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蓝玉将军与朱棣是什么关系?蓝玉死的有多惨

蓝玉将军与朱棣是什么关系?蓝玉死的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4/1/19 5:47:11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堪称常胜将军。他一生勇猛杀敌,威震四方,曾北上破元,南征云南,平定叛乱,为明初的稳固和统一作出重要贡献。官拜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后却自得骄纵,恣意横暴。甚至还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最终触怒朱元璋,以谋反罪被下狱,最后剥皮示众,株连亲族,受牵连者达到一万五千多人,史称“蓝玉案”。

这样一个生前荣耀无数,最后凄惨收场的将帅,又与明成祖朱棣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是朱元璋在位期间的不是大将,一位是朱元璋之后,明朝下一位在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帝王,是什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呢?

两者的关联,其实也不难猜测,那就是庙堂之上的那把九五之尊的座位。明太祖朱元璋朱标为太子,一位大权在握的将军,蓝玉自然是很关注皇位的下一任继承者的。同时作为太子朱标的亲戚,他理所当然的是站在朱标这一边,支持朱标继位的。最后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在那时已经有了许多军工,很得民心,蓝玉怕朱棣抢了朱标的位置,于是就告诫朱标让他离朱棣远一点,让朱标小心提防朱棣。《明通鉴》中蓝玉对朱标说:“燕王在国,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君人之度……臣又闻望气者言,燕地有天子气,殿下宜审之。”可惜,他的告诫之意,朱标一点没有放在心上,依旧信任朱棣,甚至还将此事告知朱棣。

朱棣听说此事后,自然将蓝玉记恨在心。因此,对于蓝玉的死,除了被判谋反处死。蓝玉之死,还有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面前说了蓝玉许多坏话的缘故。

蓝玉被判谋反,剥皮示众,造成了轰动一时的“蓝玉案”。那么这蓝玉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明太祖实录》和《明史》上都记载着蓝玉和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东莞伯何荣、吏都尚书詹徽、都督黄略、户部侍郎傅友文等秘密谋商,准备趁朱元璋举行出耕藉田仪式时,起兵造反。最后被锦衣卫发现,上报皇上。蓝玉等人被捕下狱,案情属实。

最后蓝玉被剥皮,用以警告他人。受到此案牵连的人数达到一万五千多人,蓝玉被灭三族,上至侯伯,下至百官,牵连者不计其数。蓝玉因功自傲,这是有可能的,但历史上的这个“蓝玉案”,实际上是存在许多疑点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在洪武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案,许多奇案。许多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之臣,最后都落得个凄惨收场。据有的史籍上说在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会看朱元璋的玉带,玉带如果高高贴在胸前,大家就松了口气,如果玉带系在了肚子底下,文武百官就会心惊胆战,因为这代表着皇帝要开始杀人了。有些学者说,这是朱元璋为了加强皇

权,给下任继承者扫清障碍,怕那些有功之臣,功高震主。因此,战功赫赫的蓝玉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安上谋反罪杀死的。

其次,蓝玉在审讯时始终都没有承认自己谋反了。在朱元璋后来编辑的犯人口供《逆臣录》上缺少蓝玉、曹震、张温、胡海等首犯的供词,让人怀疑这些老臣根本就没有招供。

郑晓的《异姓诸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载,蓝玉被告谋反时,审讯时,蓝玉极力辩护,不肯牵连他人。主审的礼部尚书詹徽恐吓蓝玉,想要逼蓝玉招供,蓝玉在堂上大叫道:詹徽就是我的同党!最后詹徽真的成了同党被杀全家,本来是主审,最后成了同犯,这样的审讯实在可笑。

最后,由朱元璋下令编辑的《逆臣录》上对于蓝玉怎么谋反,准备如何成事的记载都只是些零碎的东西。具体该如何成事的这些一概没有,这也是一大疑点。

在牵了一宗“蓝玉案”出来的朱元璋,下令编辑《逆臣录》,怎么看都是给自己是为什么要杀了蓝玉找一个借口。

从各个方面来看,“蓝玉案”都是很值得人探讨的,一个四处征战,维护了明初巩固统一的大将,最后来了个谋反之罪被处死。事实到底怎么样,还是应该仔细求证,慎重判断的。

标签: 蓝玉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常遇春最后是怎么死的?常遇春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在朱元璋起义之初便跟随左右。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对其爱重之意。《明史》赞曰:“开平摧锋陷阵,所

  • 塞利姆一世为何被称“冷酷者”?历史上他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塞利姆一世,奥斯曼帝国,苏丹

    塞利姆一世是将奥斯曼帝国版图扩大的一位苏丹,他用严峻的手段治理国家,人们将其称为“冷酷者”。那么这位“冷酷者”是否只是有严峻的统治呢?是怎样进行版图扩张的呢?这要从塞利姆一世简介说起。塞利姆一世是巴耶济德二世的儿子,当其父还在位的时候,他便与其哥哥艾哈迈德为取得王位而纷纷准备着。后来,其首都发生地震

  • 科尔特斯征服过哪些国家?他是仁慈和正直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科尔特斯,西班牙

    科尔特斯又名艾尔南·柯提斯,西班牙人,素来以善于探险和征服闻名于世。出生于麦德林小镇的科尔特斯在少年时期,曾经过着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但是一切都从科尔特斯决定弃学从军开始,发生了巨大改变。当然,也正是这些改变使得科尔特斯的成就得以为后世人所称赞,仰慕。在科尔特斯的成就当中,最受人敬仰的莫过于他征服了阿

  • 平阳侯曹参是怎样的人?平阳侯曹参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平阳侯,曹参,汉朝

    曹参出生年月不详,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前209年,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论功为曹参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平阳侯曹参,也是和刘邦是同乡,只不过曹参比刘邦稍微早出名,而且名

  • 刘邦真的想杀心腹樊哙吗?樊哙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樊哙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樊哙有很多头衔,他是沛县狗肉铺的铺主,是刘邦身边的第一猛将,

  • 蒙古名将土土哈:追随忽必烈击败了阿里不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土土哈,蒙古,名将,

    土土哈(1237-1297)钦察人。祖先是蒙古的伯岳吾部,也有人说是库莫奚,这字在突厥语有都督的意思。居住在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即是内蒙古赤峰一带,在辽朝末年离开位于热河的奚地,前往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玉里伯里山居住。其始祖曲年,高祖唆末纳,曾祖亦纳思曾包庇蔑儿乞人。其祖玉里伯里山钦察人忽鲁速

  • 历史上最抠门皇帝:皇后生日赐大臣一碗打卤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道光皇帝,历史上最抠门皇帝

    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无不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节俭。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然而,节俭成性的道光帝“治家有余,治国不足”,大清王朝非但没能强盛起来,反而急剧衰落。五两

  • 聂慎儿一生不择手段 为什么还是输给了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聂慎儿,窦漪房,刘少康,刘恒

    聂慎儿在《美人心计》里面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长的倾国倾城,也美的不可方物,一直被窦漪房当做自己的亲妹妹来看,但是在野心的驱使下,在嫉妒和狠毒的心理作用下,她最终毁了自己。虽然慎儿在一开始对爱情是很真诚,很专一,慎儿对初恋刘少康倾心相许,但是转身刘少康要娶杜云汐,为此她要了背叛了她的刘少康的命,这个愿

  • 郑庄公的悲伤:亲妈帮着亲弟弟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庄公,弟弟造反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在这五霸之前,还有一个猛人,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一生征伐,把原本积贫积弱的郑国搞得空前强大,史称“郑庄公小霸”。郑庄公一生几乎未尝败绩,内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可谓一代明君。但郑庄公的家庭生活却比较悲伤,他的亲

  • 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鲁智深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鲁智深,林冲,吴用,李逵

    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花和尚”鲁智深其实是个很率真的人,后来经智真大师点化成佛,也算他是终成正果了。“花和尚”鲁智深虽然疾恶如仇,但他的本性却是不爱杀人的,不像阮家的那几个说什么“秉性生来要杀人”。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其实是误杀。 他表面上看似卤莽,其实却是有大智慧的人。想当初宋江提出了招安的意见,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