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又是怎样评价廉颇的

廉颇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又是怎样评价廉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09 更新时间:2023/12/7 2:47:32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里如是评价廉颇。名将廉颇的整个人生跟其他的名将一样也带着悲壮的色彩,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为赵国效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整个人生,他在早期是相当辉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处境甚至可以说称得上叫做凄凉。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这应该是廉颇第一次登上史家的舞台,真正在军事上扬名。廉颇,嬴姓,廉氏,名颇,有说他是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说是山东德州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他为赵国做事是千真万确。在众人的眼里,廉颇是个善于在疆场厮杀的名将,却不想他也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至于为何会被成为“德圣”,还要从蔺相如说起。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把匕首,他凭着一张嘴巴就把和氏璧成功送回赵国,还在秦国把秦王给糊弄了一番,搞得秦王也很难堪,秦国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敲一笔赵国的竹杠,没想到蔺相如的出现,让秦王不仅没得到和氏璧,反而被蔺相如耍了,秦王暂时对蔺相如没有办法就只有放他回去。经过这件事,蔺相如成为了赵王身边的红人,位居上卿。

廉颇就不服气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更辛苦,蔺相如也不过就是能说会道点,也没有什么真本事,廉颇由此打心眼里不喜欢蔺相如,并在朝廷上、生活在处处与他作对。蔺相如也不和廉颇理论,他依旧做好自己的事情,只不过比以前还要谦让廉颇。

他的隐忍在外人看来或许显得十分懦弱,以为是他惧怕廉颇。后来蔺相如解释,自己这么做是不想破坏了赵国的内部团结,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才处处忍让廉颇的,廉颇听说后,立刻觉得自己做错了,二话不说便背着荆条上门去请罪,由此二人结为至交,廉颇知错能改,正应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那句古话,为人坦荡、直率,也是他的可爱之处。

除此之外,廉颇也是个忠勇爱国之士。廉颇出生的年代,赵国的可以说是最英名的国君,赵武灵王已经去世了,继任的赵惠文王赵悼襄王一代不如一代,赵国的国力在无形中减弱。况且赵国的处境并不是很好,秦国在他的西边,而秦经过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努力下,正在迅速崛起,秦国俨然成为了西方的大国,而东方的大国之位由齐国占领。

秦国侵犯赵国是必然之势,赵国是块不好啃的骨头,秦国想要向东边扩张,赵国定是秦国的第一个目标。终于,秦国倾尽兵力攻打赵国的这一天到来了,而担负起这个重任的即廉颇。廉颇可以算称作是受命于危难之间,面对强大的秦国,他并没有自乱章法,反而一如往常,沉着应战,屡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之势。

他分析了当时两军交战的情况,推测远道而来的秦兵定会因为长途跋涉,导致他们的战斗力有所下降,其实赵国的兵力虽比不上秦国,但是赵军的战斗力也是不可小看的。在这种情况下,廉颇选择了速战速决,很快就战胜了秦国的军队,此战之后,廉颇闻名于各诸侯国。

即使后来因为小人之言,他不再受到赵王的重用,甚至不得不流落到异国他乡,但是他在异国依旧心心念念回到赵国,能够再为赵国出生入死,只可惜奸佞当道,使得他最后的这个愿望也成为了永远的遗憾。晚期虽然也受到楚国的重视,却始终不得志,最后在寿春抱憾而终。

标签: 廉颇春秋战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廉颇最后为何投奔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廉颇,春秋战国,赵王,魏国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任何风光都会被岁月的风云吹散得灰飞烟灭。作为一代名将,廉颇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个未雨绸缪,善于思考的大将,也是忠心为国,雄心壮志的鹤发老者。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从这一点来看,廉颇就是赵国的上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吴起身上有哪些事迹?吴起与白起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起,白起,春秋战国

    “沽名钓誉孔老庄,建功立业学孙吴。”吴起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人,他的个人目标是很清楚的,建功立业。吴起对功业的追求几乎是偏执的同时又有着现实的冷酷,这体现在他“杀妻求荣”、“母丧不奔”上,还体现在他对不同国家的洒脱态度。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要达到这个目标,付出的代价会是沉重的。吴起是中国古代难得一见的军

  • 解密:腓力二世是如何使马其顿变得强大起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腓力二世,马其顿

    腓力二世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做了很多贡献,那么腓力二世的贡献有哪些呢?刚开始马其顿是一个充满战乱的弱小国家,在腓力二世的带领下逐步变的强盛起来。腓力二世的贡献对于马其顿这个弱小的国家就像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他在位以来,努力的发展经济,扩张军事,让一个弱小的国家渐渐的变得强大起来,让马其

  • 解密:伊朗人为何将居鲁士大帝尊称为“国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居鲁士大帝,伊朗,国父

    居鲁士大帝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首领起家,经过一系列的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统一了大部分的古中东,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国。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居鲁士显然是一位有军事天才的将领,但这只是他一个方面,也许更显著的方面是他的宽厚传递的统治特

  • 蓝玉和常遇春是什么关系?朱元璋为何杀蓝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蓝玉,常遇春,朱元璋,明朝

    蓝玉是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妻弟,徐达、常遇春死后,成为洪武后期主要将领。他一生战功赫赫,领兵南征,攻克四川锦里,北上破元,北元部众皆降,后又平定西南,破除叛乱,朱元璋称赞他可比卫青、李靖。官至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最后因谋反罪被下狱,后被剥皮示众,抄家灭三族。这样一个为大明四处征战,平定叛乱,维护明

  • 蓝玉将军与朱棣是什么关系?蓝玉死的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蓝玉,朱棣,明朝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堪称常胜将军。他一生勇猛杀敌,威震四方,曾北上破元,南征云南,平定叛乱,为明初的稳固和统一作出重要贡献。官拜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后却自得骄纵,恣意横暴。甚至还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最终触怒朱元璋,以谋反罪被下狱,最后剥皮示众,株连亲族,

  • 常遇春最后是怎么死的?常遇春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在朱元璋起义之初便跟随左右。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对其爱重之意。《明史》赞曰:“开平摧锋陷阵,所

  • 塞利姆一世为何被称“冷酷者”?历史上他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塞利姆一世,奥斯曼帝国,苏丹

    塞利姆一世是将奥斯曼帝国版图扩大的一位苏丹,他用严峻的手段治理国家,人们将其称为“冷酷者”。那么这位“冷酷者”是否只是有严峻的统治呢?是怎样进行版图扩张的呢?这要从塞利姆一世简介说起。塞利姆一世是巴耶济德二世的儿子,当其父还在位的时候,他便与其哥哥艾哈迈德为取得王位而纷纷准备着。后来,其首都发生地震

  • 科尔特斯征服过哪些国家?他是仁慈和正直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科尔特斯,西班牙

    科尔特斯又名艾尔南·柯提斯,西班牙人,素来以善于探险和征服闻名于世。出生于麦德林小镇的科尔特斯在少年时期,曾经过着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但是一切都从科尔特斯决定弃学从军开始,发生了巨大改变。当然,也正是这些改变使得科尔特斯的成就得以为后世人所称赞,仰慕。在科尔特斯的成就当中,最受人敬仰的莫过于他征服了阿

  • 平阳侯曹参是怎样的人?平阳侯曹参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平阳侯,曹参,汉朝

    曹参出生年月不详,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前209年,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论功为曹参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平阳侯曹参,也是和刘邦是同乡,只不过曹参比刘邦稍微早出名,而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