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末期著名女将军秦良玉究竟漂不漂亮

揭秘明朝末期著名女将军秦良玉究竟漂不漂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18 更新时间:2024/1/4 17:48:33

秦良玉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女将军,她出生于1574年,字贞素,是四川忠州人。她的一生文武双全、战功赫赫、精忠卫国,是古代被载入王朝名将正史的唯一一位女将军。

巾帼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是苗族女子,她出生的时候在家中位居第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父亲从小教她诗文字画,同时也传授她骑马射箭、舞枪弄棒的技能。秦良玉在这方面展现了令人惊讶的天赋,父亲曾惋惜过她的女儿之身,若她身为男子,日后必定会有巨大的成就。

秦良玉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在与汉朝名将马援的后代马千乘成婚后,夫唱妇随,帮助担任宣抚使的丈夫训练了一支“白杆兵”,这支军队非常英勇善战,同时也充分展现了秦良玉的文韬武略。此后,她与丈夫配合默契,在杨应龙揭竿反叛时期,竭力剿灭判匪。秦良玉的白杆兵在这次战役中展露锋芒,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令无数人肃然起敬。

在万历四十一年时,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因被太监丘乘云诬告,入狱后竟被活活折磨而死。朝廷保留了他的世袭职位,但因其子马祥麟年幼,遂让秦良玉继承丈夫的官职。

秦良玉在丈夫冤死的打击下毅然接受了这份授命,尽职尽责地训练白杆兵,保卫老百姓。后来在清兵入侵时,她带领自己的兄长、弟弟、儿子北上卫边,为国效力。当时的明王朝动荡不安,频繁易主,使得敌人趁虚而入。秦良玉拼死带领军队保家卫国,在剿平叛乱、逆战反王等战役中立下无数功劳,但还是失去了大哥秦邦屛和弟弟秦民屏,其儿子也身受重伤,这让她悲痛欲绝。

明朝灭亡后,秦良玉于清顺治五年寿终而死,享年七十五岁,结束了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

秦良玉漂亮吗

对于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载入王朝名将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世人无不对她产生敬仰和好奇之心,敬仰她为国为民的行为,敬佩她的勇气,同样也好奇她的经历、生活,以及容貌。

关于“秦良玉到底长什么样,长得漂不漂亮”这个问题,史料上并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载,流传最广的也就是这位女将军身高一米八六,且颇有大将之风。虽然不能对秦良玉的五官进行更具体的考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文字记载进行推测。

秦良玉是苗族女子,她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对她的要求是严格的,除了教导她文学方面的诗书字画,也会传授她一些骑马射箭的武学技能。秦良玉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之人。而《明史·秦良玉传》中也有提到良玉“仪度娴雅”。

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在择偶方面的要求也相当高。在嫁与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之前,曾有一个忠州的纨绔子弟看上了她,在被拒绝之后还加害于她。秦良玉被打入大牢,罪名是支持抗税斗争。出狱后,秦良玉在家举行比武招亲,打败了前来挑战的那名纨绔子弟。也就是在这一次,秦良玉与马千乘结下姻缘。

以上相关记载皆表明了秦良玉是一个气度不凡的人,至于漂不漂亮,所谓相由心生,这样一个战功卓著、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让世人铭记的终究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品格。

秦良玉列传

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载入王朝名将正史的女将军。明史中关于她的列传详细地叙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的经历。

传奇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人,自小被父亲教导诗文字画、骑马射箭等事物,逐渐成为一个胆智过人、秀外慧中、文武双全的人。后嫁与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其丈夫是汉朝名将马援的后代。婚后夫妻恩爱,生下一子,取名马祥麟。

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子,以古代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来说,她只需要相夫教子,管好家中事物便可。但秦良玉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古代女人,《明史·秦良玉传》中清楚地交代了秦良玉在婚后便辅助丈夫训练兵马,在杨应龙揭竿反叛的时候,夫妇二人竭力剿灭判匪,立下军功。在马千乘被害入狱冤死后,秦良玉忍着巨大的悲痛接替了丈夫的职位,继续为守卫一方尽心尽责。

《明史·秦良玉传》中讲述的秦良玉气度沉静文雅,统领部下却十分严格。她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在她的带领下,军队在剿平叛乱、逆战反王等许许多多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令敌军无不闻之丧胆。尽管最后在与张献忠的战争中,由于种种原因,面对无奈的战局,秦良玉想尽办法后仍是无力回天。但张献忠也自始至终对她守卫的石砫之地无可奈何,没能踏入半步。

最后,列传中记述了张献忠死,秦良玉寿终正寝,并赞扬了她解救国难、奔赴道义的精神。

秦良玉墓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时期的著名女将军,她一生文武双全、骁勇善战,立下了无数功绩,更是成为唯一一位被载入古代王朝名将正史的女性人物。在秦良玉逝世后,她的墓葬和人生经历一样,也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相传,秦良玉死后,分别葬在48座不同的陵墓中,其中孰真孰假,她的真墓究竟在哪里,世人难以猜测。现如今流传最广的是位于石柱县城东回龙山上的两座秦良玉墓。一座是秦良玉东墓,碑上刻有五个大字——秦良玉之墓。旁边还刻有用于官方祭祀的铭文,属于官墓。据传闻,这也是秦良玉的主墓。而另外一座则是秦良玉的西墓,主要是用于家族祭祀的私墓,刻了“马母秦氏贞素之墓”几个字,两旁则是交代其诞辰、卒于何时等铭文。

为了找到秦良玉的真墓,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考证,并推测出最有可能是真墓的地方位于石柱县城之北的三教寺山冈上。首先,三教寺所在的回龙山岗,前临龙河,背靠山脉,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其次,整个陵园中,除了有秦良玉自己的墓,还有其兄弟、儿子、媳妇等亲人以及子孙后代之墓,由此可以看出这属于家族墓地,符合中国传统的墓葬习俗。第三,秦良玉死时正处乱世,48墓的由来可能是其家人为了防盗墓贼而建立的,也有可能只是误传,毕竟于乱世中大兴土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后,有许多名人为秦良玉所作的诗词歌赋以及她的一些直系后裔会在春节期间到三教寺的墓地祭拜,这都为证明真墓提供了证据。

虽然至今仍不能确定秦良玉的真墓到底在什么地方,但这并不妨碍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在当时社会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世人对她的敬佩之情。

标签: 女将军秦良玉秦良玉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申公高士廉,高士廉

    高士廉是唐朝初年的宰相,出生于575年,原名为高俭,士廉是他的字。高士廉原先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被贬。在武德五年的时候,他归附了唐朝,担任雍州治中。后来,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功劳,被提升担任侍中,又被封为义兴郡公。网络配图《旧唐书·高士廉传》中详细讲述了高士廉的一生。他年轻的时候才学过人,也阅览过

  • 刘邦为什么屡次三番想要换掉刘盈原因非常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为什么屡次三番想要换掉刘盈,这里边的原因非常复杂。表面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爱屋及乌。戚夫人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来看,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

  • 曾国藩掌握地方大权为何拒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时,通过组建湘军,掌握地方大权,到1863年湘军攻下南京后,曾国藩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就军事实力而言,他比清政府已经超出了很多,若曾国藩振臂一呼,从满朝人的手中夺回统治权,应当说并不困难,但但他没有这么做。网络配图曾国藩为何拒不称帝?一般归结为三点原因:忠君报国

  • 文天祥妻女皆沦落宫奴是因为文天祥拒绝降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天祥

    几百年来,文天祥的抗元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受命于危难之际,视死如归的精神昭然于史书。那么,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才情自不必说,从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可看出文天祥这个状元名符其实。宋元两军交战图不过,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平坦,因为他不愿对奸臣妥协。文天祥在朝中属于主战派,他多次

  • 打开大清王朝毁灭之门的钦差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则徐

    林则徐,有大义,是民族的大英雄?从近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导演和编剧尽可能的为我们描述这样一位铮铮铁骨、刚正清廉却极具悲剧色彩的愚忠的英雄形象。然而,这位长期占据中华民族英雄榜前排达数百年之久的钦差大臣。对于道光皇帝来说,是导致满清王朝覆灭的千古第一罪臣,在禁烟后更是被称为:“误国误朕”

  • 名将李牧曾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 死于离间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牧

    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靠的是强大的国力,以及出色的军事指挥将领。同时,也和秦国的反间计有很大关系,他们成功离间了信陵君、廉颇和李牧,其中李牧还被害死,使魏和赵的优秀将领丧失殆尽,然后一举消灭魏和赵。例如秦国离间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信陵君不得不沉溺美酒当中,最后病酒而死,就在信陵君死的那一年,秦国立即

  • 名将廉颇为何是对抗秦军的最老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

    绝大部分人对于廉颇的印象,来自于“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读历史典籍多一点的,则来自于《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传颂千古的故事,更多地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大度,至于对廉颇的印象,则不免有点负面:傲慢,暴躁。尽管他也能知错就改,但毕竟在气度上输了蔺相如一层。另外,我们对于廉颇在军事上的印

  • 孝静帝元善见: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静帝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文武双全,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北魏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

  • 张良八问刘邦古今差异 阻挠效法汤武削弱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良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将。别人都好办,只有刘邦最难封。按照当年的约定,刘邦先破秦入关,应该封为关中王。可一旦如此,刘邦便会如虎添翼,势必成为心腹大患。项羽采纳范增的计谋,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两地和汉中郡。巴蜀属于关中地盘,把刘邦封在这里也算践行了旧约。同时,项羽将

  • 康熙皇帝的最爱:才华令人生畏的废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胤礽

    1.出类拔萃的嫡子康熙皇帝宠爱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他们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很慈祥,她先后为康熙皇帝生育过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都情况不妙。第一个儿子叫承,一直身体不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夭折。一年后,皇后再次怀孕,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三日,在坤宁宫产下了她和康熙皇帝的第二个儿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