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的丘福是个什么样的人?

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的丘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3/12/12 13:00:12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丘福。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是公爵。

明朝的公爵也有区别,最高等级的是“开国辅运”公爵,例如名将徐达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其次的是“奉天靖难”公爵,再次是“奉天翊运”公爵,最后是“奉天翊卫”公爵。“开国辅运”公爵必须是参与朱元璋开国的大臣,例如徐达、邓愈、李文忠等人。而“奉天靖难”是必须参与过朱棣“靖难之役”的嫡系部队才有资格。朱棣登基后,封了4位“奉天靖难”公爵,分别是丘福(淇国公),张玉(荣国公)、朱能(成国公)、张辅(英国公)。其中,排名第一的丘福,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是个传奇人物。

丘福,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称帝那年,丘福才25岁,还只是一个百夫长。后来,跟着燕王朱棣镇守北京(时称北平),被提拔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朱棣刚刚起兵发动靖难时,丘福是主要参与者之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二十三年,署官属,以张玉、朱能、丘福为都指挥佥事。燕师将起……

也就是说,丘福从早年就是朱棣的藩邸旧人,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丘福一直是朱棣的铁杆追随者。在朱棣起兵之夜,丘福和张玉等人起兵夺取了北京九门,控制住了北京城。丘福此后,跟随朱棣南下。

《明史·丘福传》云:

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

靖难之役初期,发生的重要战争中,包括真定之战(大战耿炳文),白沟河之战(大战李景隆),灵璧之战(大战平安),夹河之战(大战盛庸)等战役,丘福不但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还是“军锋”,也就是先锋官的意思。这四场大战都是旷日持久的大战,能持续作为先锋将领,足见丘福的勇猛。

以建文四年的淮河之战为例,朱棣率军南渡淮河,南军猛将盛庸组织数千艘战船摆成长龙,北军不得渡,为了尽快突破淮河防线,丘福带领几百名敢死队员,沿淮河向上游奔走20多里路,趁着半夜潜水游过淮河,然后从背后偷袭盛庸,帮助朱棣横渡淮河。若无丘福,朱棣南下的步伐将被盛庸拖住,后面朱棣能否直捣南京还很难说。因此说,丘福是靖难之役中的关键将领。

同年,朱棣占领南京,建文帝在火海中消失,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新帝登基,自然要封赏大臣,朱棣昔日的旧将们纷纷炫耀自己的功劳,争先恐后地向朱棣表功。只有一个人例外,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一句话都不说,这个人就是丘福。但丘福的功劳朱棣是清楚的,朱棣对丘福说:“诸位武将中,你就是第一功臣!”

《明史》记载:

诸将争前效虏获,(丘)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

丘福被封为“奉天靖难”四公爵之首,并且担任太子朱高炽的老师,位极人臣。再加上朱棣和乃父朱元璋不同,朱棣对武将非常倚重,丘福的结局本应该非常不错。只可惜,丘福最后还是身败名裂。

朱棣登基后,对蒙古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鞑靼部落野心很大,一心想光复成吉思汗的大业。永乐七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掉了明朝的使者郭骥,朱棣龙颜大怒,派遣丘福带领10万大军攻打鞑靼。朱棣知道丘福有轻敌冒进的缺点,临行前,朱棣特意交代丘福,万万不可轻敌,要小心敌人的诱敌之计。可是丘福没放在心上,最终被敌军所诱,10万大军全军覆没,丘福被俘后坚决不降,被杀。

因丘福一人之过,连累10万明军魂断草原,朱棣盛怒之下,削去丘福所有爵位,并且将丘福全家80多人全部流放海南。丘福从一介士兵,到靖难头号功臣,再到领兵失败,家人被牵连,一生活了67岁,结局还是身败名裂。

丘福对明朝,尤其对靖难之役做出过重大贡献,他性格憨厚,打仗勇猛,是一员骁将,但不是帅才。丘福有勇无谋,最终中计而死,作为主帅,他应该承担责任。然而,朱棣明知丘福有轻敌的缺点,还坚持用丘福为帅,说是朱棣害了丘福,也不为过。

标签: 丘福明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勤妃陈氏是人生赢家?她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勤妃,清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勤妃的故事。在后宫之中,王者只有一个:未来的太后。赢家却可以有很多,他们不像太后那般,儿子坐上皇位,自己万人之上,“以天下养之”,却也能够在相对还不错的待遇下安享晚年。例如乾隆朝的庆妃,因为养育过嘉庆即便没得宠,却地位崇高。康

  • 与胡亥不同的是,朱厚照为何没有影响到明朝的气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厚照,胡亥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数百位君王,这其中从来都不缺少一些反面教材,其中正德皇帝朱厚照和秦二世胡亥算是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两位皇帝拥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比如贪玩享乐,以及各种奇思妙想,但不同的是,朱厚照虽贪玩,可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大明王朝的气运。而胡亥就比较惨了,直接把父亲历尽千辛万苦统一的中原拱

  • 愉妃:最早嫁给乾隆妃子之一,背叛乾隆走到了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愉妃,清朝

    对愉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第四位帝王,在位六十年,享年八十九岁。清代,自从后宫制度趋于完善,基本上,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每三年举行一次选秀活动,满汉蒙八旗家族从13岁,到17岁的少女都要等待被选择。乾隆年间,选秀更加严格,除去适龄女孩

  • 历史揭秘:伍子胥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潮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但在民间,却被人称为“潮神”,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叫他?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传说春秋战国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于是派出文种求和,表示愿意去吴国称臣。此计骗过了夫差,却瞒不过太师

  • 在汉末三国时期,两位名为“张允”的历史人物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允,三国

    众所周知,姓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是别人记住你的第一印象。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举例来说,当时存在三个名为“李丰”的历史人物。其中,

  • 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赵姬的身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嬴政,秦朝

    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是赵姬,那她的身世是怎么样的?其中最众说纷纭的便是,这位皇太后的身世了。要知道,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其出身和家族甚至连真实名字也无人知晓,只能以“赵失载”称之。由此可见,这位生下千古一帝的女人,她的历史身份却是一大空白。越是未知,越引人探究。后世有史学家,猜测

  • 朱元璋有那么多的儿子和孙子 朱允炆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那么多,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他?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一生,称得上是传奇的典范。从放牛娃到九五至尊,朱元璋雄才大略。但是一生传奇的朱元璋,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却令所有的人都大

  • 济南之战时,铁铉能成功逼退朱棣大军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铁铉,明朝

    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文二年(1400年),“靖难之役”进入第二年,无论是面对各地守军,还是面对耿炳文和李景隆率领的朝廷大军,在实力与运气并存的情况下,以一隅敌天下的朱棣百战百胜,然而当

  • 新城公主与李治有什么恩怨吗?为何李治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城公主,唐朝

    唐朝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是公主,病逝后却被唐高宗李治以皇后之礼葬于昭陵,她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被唐高宗李治以皇后之礼下葬的公主,名为新城公主。她不但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更是唐高宗年龄最小的同父同母妹妹。李治之所以会以皇后之礼,下葬自己的妹妹,一方面是

  • 李牧不死能挡住王翦吗 李牧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牧,王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牧和王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牧不死赵国就不会灭亡吗?李牧对王翦的贡献有多大?李牧会是王翦的对手吗?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秦国和赵国各占一半,其中白起更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但其实论战争指挥艺术,李牧丝毫不在白起之下,李牧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