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打开大清王朝毁灭之门的钦差大臣是谁?

打开大清王朝毁灭之门的钦差大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24 13:25:24

林则徐,有大义,是民族的大英雄?

从近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导演和编剧尽可能的为我们描述这样一位铮铮铁骨、刚正清廉却极具悲剧色彩的愚忠的英雄形象。

然而,这位长期占据中华民族英雄榜前排达数百年之久的钦差大臣。对于道光皇帝来说,是导致满清朝覆灭的千古第一罪臣,在禁烟后更是被称为:“误国误朕”

贬谪新疆。直到太平天国起义,撼动了道光帝的皇权宝座,林则徐才再次被起用,却在奔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的前线就任时病死于途中,究其一生可悲可叹!

网络配图

林则徐不幸的开始,咱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满清入关,对中华民族进行了三百多年的统治。然而,老百姓的小农意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达数千年,除生活用品以外的消耗品并不是一定的刚需,外贸的舶来品并不受一般大众的青睐。即便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实施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与大清朝贸易时,除了部分工业化的产品如钟表、呢绒等少数商品外,并无太多适用这天朝商品进行出口。从1820

年开始,英国更是一直延续着每年高达百万乃至数百万两白银的巨大贸易逆差而无法弥补,大英帝国对大清朝的贸易早已难以为继。而清朝出品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手工艺品,却备受到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并无限量得外销西洋。

到了道光年间,英国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这样一个国力强劲并野心勃勃的国家,正满世界的寻找殖民地。怎么能容忍一个不如自己的国家还贸易逆差。于是在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商人们就挖空心思的在印度殖民地种植、提炼鸦片,为了弥补贸易逆差中的缺失。

到了 1830

年末,英国人通过鸦片贸易获取了惊人的暴利和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大清国白银流失巨大,部分地区的的金融秩序紊乱,同时国民的体质被鸦片所毒害。这样一来道光皇帝看不下去了,在1838

年选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从此在中国近代史上,道光皇帝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共同翻开了糟糕透顶的第一页。

刚正不阿?民族气节?历史上真实林则徐难道真的是这样

禁烟以来,林则徐深受道光皇帝的器重。然而,满清自入关以来,带兵打仗更多的是仰仗八旗子弟,道光帝却面对满朝的武大臣,八次召见林则徐,并以汉人的身份破格封为钦差大臣,其隆重实属为“国初以来未有之旷典”。面对皇帝的殷勤重托,他感恩戴德、热血沸腾,掷地有声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网络配图

皇帝看重你,不代表你就有话语权,这鸦片“绝不绝”,事该怎么办,不是你说的算,是皇帝说的算。然而,这皇帝心思是他林则徐永远猜不透。虎门销烟他林则徐首战告捷,道光帝大喜在奏折上朱批大加褒奖:“卿之忠心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

林则徐始终有自身的局限性,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无法想象一个岛国何德何能可以挑战天朝!当然,林则徐也做足了功课的,他从翻译中得知英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数量、军队人数、舰船数目等,但忽视了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其船坚炮利已不可与英国抗敌,天朝已不复往昔辉煌。虽然,英国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林则徐却错误的判断,英国商人对中国的鸦片交易,不会受到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所以开战是不可能。

然而,虎门销烟对英国对外输出贸易的打击直接影响了白银的收入,英国政府不可能视如无睹。林则徐在面对英国政府派到广州沿海的4艘战舰的真正目的时却毫不知情,在给道光的奏折上写到:“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林则徐错误的判断,把一场战争,当作了大规模的武装走私。在给道光帝奏折中提出:“诚如圣谕,实无能为”。然而这一道平安折送达道光帝手里时,距离舟山被占领已经过去十二天了——可以说是延误战机。因此说,鸦片战争的爆发,作为前线司令的林则徐是具有不可开脱的责任。

之后可想而知当战端突起,定海失守,道光又在上谕中怒骂林则徐:“不但终无实际,反而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最终道光皇帝将全部责任归罪于林则徐处置失当,开罪英国,才导致后果不可收拾。总之天子圣明,臣罪当诛。到头来,他这个坚决执行圣意的耿耿臣子,反倒成了有罪之人,“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以平息英人怒火。

网络配图

赴疆就罪途中,林则徐巧遇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尽心尽力治理水患,只为道光皇帝看在他年事已高忠心耿耿办事的情况下,免于暮年戍边之苦。待到河工告竣,论功行赏之时,送达林则徐手中的仍是一道“仍往伊犁”谕旨。

也许已饱经宦海沉浮,林则徐之后变得瞻前顾后,忧谗畏讥。将自己深深裹进明哲保身的安全外壳之中,以免再引起保守派官僚的攻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依旧是一位标准的封建儒臣,官场生存法则是必然要去遵守的。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国人心中不避艰险、力主改革的中坚人物,在复出之后手握重权之时,却如同变了一个人,将中国当时最紧迫的救亡图存任务放到一边,一心一意埋首于剿匪平叛、维护大清统治的传统事务,做起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大清官僚。

难怪,民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蒋廷黻曾失望地说:“林则徐后来虽又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但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标签: 林则徐

更多文章

  • 名将李牧曾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 死于离间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牧

    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靠的是强大的国力,以及出色的军事指挥将领。同时,也和秦国的反间计有很大关系,他们成功离间了信陵君、廉颇和李牧,其中李牧还被害死,使魏和赵的优秀将领丧失殆尽,然后一举消灭魏和赵。例如秦国离间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信陵君不得不沉溺美酒当中,最后病酒而死,就在信陵君死的那一年,秦国立即

  • 名将廉颇为何是对抗秦军的最老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

    绝大部分人对于廉颇的印象,来自于“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读历史典籍多一点的,则来自于《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传颂千古的故事,更多地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大度,至于对廉颇的印象,则不免有点负面:傲慢,暴躁。尽管他也能知错就改,但毕竟在气度上输了蔺相如一层。另外,我们对于廉颇在军事上的印

  • 孝静帝元善见: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静帝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文武双全,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北魏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

  • 张良八问刘邦古今差异 阻挠效法汤武削弱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良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将。别人都好办,只有刘邦最难封。按照当年的约定,刘邦先破秦入关,应该封为关中王。可一旦如此,刘邦便会如虎添翼,势必成为心腹大患。项羽采纳范增的计谋,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两地和汉中郡。巴蜀属于关中地盘,把刘邦封在这里也算践行了旧约。同时,项羽将

  • 康熙皇帝的最爱:才华令人生畏的废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胤礽

    1.出类拔萃的嫡子康熙皇帝宠爱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他们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很慈祥,她先后为康熙皇帝生育过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都情况不妙。第一个儿子叫承,一直身体不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夭折。一年后,皇后再次怀孕,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三日,在坤宁宫产下了她和康熙皇帝的第二个儿子胤

  • 揭秘武则天母亲的淫乱生活:与自己的外孙乱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母亲的淫乱生活

    武则天之母杨氏(579-670),号太贞夫人,出身于关陇望族,系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夫人去世后,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杨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多岁的年龄嫁到武家的,生有三女,长女嫁给了贺兰越石,三女嫁给了郭姓,次女就是武则天。母以女贵,杨氏生前先后被封为代国、荣国、郑国夫人等,享尽

  • 痞子刘邦为什么能当上汉朝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在刘邦和项羽争霸中,堂堂的西楚霸王竟然败给了一个无赖汉王,让人无法理解。其实,刘邦能当上皇帝是有原因,这其中有刘邦自身的素质所在,也有时势和运气的所在。刘邦身上所具备的领导才能是项羽望尘莫及的,而时势也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平民皇帝。网络配图刘邦有数不清的缺点和道德问题,但是他的个人素质更符合皇帝的要求。

  • 李世民那么会用人为何唯独驾驭不了李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的历史的长河中,成就大业的帝王为什么能够统率众多足智多谋的文臣和骁勇善战的武将,难道真的是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帝王将相生来就器宇不凡,总是伴随着各种星宿天宫的变换而应运而生吗?李世民的驭人之术网络配图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他们能够聚拢这些能人异士为他们效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善用驭

  • 明朝军队:朱元璋北伐灭元时的骑兵从哪里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北伐

    两宋积弱,缺乏骑兵,主要原因就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和陕北的马场,中原和江南没有能大规模养马的草场。而朱元璋北伐灭元时他的控制范围也就江南一带,但徐达常遇春的骑兵已经可以跟蒙古铁骑硬碰硬。明军的大批军马从哪里来的?这是蒙古人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之一吧。元朝靠骑兵起家,对马的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重视。众所周

  • 南齐皇帝萧昭业与父亲宠姬纵情行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昭业

    萧昭业在后宫鬼混,不论尊卑长幼,一味顽皮涎脸,放纵笑谑。只有羊贵嫔、范贵妃、荀昭华已值中年,没有乱七八糟。他父亲有几个宠姬,数霍家碧玉最娇嫩,体态风骚,就眉去眼来,勾搭上手。宦官徐龙驹作撮合,于是云房月洞,暗里缠绵,海誓山盟,好比夫妻。萧昭业彻夜交欢,纵情行乐,给小霍改姓徐;又选美女为妾媵,侍女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