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南征荆州:虽在赤壁打了败仗却已达成目的

曹操南征荆州:虽在赤壁打了败仗却已达成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78 更新时间:2024/2/14 15:34:51

曹操南征荆州占的是刘表领地,但最受伤的人却是旁观者刘备,此役让刘备失去了徐庶。同时,曹操还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文武俊杰,如刘先、文聘韩嵩、邓义等人。这样就使得刘备的元气大伤,而这也是刘备后来人才库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

有人认为曹操南征刘表是其战略错误,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坏了曹操统一全国的大略。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曹操南征刘表,是当时绝对正确的选择。而取西蜀,则无疑于自杀行为。

首先,我们看一下西蜀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当时汉中由张鲁据有,张鲁是靠五斗米教起事的,其影响力仅在汉中一地,他自己也并没有北上中原的野心,反而是由于刘璋杀害了他的母亲,因此他时刻不忘进兵蜀中。而当时的蜀中,刘璋暗弱,胸无大志,内部也并不稳定,再时刻担心汉中的张鲁的进军,难以有大的发展。这两个割据政权,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在几年内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早两年去征伐他还是晚两年去征服他,对曹操是一样的。

而荆州方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荆州刘表与江南本是世仇,也曾互相攻击,但他们对曹操集团又都非常敌视,时刻准备袭击许昌。在曹操征伐张绣时,刘表曾数次率军相救。在官渡之战时,袁绍曾经遣人向刘表求救,刘表虽然未发救兵,可也并不听从韩嵩等人的意见投降曹操,反而将韩嵩投入大狱,以至于拷杀韩嵩的随从,而随后又接纳刘备以据曹操。在刘备的辅佐之下,刘表势力的战斗力又有了极大的增强。

而江南的孙权也一直视曹操为劲敌,在曹操与袁绍相拒时,孙策就曾经准备奇袭许昌,可惜在大军即将出征时孙策被刺客所杀,孙权接位之后,很快就理顺了政权内部的关系,招贤纳士,力量又有所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曹操擅自西征汉中,刘表和孙权都有可能进攻许昌。这样,曹操又将陷入攻徐州时吕布叛反于其后的尴尬境地。曹操绝对不会再冒这样的风险。所以曹操刚一平定二袁,立刻就作玄武池以训练水军。

先南后北无疑是曹操最佳的战略,而在战役发起的时机上,曹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在刘表的身边,还有一个刘备。曹操对刘备的能力,是非常了解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在曹操的心目中,刘表并不比袁绍可怕,而孙权尚幼,是否有所作为还看不出来。

如果没有刘备,曹操也许可以将南征的时间表再向后推迟一段时间,等待将水军训练精熟再实施南征,毕竟只要曹操大军坐镇许昌,刘表和孙权都没有能力来进攻(如果有人能劝说他们来进攻,曹操一定会重赏)。但曹操没有机会等待,因为刘备的实力在急剧增加。在荆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刘备已经网罗到了两个顶级人物:徐庶和诸葛亮,荆州朝野之俊杰又都在逐渐向刘备靠近。而刘表的身体一直不好,后嗣问题又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曹操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一旦刘表病死,荆州的刘琦就有可能和刘琮起内讧之争。

而刘琦和刘备、诸葛亮关系密切,在刘备的辅佐之下,刘琮是不可能获胜的。而一旦刘琦职掌荆州,整个荆州也就等于归刘备控制了。曹操可以打败比他强大的多的袁绍、吕布、马超、张鲁、刘璋之辈,但他不可能消灭一个实力和自己接近的刘备。所以,曹操必须在刘备羽翼丰满之前将其剪除。因此,他才在建安十三年秋立即南下荆州。

可以说曹操的南下时机掌握的绝对合适。就在大军进发的路上,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抗曹操和刘琮部队的两面夹击,只得逃遁夏口,而曹操的轻骑兵在当阳击溃了刘备的主力,同时掳获了刘备当时最为重要的谋士之一徐庶的母亲,并因此而使徐庶投降曹操。很显然,徐庶只是刘备阵营中投降曹操的最为著名的一位,而不可能是仅有的一位。这样就使得刘备的元气大伤。

同时,曹操还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文武俊杰,如刘先、文聘、韩嵩、邓义等人。而这则是刘备后来人才库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后来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但曹操的此次南征,也彻底打乱了刘备接受荆州全盘人马以争衡天下的基本部署,使刘备失去了能够帮助他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批精英人物。因此可以说,曹操南征的最大目标,其实是已经达到了,只是因为赤壁之败,才没有取得更为圆满的成功。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揭秘至今仍震撼心灵的军事天才白起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军事天才白起之死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剧下场。或许在白起看来,正确比活着更有价值,这就是白起能保持不败纪录的真正原因。九月天气,秋高气爽。秦国士兵在著名的长平大战后休养了八个月,再一次出征了,目标仍然是赵国首都邯

  • 溥仪生母瓜尔佳氏死亡真相:失去特权孤苦无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溥仪

    1915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听闻袁世凯准备称帝,绝望之中自杀未遂。作为荣禄的女儿,她起初一直把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荣禄的老部下袁世凯身上。网络配图但瓜尔佳氏极力主张复辟大清王朝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她与端康太妃来往密切,经常凑在一起,密谋复辟大计。还拼命联络各路军阀,结果被贿赂的很多中间人骗走了大量的珍

  • 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其实不逊于太宗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

  • 被演义误读的隋唐英雄:李元霸竟然不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元霸

    《隋唐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它给我们描绘了隋末唐初一群英雄好汉是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炀帝暴政的。虽然演义中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但是有些人物却不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人物在我们固有的认识里出现了误读的现象。网络配图一、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元霸,

  • 秦始皇残暴竟是因为他一直被人控制身不由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

    虽然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但是他又实施暴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豪华宫殿和陵墓,使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其实,秦始皇之所以残暴不仁,并不是出于他自己的真心,而是因为他被人控制,身不由己。网络配图千古一帝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 道光帝想吃碗粉条汤 内务府竟报价七万两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

    话说这一天,居于深宫之内的道光皇帝不知是因为犯了嘴馋呢,还是为了“忆苦思甜”,突然想起要吃“粉汤”,吩咐内务府尽快贯彻落实。这里有两个名词先解释一下:一,什么是粉汤。二,内务府又是干什么的。粉汤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说白了,就是羊肉炖粉条,是京城常见的街头小吃。网络配图内务府则不是管理国家的政府机关,

  • 揭秘是谁的一句话把武则天送上了权利的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裴炎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大将军鱼俱罗是怎么杀了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鱼俱罗是怎么杀了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的

    鱼俱罗杀李元霸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叫兴唐传。大将军鱼俱罗不满隋朝皇帝的荒淫,隐居避世。后来李元霸杀死了鱼俱罗的大徒弟,在小徒弟的挑唆下,年迈的他决定出山。两人在潼关对阵。两人在打架的时候,鱼俱罗经验丰富,知道李元霸力气大就想用灵巧取胜。鱼俱罗率先出手,李元霸急忙用左手的锤去扣他的刀,后者把刀

  • 皇太极并没被列为接班人 他是如何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称帝堪称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皇太极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6人,表哥、表弟130人。努尔哈赤临死之际,除了大哥诸英已经因为反叛被诸外,其余的兄弟们个个都气势汹汹。而作为努尔哈赤和其死对头叶赫部落献来的叶赫那拉氏的儿子,皇太极血统不正宗,政治不清白。努尔哈赤遗嘱是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制,与皇

  • 崇祯为什么要杀死袁崇焕是自毁城墙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

    在明朝被杀死的边关大将中,袁崇焕算是死得最惨的一个了,也是死得最有争议的一个。崇祯杀死袁崇焕,还是在满清入关打到北京城下的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到底是自毁长城呢?还是另有隐情?首先,我们来看看袁崇焕是怎样一步步由基层小官员如火箭般的速度当上国防部长兼大军区指挥官的。刚开始他在福建当个小知县,这小同志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