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其人品竟然是这样的?

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其人品竟然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99 更新时间:2023/12/13 23:54:36

蔡伦的一生是令人非常惊艳的。公元75年,时运不济,被选进汉宫做宦官。但次年就做了小黄门,不久后还升为黄门侍郎。公元89年,升为中常侍,后又加位尚方令。公元107年,被封为龙亭侯,而后又担任长乐太仆。从一个宦官到最后封侯,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

在担任黄门侍郎期间,得到窦皇后赏识。帮助窦皇后设计陷害太子刘庆生母宋贵人,废太子为清河王。而因为窦皇后此生无子,又帮助窦皇后夺走梁贵人的儿子刘肇,致梁贵人身殒。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即位。当时刘肇年级尚小,朝廷大权都掌握在窦太后手中,而蔡伦又是窦太后的心腹,红极一时。

公元98年,窦太后去世,汉和帝刘肇亲政。作为窦太后的左右手蔡伦,早就被汉和帝视为眼中钉,想要尽快铲除他。谁知蔡伦在这时又已经找到了另一个靠山,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蔡伦在邓皇后还是贵人的时候就帮助过她,因此邓皇后上位后很是厚爱他。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发明了全新的植物纤维纸,甚得窦皇后的欢心,于是被加封龙亭侯,担任长乐太仆。地位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好景不长,公元121年,年仅40岁的邓太后去世了,蔡伦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公元106年,汉安帝刘祜即位。汉安帝的父亲是当年的废太子刘庆。而蔡伦又是当年陷害刘庆生母宋贵人的帮凶,也就是说蔡伦是害死汉安帝祖母的人。因此汉安帝根本容不下蔡伦,蔡伦也深知自己逃不过这一劫,服毒自尽了。

蔡伦人品

蔡伦因为发明了造纸术,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中国及全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细细品味蔡伦的一生,其实蔡伦也并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人。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蔡伦的人品有待考究。

公元75年,蔡伦入宫为宦官。不久加任黄门侍郎后,便开始为窦皇后做事。窦皇后因为膝下无子,又怕日后太子一朝登基,自己皇后地位不保。便设计用巫蛊之术陷害太子生母宋贵人,而陷害宋贵人这件事上最大的帮手就是蔡伦。

蔡伦奉窦皇后之令主审“巫蛊案”,对宋贵人严刑拷打,最后屈打成招,宋贵人被押入大牢。但蔡伦为了更进一步得到窦皇后的赏识,竟然上书请求皇帝对宋贵人施以绞刑,最终宋贵人在牢中服毒自尽。而太子刘庆也被陷害,废为清河王。后又帮助窦皇后陷害梁贵人,抢夺梁贵人的儿子给窦皇后。

而关于蔡伦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发明造纸术这一说,其实也有许多的故事。窦太后死后,蔡伦就依靠了另一个女人:邓皇后。邓皇后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后又组织重新编书。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当时纸张的紧缺。于是,蔡伦为了讨好邓皇后,就主动申请去造纸。因此,发明造纸术这一重要的举措其动机竟然只是一个宦官为了讨好皇后而起的。还有传说蔡伦造纸是他强迫人民劳动时偶然才发明的,而功劳只归他一人。

蔡伦造纸

公元102年,汉和帝刘肇立邓绥为皇后,邓皇后一时风头正盛,蔡伦立即投靠了邓皇后。由于邓皇后喜欢舞文弄墨,于是蔡伦就潜心钻研西汉的造纸技术,准备造出一种真正的纸,来讨邓皇后开心。

最早在古书上记载出现可用于书写的纸是赫蹏或方絮。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只知道与丝絮有些关系。但是这种纸制作工序麻烦,制作时间也十分的长,而且离传统意义上的纸还有些差距。

蔡伦细细研究前人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蔡伦为东汉汉明帝年间出生的人,离他最近的造纸技术当属于西汉年间。根据史学家考证,西汉年间所出产的纸应属于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产量不高,而且也不利于书写,大多用于包装礼品之用。

蔡伦沿用树皮、破布等材料,再加上渔网、麻头等便宜易找的原材料,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然后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接着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最后把湿的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后就形成了纸。

蔡伦改进的造纸技术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先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传开,然后从汉中地区传至四川,然后传遍全国。而在国外的话,最早传入的是与我们相邻的朝鲜和日本。欧洲地区则是由阿拉伯人代为传入。

标签: 蔡伦

更多文章

  • 嬴政为何终身不立皇后 因母亲行为留下后遗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为何终身不立皇后?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均立后。立后制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是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前四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便已制度化,后来各种国家制度日臻完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

  • 《孟子》对朱元璋有何妨碍?文化流氓朱元璋的野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为何删《孟子》: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朱元璋为什么要删节《孟子》呢?下文为您解答。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

  • 学识渊博揭掌握五个语种的乾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是一个语言天才,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皇帝,为了达到统治各民族的目的,他刻骨学习,努力钻研,居然掌握了五种语言,成为清代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满语。毫无疑问,清朝以满语为国语,他们把满语作为国家行政语音的正朔。在清代官方建筑的各种文本中,都会以满语为中心,兼顾其他。网络配图可是,满洲人入关后,八

  • 揭秘功臣良将为什么总是遭遇“兔死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韩信

    自古帝王欲2王位,不是有意为之,就是不得已为之,必然会除权臣或功臣而后快。因此,许多读史者对帝王卸磨杀驴的做法说辞颇多。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种现象已然屡有不绝。尽管许多帝王明知道会因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会遭受唾骂,却依然为之,原因可以总结如下:网络配图一是,臣子功高盖主,帝王夜不能寐。诸如刘邦与韩信

  • 清朝勤政第一帝王是谁?一手扭转盛世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当中,共出现422位皇帝。如果我们对这些皇帝进行一项评比,看谁最勤于政事,恐怕非清朝的雍正帝莫属啦!但是雍正帝也是一位极具争议的皇帝,他虽然为政勤勉,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却被人骂的最多,甚至留下恶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一提到雍正帝,人们肯定会想到

  •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爷:重情重义的一代“侠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胤祥

    在众多皇子中,雍正真正算得上知己的只有皇十三子胤祥。爱新觉罗·胤祥,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他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敏妃深得康熙的宠爱,在她死后,皇三子胤祉因为敏妃丧葬期间违规剃头竟然受到康熙的严厉处罚以至于丢了册封不久的多罗诚郡王的爵位。胤祥幼年丧母,所以,他一直由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这种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两道命令,困扰世人170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都有着很高的声望,历来以忠义、智慧的形象在百姓心中位置如神。随着《三国演义》小说的普及,诸葛亮摇着羽扇风流倜傥、妙计连串,可以说无人不晓。然而,一代名相因劳累过度,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临死之前下了最后两道命令,困扰世人170

  • 明朝大将石亨:为何从暴发户沦落到阶下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石亨

    石亨(?-1460年),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网络配图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

  • 揭秘:汉武帝为何会由穷转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期间一手武力一手外交将大汉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有余。众所周知外交与武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汉武帝为何如此有钱?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桑弘羊。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优秀的商人,这个商人还有点特别,他不但具有敏锐的商机,还有不俗的政治头脑。网络配图汉武帝登基后,一改汉朝前几任皇帝的保守治

  • 历史揭秘:影响秦始皇一生的那几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从他开始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我们今天不谈他的功绩是非,要谈论的是秦始皇身边影响他的几个女人。网络配图赵姬——一生的阴影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她原本是富商吕不韦的妾,被吕不韦送给了当时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公子异人,生下一个男婴,便是日后的秦始皇”嬴政“,甚至有野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