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明知武则天威胁社稷 为什么就是不杀她

李世民明知武则天威胁社稷 为什么就是不杀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48 更新时间:2024/1/7 0:49:21

抛开现代思维的诸多因素不讲,单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武则天绝对算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则是,女人干政,窃取李唐天下。而恰恰是这一壮举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李世民对武则天的野心没有察觉,如果他察觉到了为何不将她除掉呢?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武则天太优秀了,从而导致躺枪中弹。或许正是因为武则天过早地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政治才能,才让许多人对她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而恰好,李世民也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君主。

网络配图

之所以称之为明主,很大程度上在于独立思考,绝不人云亦云,自乱阵脚。因此,当“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预言出现后,作为一代明主的李世民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李世民更相信,许多谣言都是权力争斗的产物。中国历来就不乏装神弄鬼之人,李世民不可能为一个子虚乌有的谣言大动干戈,更不会随意去杀掉一个地位低下的才人。

网络配图

那么,这个预言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相信李世民应该心知肚明。究其源头,一是来自后宫争斗;二是来自朝堂之争。总之,都是有意传出去的。作为后宫来讲,可以此为打压手段,除掉日益受宠的武则天;作为朝堂大臣,有的属于担心社稷安危,有的则属于借机发挥,攻击政敌。

后宫连着朝堂,从来就理不清、斩不断,难以分割。而这些争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李世民很愿意看到的。帝之术,讲究“制衡”,靠一方压制另一方,以免出现一方独大,不好控制。而此时,武则天只是一枚棋子,真正的危险恰恰不是武则天,而是隐藏在深处的权力角逐者。对此,极具洞察力的李世民不会不清楚。既然他们可以为一己私利,拿一个才人大做文章,李世民又何乐而不为呢?换句话说,既然这枚棋子对李世民也有用处,他又怎么可能去杀掉武则天呢?

网络配图

更何况,尽管武则天确实貌美,但李世民更欣赏她的智慧。当然,李世民还是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的,像感业寺出家、等级上压制等,按李世民的想法,只要不让她生下子嗣,就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如果仅凭一个预言就风声鹤唳,用杀掉一个女人来维护李唐正统,有辱皇家威严不说,也非大丈夫所为。

至于后来武则天逐渐坐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武则天的能力太强了,游走于李世民身边尚且如此,一个懦弱的李治又如何玩得转呢?况且,李治的身体本就欠佳,他需要一个帮手来应付日益繁重的政务。可以想见,李治为帝后期,与其说是颓废倦怠的李治在踌躇满志、日理万机,倒不如说是武则天在日夜操劳、总揽一切。由此可见,是历史让武则天走上了前台,也是历史让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何要把皇位传给老四而不是十四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

    一直以来关于康熙继承人究竟是谁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不过无论是哪个说法,都把矛头指向了继位的雍正,也就是皇四子胤禛。关于雍正的段子多种多样,因此还出现了四爷很忙的说法。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雍正的继位绝对是正当,请不要低估康熙皇帝的智商。网络配图一、传位于四子的段子已经很久了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流

  • 真情皇太极:为见爱妃狂奔600里累死6匹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中,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子弟,迎娶的蒙古女子人数多达五十三人,占迎娶妇女总数的87%以上;从公元1617年即后金天命二年开始,到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时为止的二十七年间,他们家族的嫡系女性亲属,包括姐妹、女儿、侄女等,嫁给蒙古各部的共有四十三人。其中,迎娶与出嫁到

  • 刘备一个卖草鞋的,为何老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大家都知道,刘备这家伙通常一开口就是:俺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之后咋沦落到街头去摆地摊去了呢?网络配图首先,不管刘备是谁的后代,刘备想要图谋大业,最好是以汉室宗亲为自己正名分,当然,他不能直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这个时候姓刘的,基本都是刘邦的后人,太没有说服力了。而汉武帝是汉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中山靖

  • 一只猫十个黄花闺女 把资质平平的他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光义

    前几年,流行一种面试法。老总办公室门口扔个扫把,看面试者谁会捡起来。捡的中奖机率大增。当然,玩多了,就成了套路。其实这套路,古来即有,宋高宗就玩过。赵构在靖康之变时,受惊而伤,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亲生儿子,在他当皇帝两年后也是受惊而亡,年仅三岁。高宗大哭三天,向老天爷大吼,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网

  • 揭秘堂堂一代“忠武”郭子仪为何惨遭儿子坑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化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却一直未受到重用。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朝廷上下无能人可用之际,郭子仪临危受命,在年方四十岁时任朔方节度使,手握十万精兵,任副宰相兼兵部尚书。此时开始崭露头角,渐渐凸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敬重发妻大脚马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皇后

    历来,身为官者身份之人,身旁是否拥有一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大局懂谦让、会处事善平衡的聪慧睿智女子为侣,显得极为重要和甚为必要。笔者之所以说,马皇后是“贤内助”楷模,正是由于她做到了以上各项要求,并出色而有效地起到了扶持辅助作用。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

  • 揭秘:历史上被低估的“草包”将军——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一:拥有真才实学的“草包”李景隆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是明代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孙,是一员虎将,明史中记载,他19岁就参加军队,击败天完军,太祖称他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而李景隆从小就有美名,他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太祖在位的时候就十分赏识他。曾多次到湖广,陕西多处练兵。因为能力还

  • 雍正的这个儿子犯了什么大错,被雍正削除宗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

    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尤其以勤政、治吏著称。“康乾盛世”这个招牌上虽然没有雍正的份儿,但实际上,雍正的功劳至少比乾隆要大。可惜,雍正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性格过分严苛,不够宽容——不仅对自己严苛,对别人也严苛。他不但与自己的大多数亲兄弟搞不好关系,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闹到了恩断义绝的地步。弘

  • 后赵皇帝石虎:一次迎娶四万美人的残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石虎

    通常的历史资料里都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庞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两件事。其一,他曾在统一全国后,下诏要求天下女子全部做好成为他老婆的准备;其二,他的后妃因为数量庞大,为了方便临幸,他就驾着羊车每天晃悠,羊车停在哪位宫妃的门前,晚上就住哪位家。其实,司马炎充其量也就算个色胆包天的级别,他的后宫人数

  • 单人殴打篡位皇帝 死后两皇帝都为其忠义恸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段秀实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段秀实,是唐代中叶文武双全的名将,因在安西都护府和安史之乱中战功卓著,晋升为节度使,唐德宗李适即位后,加封段秀实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可惜得罪了当时的宰相杨炎,夺去了他的兵权,召其入京任司农卿。网络配图783年朱泚趁着泾原兵变,唐德宗外逃,占据了长安。早闻段秀实才名的朱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