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晋惠帝司马衷真的是个“白痴皇帝”吗?

揭秘晋惠帝司马衷真的是个“白痴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3 23:32:41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说他是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主要是基于两件事。

第一件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园中池塘里传来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道:“这些东西是在为官家而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一个太监灵机一动,答道:“在官家地里是为官叫,在私人地里是为私人叫。”司马衷觉得这个太监回答得很好,大大赏赐了他。

网络配图

第二件事是有一年闹灾荒,灾情严重,大臣上报说灾区已经有很多人饿死了,司马衷听了很是疑惑:“好端端的人怎么就饿死了?”大臣回答:“饥荒很严重,老百姓连糠都吃不上,当然就会被饿死。”司马衷还是不明白,傻乎乎地问:“那为什么不吃肉呢?”这回答让大臣们无言以对。

通过这两件事,人们断定,司马衷就是一个傻子,认为他是历史上最白痴、最荒唐、最弱智的皇帝。可是仅凭这两个孤立的事件,就测定一个人的智商高低,显然还不够。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从遗传学来说,司马衷没有理由是个弱智,更何况他还是龙凤结合的龙凤胎,父亲司马炎即是晋朝的缔造者,也是一个著名的阴谋家,母亲杨艳出身高贵,少聪慧,善书,是一个贤德的皇后,这样一对强强结合的龙凤夫妻,怎么可能会生出一个痴呆儿呢?更何况从史书记载中的司马衷不但不白痴,还比较聪明。

也许是人们误读了“蛤蟆叫”和“食肉糜”的故事了。今天就针对他的这两件“傻事”来分析一下。

网络配图

司马衷关于蛤蟆叫的发问,真的很白痴吗?不见得。三个和尚说秃,三个儒生说书,什么人说什么话。司马衷是搞政治的,容易把什么问题都往政治上靠,他每天在朝堂上听的是武官员的百家争鸣,他们究竟是为公争还是为私争?是为公鸣还是为私鸣?

揣着这些心事的司马衷,因此产生了把池塘当成朝堂,把蛤蟆叫当成百官争的幻觉,才脱口说出:为官乎,为私乎?

再譬如,司马衷关于为何不吃肉糜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百姓看来确实蠢到家了,糠贱肉贵,糠多肉少,这是基本常识,可这是什么人的基本常识呢?这是平头百姓的基本常识。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多为贱。所以,司马衷的基本常识正好与老百姓的基本常识相反:吃肉是那么多,吃糠的没见过,吃肉己无味,吃糠定出味,这就是皇帝司马衷的基本常识。据坊间传闻,明太祖朱元璋在元觉寺当和尚时,需要外出化缘,经常忍饥挨饿。一天,一位老太太见朱元璋饿得可怜,给他吃了一碗白菜豆腐汤,朱元璋吃完后觉得这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问老人,此何食也?老人答:此乃珍珠翡翠白玉汤。多年以后,朱元璋说那是生平吃得最好的一顿珍珠翡翠白玉汤,就连御膳佳肴也不如它。

网络配图

因此,当司马衷听到百姓连糠都没得吃的时候,想到了:为什么不把最贱的肉拿出来做成肉糜吃呢?人对真理的认识从实践中得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百姓在实践,司马衷也在实践,百姓的实践是住草屋,吃糠,司马衷的实践是住宫殿,食肉糜。可是,究竟应该以谁的实践为标准呢?糠粑与肉糜,孰贱与孰贵?

总而言之,晋惠帝司马衷白痴与否,绝不能凭着两件事就可以断定的。

标签: 司马衷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时期:清官为何会多死于受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

    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进入血腥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天启五年(1625) 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魏忠贤消灭东林党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东林“六君子”的罪名是受贿贪腐,而这六人自己也承认确实受贿贪腐,并且主动、积极“退赃”。东林党

  • 清末皇帝溥仪的故事:向刁蛮妻子下跪为哪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02月0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1912年、1917年07月01日—1917年07月12日两次在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67年10月1

  • 他的变法造就大秦帝国 却死于自己的法纪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鞅

    “商鞅变法”大概是历史上无人不知的著名变法事件,商鞅也因为其推行的一系列变法措施而闻名古今。同时,他所提出的诸多政策使得秦国走向强大,使得商鞅其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秦国最出名的任务。生逢乱世,家境贫寒,似乎是不少著名英雄人物的共同经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商鞅投奔秦国之前的

  • 装傻36年被绑架扔厕所,登基后成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宣宗

    在一般人印象中,唐朝前期一片盛世景象,后期则宦官执政,举国昏暗。但真实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在灭亡之前的五六十年间,唐朝一度中兴,百姓日渐富裕,创造这一奇迹的皇帝却是被人叫了36年的“傻子”——唐宣宗李忱。李忱出生于810年,距离上一次大唐盛世的唐玄宗时期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他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

  • 汉末称象的神童曹冲为什么这么早就过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童曹冲

    曹冲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是曹操和其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曹冲从小特别的聪明可爱,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当其他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曹冲在屋里刻苦的读诗书,在曹冲五岁的时候,基本上智力已经完全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曹操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曹操曾经多次在大臣面前称赞曹冲,并且很想要曹冲继承自己的王位。

  • 蜀汉大将黄权究竟带了多少士兵投靠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蜀汉大将黄权

    黄权,字公衡。黄权是现在的四川阆中人,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本来黄权是蜀汉的大将,但是后来又归于曹魏了。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和他本人的差别也是不大的,那么黄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呢?本来黄权是刘璋的手下,他年轻时的职位是郡吏,刚好被刘璋看中了,做了主簿。但是后来因为刘备的一件事情,让刘璋渐渐的疏

  • 荒唐的痴情皇帝汉哀帝竟想把皇位传给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荒唐的痴情皇帝汉哀帝

    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还是做定陶王的时候娶了王妃。他被立为太子时,王妃变成太子妃;他当上皇帝时,太子妃也就成了皇后。汉哀帝没有喜新厌旧,对他的原配不离不弃。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不纵情声色。除了一个皇后外,只册立了一个昭仪,也就是董贤的妹妹。董昭仪是哀帝最欣赏的女子,住处叫椒风,和皇后的住处椒房相呼应

  • 一代清官为何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俞鸿图

    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他是康熙五十一年,即公元1712年进士及第,入选庶吉士,在京城不时过着职微言轻的小官生活。但是一次颇富传奇颜色的事情让俞鸿图始料不及地走进了大清王朝的朝廷中枢。一日,雍正皇帝在朝上议事,允禄等几位王爷找借口趁机发难,成心让雍正难堪,致使他一时气得脸色发白,呆若木鸡。就在朝

  • 最悲哀皇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汉和帝刘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肇

    汉和帝刘肇一辈子都在跟他的命运作斗争:从小被迫离开生母,不满10岁又死了父亲;登基后,把持政权的是养母和她的一帮亲戚;好不容易从外戚手中夺回政权,正待大展宏图时,却又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被命运扼住了喉咙,这无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一刘肇是汉章帝刘火旦的第四子,他的生母姓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一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预

    导读: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