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光帝想吃碗粉条汤 内务府竟报价七万两银子

道光帝想吃碗粉条汤 内务府竟报价七万两银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1/24 4:39:30

话说这一天,居于深宫之内的道光皇帝不知是因为犯了嘴馋呢,还是为了“忆苦思甜”,突然想起要吃“粉”,吩咐内务府尽快彻落实。

这里有两个名词先解释一下:一,什么是粉汤。二,内务府又是干什么的。

粉汤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说白了,就是羊肉炖粉条,是京城见的街头小吃。

网络配图

内务府则不是管理国家的政府机关,而是一个服务于皇室、掌管后宫事务、打理皇家产业的机构,下设“七司三院”,由皇帝的私臣、家奴充任领导、员工。内务府的功能非常庞杂,既是皇家的后勤总管,宫廷的膳食、采购、财务、仪礼、工程、警卫、赏罚、宫女太监,都归内务府管辖;同时,内务府又像是一个巨型央企,不但经营着开矿、皇庄、畜牧、织造等实业,而且垄断了玉石、人参、皮货等奢侈品的买卖,还从事当铺、放贷、放租等投资行业。

皇帝要吃粉汤的事情,当然也由内务府来解决。有两套解决的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在内务府的封闭系统内“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内务府系统内有最顶尖的厨师、最完备的厨房设施、最严格的餐饮标准,动手做一碗羊肉炖粉条,还不是小菜一碟?道光皇帝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给了内务府一份做粉汤的菜谱,“命依所言之制法制之”。

内务府很快给皇帝呈上一份做粉汤的预算报告。道光一看,大惊失色:“不就做个粉汤吗,怎么要这么贵?”你猜内务府的报价是多少?七万五千两白银。没错,就是七万五千两。按照道光朝白银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这笔银子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么多银子,除了用于支付特供粉汤的成本之外,将有多少钱落下内务府大小官员的私囊,肯定是一笔糊涂账。反正咱见过宰人的,没见过宰得这么狠的。难怪道光皇帝未吃到粉汤,倒先吃了一惊。

网络配图

内务府的同志却不慌不忙地跟皇帝解释说:“皇上,这个预算可是严格按您的菜谱列出来的。皇上您有所不知,御膳房要做粉汤,得先另盖一间厨房,这需要一大笔钱,还得请几个专职的御厨,又要一笔钱,还要添雇一帮打下手的,端盘送菜的,也需要钱,一笔笔算下来,共需经费六万两银。另外,常年费尚须一万五千两,加起来是七万五千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道光皇帝皱歪了眉头,说:“那就不用御膳房做了。朕知道前门外有家饭馆,能做此汤,每碗只售四十钱。你们每日叫太监前去买一份回来就行了。”——这是解决皇帝吃粉汤问题的第二套方案,即运用市场机制来满足需求。粉汤又不是稀罕物品,市场完全可以完成供给,并不需要内务府另起炉灶。前门外大街就有一家叫做“粉汤”的饭馆,做得一手好粉汤,连皇帝都记住了它的价廉物美。

但如此一来,被皇帝钦点供货的“粉汤刘”,等于是无意中充当了内务府做粉汤生意的竞争对手。那么内务府会如对待它的竞争对手呢?我们知道,在一个平等的正常市场中,竞争是十分常见的,大家通过比拼服务、价格、质量来争夺客源。然而,请注意,内务府并不是寻常的市场主体,他们是拥有过人能量的权力代理人。

网络配图

答案揭晓了——过了几天,内务府皇帝报告:“皇上,奴才派人找到了前门外那家饭馆,可是饭馆已关闭,粉汤买不到了。”最后,道光只好悻悻地说:“算了,朕不吃粉汤了。朕不能因为口腹之欲,滥费国帑。但朕贵为天子,而思食一汤不能得,可叹也。”(道光思食粉汤的故事,见《清室外纪》)

“粉汤刘”的饭馆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关闭,显然,他们受到了内务府的威胁:不马上从北京城消失的话,哼哼,有你们好看!为避祸,“粉汤刘”不得不连夜逃到天津北大关,在那里开了新店。现在天津还有一条胡同就叫做“粉汤刘胡同”。

标签: 道光

更多文章

  • 揭秘是谁的一句话把武则天送上了权利的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裴炎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大将军鱼俱罗是怎么杀了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鱼俱罗是怎么杀了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的

    鱼俱罗杀李元霸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叫兴唐传。大将军鱼俱罗不满隋朝皇帝的荒淫,隐居避世。后来李元霸杀死了鱼俱罗的大徒弟,在小徒弟的挑唆下,年迈的他决定出山。两人在潼关对阵。两人在打架的时候,鱼俱罗经验丰富,知道李元霸力气大就想用灵巧取胜。鱼俱罗率先出手,李元霸急忙用左手的锤去扣他的刀,后者把刀

  • 皇太极并没被列为接班人 他是如何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称帝堪称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皇太极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6人,表哥、表弟130人。努尔哈赤临死之际,除了大哥诸英已经因为反叛被诸外,其余的兄弟们个个都气势汹汹。而作为努尔哈赤和其死对头叶赫部落献来的叶赫那拉氏的儿子,皇太极血统不正宗,政治不清白。努尔哈赤遗嘱是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制,与皇

  • 崇祯为什么要杀死袁崇焕是自毁城墙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

    在明朝被杀死的边关大将中,袁崇焕算是死得最惨的一个了,也是死得最有争议的一个。崇祯杀死袁崇焕,还是在满清入关打到北京城下的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到底是自毁长城呢?还是另有隐情?首先,我们来看看袁崇焕是怎样一步步由基层小官员如火箭般的速度当上国防部长兼大军区指挥官的。刚开始他在福建当个小知县,这小同志很是

  • 不胜唏嘘!千古名将霍去病竟23岁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霍去病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无人能道个明细,因为史料少有记载,这也是千百年来难以释疑的问题。霍去病被称为战神,查看相关资料,你会被他的事迹震撼,甚至不得不感叹:此人莫非是来自星星的你!他十七岁领兵打仗,首

  • 揭秘历史上最强桃花命 萧皇后迷倒六任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皇后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解密为什么朱元璋要在嫔妃殉葬往头颅里灌水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

    中国古代帝王墓葬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

  • 一生几乎完美的三国蜀汉文盲将领王平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将领

    最初王平随少数民族将领,杜灌,朴胡奔至洛阳投曹操,曹操给了个王平一个不小不大的小大官,官曰:校尉。说白了就是在顶着名将光环的徐晃手下做事,徐晃的副将,大家都知道徐晃治军有周亚夫之称,周亚夫、徐晃的特点就是治军严谨,而性薄。重点来了,王平也是如此,试想一下一个跟领导同样性格的下属,能快乐吗?答案是:不

  • 都说刘邦狠毒:他的儿子和孙子竟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刘邦,很多朋友说他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建立汉朝之后,诛杀了助其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异姓诸侯王。不仅如此,连他的同乡好友樊哙,都想杀。刘邦狠毒,他的发妻吕后更狠,先帮刘邦杀韩信,后临朝称制,打压刘氏皇族等。这样的一对夫妻,却有一个善良的儿子刘盈。刘盈继位后,吕后打击排挤之前与她争宠的情敌,用极其

  • 蔡文姬长得并不漂亮 曹操为何要花重金赎回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不仅是群雄皆起的年代,还有许多有才有貌的传奇女性,也在这段短暂的历史中大放异彩。蔡文姬堪称三国史上第一才女,她出生于书香门第,音律诗赋无一不通。但她的婚姻却并不平顺,曾被匈奴强掳,又被迫与骨肉分离。可怜这样一位多才多情的奇女子,一生却坎坷不安。她的不幸要从董卓十常侍之乱说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