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外交奇才:一代名相富弼纵横捭阖瓦解辽夏同盟

外交奇才:一代名相富弼纵横捭阖瓦解辽夏同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3/12/15 10:30:46

因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没能“活”下来,出土的西夏文著作《德行集》等成为天书。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即富弼)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这个发现表明西夏人对富弼其人其事的重视,也表明东坡诗文在西夏如同在辽国一样有过广泛的影响。

网络配图

辽和西夏都曾是的对手和威胁,但都倾慕大宋的文化和制度。与汉唐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辽和西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游牧民族占有了农耕地区,统治区兼有游牧、农耕等多种生活方式,这必然使他们更深刻地受到汉文化——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的影响。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清醒地认识到辽国“委实强盛”,西夏“日渐壮大”,与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劲地。

在富弼看来,辽和西夏强盛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进入了农耕区,这些农耕区的汉族英豪皆为其所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民,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寇所为,皆与中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

网络配图

西夏国建立后,富弼最早意识到了宋辽夏三角关系的微妙。1038年,元昊自立并率军侵宋,不久富弼上书论事,在力主讨伐西夏的同时,指出西夏通过联姻与辽保持密切关系,他们极有可能形成掎角之势,共同侵伐大宋,或者互为声势,或者借助对方军队,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大宋的麻烦可就大了。他多次提醒朝廷,必须避免两面作战,那样的话,“即国用人力如支吾其间?”所以决“不可使至于此极也”,凡涉及辽、夏的外交活动,他都以此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1042年,富弼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辽国大兵压境,与西夏形成掎角之势,大宋顿时危急。富弼受命奔走于辽宋之间,他的任务,是化解与辽国发生战争的危险,并尽量降低代价。他投入全部的身心从事这项工作,在那样的条件下,可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最终商谈增加岁币数额的时候,谙熟宋辽夏三角关系的富弼,不动声色地把西夏“磨”了进去。

辽国引火烧身

从效果看,富弼出使辽国十分成功。他透彻的分析,令辽兴宗打消了举兵南侵的念头,漫天的战争阴云消散。由于双方交涉深入务实,和约订立后,产生了很强的约束力。数十年后,苏轼所撰《富郑公神道碑》说:“增币二十万,而契丹平。北方无事,盖又四十八年矣。契丹君臣至今诵其语,守其约不忍败者,以其心晓然,知通好用兵利害之所在也。”

网络配图

“增币二十万”,这是当时双方谈判的结果。与澶渊之盟一样,这次“熙宁增币”历来也聚讼不已,花钱买和平,宋朝这一特有的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永远是见仁见智的话题。

按照宋朝史料记载,在大致商量好这个价码后,富弼附带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为后来很多事打下了伏笔。在签订盟约前,富弼和副使茂实手拿两份国书、三份誓书,来跟负责接待的辽国大臣说话,辽大臣很奇怪:怎么用得了这么多份?富弼答道:我们是做了多手准备。联姻的事谈成的话,就需要以姻事盟誓;如果贵国能令西夏停战,那岁入金帛增20万,这需要一套国书、誓书;如果贵国不能约束西夏,那岁增10万,就是另一套文件了。所以我们准备了国书二,誓书三。

标签: 富弼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打进北京 崇祯为何不跑而选择了上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

    其实早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很多人都劝崇祯迁都南京,南京在明朝是陪都,那里有较多的粮食及兵力储备,但是崇祯皇帝生性优柔寡断。再加上一些思想守旧的大臣认为这是逃跑、胆怯行为,会给大明王朝的面子上抹黑,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网络配图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到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后,最先投降的竟然大多都是那些当初

  • 孝庄钱皇后为何多年来都没有生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钱皇后

    孝庄钱皇后,是明朝明英宗的第一位妻子,她是海州人,她是后封安昌伯的女人。在1442年被立为皇后。在明英宗去死后,他的儿子宪宗继续,钱皇后成为了慈懿皇太后。在1468年的六月二十六日去世。大家都知道以前皇帝选妃是在民间召集一些漂亮的女子,然后经过重重筛选,最后胜出者得已见到皇上,皇上满意后则可以结婚,

  • 诸葛若雪凭借自身出众的才智在男权社会中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若雪

    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总能看到诸葛若雪这个名字,那么诸葛若雪是真实存在的吗,亦或是编撰的一个人物?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诸葛若雪是真实存在的吗。在那个男权社会女性几乎是不可能会出名的,若是能出名的,必定是才华出众者。我们能从历史的点滴描述中看到诸葛若雪的影子,说明关于她是否存在并不是空穴来风。史书是这样记

  • 三国司马家族为何能在高平陵之变后走上最高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家族

    三国最后尽归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可谓是三国中得益最多的。最主要是司马家族人才倍出,而且懂得忍,司马家族忍过了曹操时代,也忍过了周瑜时代,最后连智慧无双的诸葛亮也忍了过去,到三国的最后,几乎没人可以跟司马家族匹敌了。司马家族尊崇皇权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

  • 此女本是义军女首领 却惨遭骑木驴游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赛儿

    在我国历史大舞台之中,起义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可谓是数不胜数了,然而在众多起义的领袖中女性却是占据少数,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唐赛儿便是这女性中的豪杰。唐赛儿所发起的农民起义让明朝为之大震,唐赛儿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网络配图唐赛儿家境贫苦,自幼从父习武,不到15岁已武艺超群。明初,山东连年灾荒,饿殍遍野。明

  • 绝妙阵法:诸葛亮的八卦阵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导读:八阵图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创建的一种阵法。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八阵图”有多厉害,除了像迷宫一样让敌人找不到生门死门之外,好像还有六丁六甲的神力。我们来看下,诸葛亮的八阵图究竟有多厉害?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八阵图变化多端,很难攻破。《

  • 惊惧!秦朝统一六国时的血腥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朝

    导读:纵观历史,每次战争,都会有很多无辜百姓死于战乱之中,可以说,帝王的宝座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我们来看下秦朝统一六国时的屠城有多残忍。中国历代皇帝,对于反抗者与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屠杀,向来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杀,往往不限于失败的反抗者和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首领、官员与军队,而是随心所欲地扩大

  • 刘备长相背后的秘密:曾因缺少男性特征惹事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刘备的外貌史书上有记载,他身高七尺五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三到七五左右,放在现如今虽然很普通,但在古代也算是高大威猛了。他最有名的特征是手长耳大,手臂垂下来可以超过膝盖,双眼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种外形实在有点难以想象,换到今天,从哪方面看都是畸形儿,但在古代,这便成了“天赋异禀”、“有圣人之貌

  • 水浒传:宋江做囚犯吓得软的时候 求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

    《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私放晁盖等人,被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辗转周折上了

  • 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初到上海时曾被嘲笑“叫花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蛟龙,一时间弄得风生水起,在上海滩这块“风水宝地”写下了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当然,不论何种创业,都充满艰辛与坎坷,不屈与苦痛,李鸿章也不例外。六千五百名淮军,雇佣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七艘洋轮,兵分三次从安庆而下,以近乎大摇大摆的姿态,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