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富商沈万三为何会被朱元璋整?历史上真有其人

富商沈万三为何会被朱元璋整?历史上真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2/4 14:23:26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高。称“秀”的人家产须在万贯以上,沈氏排行第三,家有亿万资产,故称以沈万三秀或沈万三。

可见,他的名字是尊称、排行与户等的合称。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他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网络配图

据《留青日札》记载,当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是贪得无厌的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想方设法来消耗他的家财。

据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见他,给他一钱要他生利,从初二开始,一文取两文,初三日取四文,初四日取八文,每天翻一倍,亦即按等比级数增长,以一月为期。沈万三不知就里,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后,该付给朱元璋利息为五亿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文。按,洪武钱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则共计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斤。沈氏虽富,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盘剥?

除了巧取,还有豪夺。有一次,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还命他造六百五十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田产每亩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税。

沈万三大概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想主动报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1373)前后,当他得知京城(今南京)要筑城墙时,就主动承担了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的任务。当时的南京城墙全长三万七千一百四十米,合七十四华里多,朱元璋的筑城计划,仅造砖一项,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相当于军区)、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负责的城墙,占整个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他以一家之力,是怎样如期完成的?没有人知道。

网络配图

今南京水西门外,有座赛虹桥,相传为沈万三儿媳所建。明人记载,沈万三建造数桥之后,很是得意,便在家中炫耀。谁知儿媳很不以为然,便用私房钱悄悄建了一座桥。该桥“工巧宏丽”,比公公所造之桥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把它叫做“赛公桥”——儿媳尚且如此,可见沈家确实实力不凡。

沈万三处于事业巅峰时,他的弟弟沈贵(万四)已看到危机,曾写诗劝他说:“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事百年长久计,瓦罐载酒木绵花。”要他低调做人,从事耕织,但沈万三没有听从他弟弟的话,终于招来了灭顶之灾。

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清代著名文人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有一天,梦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夜的梦,动了恻隐之心,就拿钱买下,放生于池中。当天晚上,青蛙们呱呱地叫了个通宵,吵得他睡不着觉。

早晨起床后准备去驱赶,只见它们都环绕着一只瓦盆蹲着,他很觉得奇怪,于是便把那只瓦盆抱回了家。有一天,万山的妻子在盆中洗手,把一支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数也数不清。随后拿金银来试也是一样。从此之后,沈万山开始富甲天下。

网络配图

张岱《明纪史阙》也有相同的记载,不同的是,在朱元璋欲诛而赦之后,沈万山才交出聚宝盆,然后埋于城下的。

此外,还有乌鸦石、马蹄金等很多神话似的传说,不一而足。孔迩《云蕉馆纪谈》记:“沈万山,苏州吴县人也。家贫无产,以渔为生。一日饭毕,就水洗碗,碗忽坠水中。因撩之,不知碗之所在,但觉左右前后,累累如石弹,乃尽取之。识者曰:此乌鸦石也,一枚可得钱数万。因以富。或曰:夏日仰卧渔船上,见北斗翻身,遂以布襕盛之,得一勺。及天明,有一老者引七人挑罗担七条而至,谓曰:汝为我守之。言讫忽不见。视,皆马蹄金也,以此致富。”

这些传说都很有趣,既反映了民间的财富幻想,也显示了人们对沈万山暴富的迷惑不解,因此当然不是沈万山富有的根源。 何以富甲天下?

标签: 沈万三

更多文章

  • 最幸福的大臣:因皇帝吃醋而白捡了皇帝的宠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臣

    《资治通鉴·后唐纪二》:帝有幸姬,色美,尝生子矣,刘后妒之。会绍荣丧妻,一日,侍禁中,帝问绍荣:“汝复娶乎?为汝求婚。”后因指幸姬曰:“大家怜绍荣,何不以此赐之!”帝难言不可,微许之。后趣绍荣拜谢,比起,顾幸姬,已肩舆出宫矣。帝为之托疾不食者累日。网络配图闲事莫多管,即使拥有最高权威的皇帝亦是如此,

  • 项羽并非不想渡江 而是受刺激改变了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说起刘邦项羽,谁个不知谁个不晓?若要问他们谁的故事更广为人知,还真别说,硬不是坐了天下的汉王刘邦,而是失了败的霸王项羽。项羽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为何这么说?首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这么说的。他在项羽本纪的倒数二段里写到,项羽乃破落贵族子弟,除了这名头,啥资源都没有。但在三年之内,即率诸侯灭秦,将天下

  • 揭秘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祁钰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连亡国之君吊死

  • 为何追随刘备那么多年的糜芳会突然叛汉降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刘备的亲人是没有几个的,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依靠会点手艺活的母亲度日。刘备早年过得很清苦,尽管他喜欢漂亮的衣服,刘备很珍惜亲情,所以他身边不乏优秀的人才,比如关羽张飞。后来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与城中首富糜竺一见如故,糜竺把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糜夫人很贤惠,尽管她比刘备小了好多,她珍惜自己哥哥给自己

  • 乾隆的长寿秘诀:饮不醉色不迷 肢常伸肛常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

    1799年乾隆驾崩,享年89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皇帝的圈子里,也是七十古来稀。大概只有十个皇帝超过了七十岁。超过八十的只有五人,乾隆,武则天,赵构,忽必烈,萧衍。乾隆为什么能长寿?各种长寿秘诀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与乾隆的饮食与习惯都有关,学术界觉得不太靠谱。网络配图1、齿常扣扣齿是空口上下齿有

  • 光绪帝说了哪句狠话 险些被慈禧太后所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外人看来,光绪帝作为慈禧太后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对慈禧太后是言听计从,丝毫不敢反驳。其实,光绪帝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甚至曾经因为对慈禧太后说出的一句狠话,而险些被废掉。朝廷的大臣都知道,因为权利和婚姻等问题,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好,甚至一度到了不能调和的地步。网络配图尤其是甲午战败之后,眼看着

  • 青年左宗棠不爱四书五经:竟沉迷于旁门左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宗棠

    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历史传记小说《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一书中,作者徐志频试图抛开历史陈见,以当代眼光全新诠释左宗棠的一生——历经苦难,完成救赎,愈挫愈勇,成就伟业,以为当代国人精神补钙。网络配图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抵御外侮的爱国者,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晴

  • 古人谈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在当代中国,歌颂秦始皇好像是一种时尚,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曾声称自己是“秦始皇加马克思”;另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则殚精竭虑地拍摄了为秦始皇树碑立传的大片《英雄》……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比如,我熟悉并敬重的一位学者就断言:“史从秦后无治国。”只是,这样的声音似乎成不了主流。不过,历史上,秦始皇

  • 史上第一个独立执政15年的女人吕雉 让人心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雉

    吕氏是汉高祖刘邦之妻,名雉。汉高祖死后,吕氏独立执政15年,利用手中的权力取得了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杂苛刻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安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丰满。”但是

  • 宋高宗赵构绝育的原因竟是受惊吓过度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高宗赵构

    建炎三年(金军)大举入侵,此时“恃和议”的黄、汪二人毫无对策,致使高宗唯有车驾南渡镇江,吕颐浩于此时“叩头愿且留此,为江北声援”,并认为“不然,敌乘势渡江,势愈急矣”,但吓破胆的高宗(因此失去生育能力)则以“钱塘有重江之阻”为由,自镇江南逃往杭州,而任颐浩江淮两浙制置使,金人退去后则改江东安抚、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