经失宠的千里马划清界限。

网络配图

自保是每个人的本能,但为了自保去害人就有失厚道了。萧何通过助杀韩信,获得了刘邦夫妇对他的加倍恩宠,可谓“卖灵魂以投主,踏鲜血而求官”。

“好好先生”的克星是强人。萧何前后遇到两个克星,前期刘邦,后期刘邦的老婆吕雉,这对强人夫妻把准了萧何的脉,将这个“好好先生”玩于股掌之间。

本来萧何是通过“体恤民情”来为自己的“好好先生”形象加分的,但是在刘邦疑心病加重的情况下,体恤民情也变成功高盖主的一种野心,所以萧何就开始干些强买强卖、囤积居奇的事,这就是“好好先生”保官的绝招,自污为同流!

萧何在六十多岁时曾被病中的刘邦以“大逆不道”之名下狱,后又被开释。出狱后的萧何已经被折腾得没了人样,但就是到了这步田地,他也没有提出辞职告老还乡,终身丞相一直干到死。可见,“好好先生”大多是恋位的官迷,到了要官不要脸的程度!

网络配图

萧何这样的“好好先生”榜样,对于后世官场作风有较大的副作用。自萧以降两千年,中国官场“好好先生”群体越发壮大,清道光时期,军机处领班曹振镛“多磕头少说话”成为浓缩他们生存哲学的座右铭。他们无为且无见,既做好人状,又从不跟恶势力硬碰硬,于是,当世最大的伪君子往往从中产生。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性格孤僻多疑原因:童年丧母伤害太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

    核心提示:崇祯帝见到母亲画像,往事回忆,思绪万千,悲痛欲绝,泪如泉涌:“帝雨泣,六宫皆泣。”(《明史·后妃传》卷一百十四)朱由检迎进母亲画像,悬挂在宫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幼年丧母对他的伤害至深。网络配图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

  • 宋代武官地位低?学者称赵匡胤怕被枪杆子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怕被枪杆子夺权

    从唐代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多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皇帝都是高危的职业。军旅出身的宋朝开创者赵匡胤决定,从制度建设上终结武人的时代。对五代十国,欧阳修有过一个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

  •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原因:他成了联吴抗魏绊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关羽

    核心提示:船山先生的分析何其精辟,不由人不喟然叹服!既然关羽已成为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方针上的绊脚石,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呢!网络配图原内容提要:章太炎先生在《訄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见解虽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

  • 汉武帝本想让他成为第二个卫青他却投降了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有个爱好,那就是打匈奴。在打匈奴时,他有另一个爱好,那就是任用小舅子为将。比如,威名赫赫的卫青大将军,就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也许是看到启用卫青的效果不错,汉武帝就想把这个用人模式推行下去。恰好,汉武帝有一个宠妃叫李夫人,李夫人有一个哥哥叫李广利。于是,汉武帝大手一挥,让李广利也做了将军。咱

  • 汉武帝杀钩戈夫人:要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就得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杀钩戈夫人

    在看宫廷剧的时候,大多的剧情:都是后宫的女人为了生儿子巩固地位而使出各种手段。当然,在古代历史上的宫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凭子贵的现象,后宫女儿的地位往往与是否能为皇上诞下皇子有很大的关系。若自己的儿子可以当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等。网络配图当然凡事也

  • 揭秘战国秦将白起“腥风血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起

    自远古时代起,诸侯之间的攻伐、强国对弱国的吞并、皇室之间争夺帝位、外族的入侵、不同规模的农民暴动……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频繁的战争。而消灭 敌对方的军事力量、占领对方的城市土地,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交战双方的军队拼死搏杀、攻城略地的同时,必然祸及无辜的百姓。网络配图而在古代农耕社会,敌对双方处

  • 你所不知道的清朝始祖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努尔哈赤

    1清太祖 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姓爱新觉罗,女真人。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在祖居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于宁远城之役被明将袁崇焕炮石

  •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刘诚印

    问起慈禧最宠信的太监究竟是谁?人们一般都会脱口而出:李莲英!其实不然,李莲英是后来者,在李莲英前面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安德海,一个叫刘诚印。安德海倒是大名鼎鼎,而刘诚印却鲜为人知。网络配图先说说安德海:安德海早年服侍慈禧,深得慈禧宠信,尤其在咸丰皇帝死后,安德海秉承慈禧旨意,秘密联络恭亲王,为扳倒顾命

  • 揭秘光绪帝到底是怎么度过被幽禁的时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光绪帝

    光绪的幽禁生活:“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谕旨,宣布光绪帝因为疾病不能理政,自己将再度“训政”。她的这次训政取消了之前“垂帘听政”的形式,直接与皇帝并坐,来面对群臣的上朝听证,可以说此时的她完全独揽了朝廷的大权。网络配图在群臣奏对的时候,光绪帝不能说任何话,只有在慈禧示意皇帝可

  • 同治帝死因:死于性病放浪形骸死时全身溃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同治帝死因

    据《百家讲坛》刊文及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慈禧太后》揭秘,虽为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治了同治皇帝的放浪行为,他死时几乎全身溃烂,恶臭远播,人人敬而远之,他空洞而绝望的眼中满含眼泪。同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是他荒淫生活的一个总结,却是慈禧重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