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哲毅皇后状元出身 因为不受慈禧待见而惨死

孝哲毅皇后状元出身 因为不受慈禧待见而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51 更新时间:2024/1/17 18:19:47

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状元更是个中的翘楚。据不完全统计,清朝从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的两百多年里,共选出过114名状元,而这么多个状元中,只有一名状元的女儿有幸成为大清的皇后。这位状元就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惟一获得状元桂冠的蒙古族状元崇绮。这位状元的女儿就是后来被谥为“孝哲毅皇后”的阿鲁特氏,是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的皇后。

当初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重,深知命不久矣,于是立下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共同辅佐幼帝的遗命。但是,咸丰帝死后没多久,就发生了辛酉政变,八大臣的权利被剥夺,形成了两宫太后共同辅佐幼帝的局面。阿鲁特氏不仅是崇琦状元的女儿,更是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也就是慈禧死对头的孙女。由此也为慈禧讨厌阿鲁特氏埋下了祸根。

当时,同治已经成人,面临着选皇后的题目。慈安偏向于阿鲁特氏,认为她贤惠贞静,而同治的亲生母亲慈禧意在凤秀之女,慈安就让同治自己选择。谁知道同治也选择了阿鲁特氏,违背了生母慈禧的意愿。慈禧因此更加讨厌阿鲁特氏。

两人成亲之后,由于皇后也是自己选中的,合乎自己的心意,同治和阿鲁特氏也是恩爱甚笃。慈禧本就因为立后之事而一肚子火,看到他们恩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时时干扰他们的夫妻生活,同治帝无法,又不能忤逆自己生母,于是经常独居乾清宫。刚刚新婚的阿鲁特氏,没有享受多久婚姻的甜蜜,就被迫过起了形单影只的生活。

而阿鲁特氏本身性格也太过耿直,她身边的人见此总是劝她要和慈禧搞好关系,要不然后位危矣。但是阿鲁特氏认为i阿,自己乃是堂堂正正从大清门迎娶的皇后,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谁知道她的这番说法又被有心人传到慈禧的耳朵里,慈禧听了更加生气,因为她自己本身是秀女出身,没有经过大清门,慈禧更加认定阿鲁特氏是在挑衅自己。

讨厌一个人,那么无论她做什么,总有理由说她的不是。同治生病时,阿鲁特氏心中着急,碍于慈禧而不敢去侍奉,慈禧责怪她“妖婢无夫妇情”;而当阿鲁特氏忍不住去探望的时候,并且亲手为同治擦拭脓血,慈禧又骂她“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阿鲁特氏左右为难,怎么做也讨不出好来,这就是所谓的做什么都是错。

慈禧向来不喜欢阿鲁特氏,但是同治帝活着时,即使慈禧再不喜欢她,总也还有同治护着她,后来同治一死,慈禧又要另立同治帝的堂弟载湉(也是慈禧外甥)为嗣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而不顾阿鲁特氏此时已经怀着身孕,将阿鲁特氏推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所以她必须死,靠山已无,地位尴尬,阿鲁特氏整日以泪以面,她的父亲崇琦进宫去看她,看到女儿这么痛苦,于是请奏慈禧应该怎么办。慈禧就回说,“既然皇后这么思念皇帝,不如随皇帝一起去。”判了阿鲁特氏的死刑。这时正巧女儿阿鲁特氏写来了一张字条,征询父亲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办,崇绮便在字条上批了一个“死”字。没有多少天,阿鲁特氏便死了。

关于慈禧为什么宁愿立自己的外甥慈禧,也不愿意指望阿鲁特氏肚子里的孩子,正是因为她知道,如果扶持的是阿鲁特氏的孩子,那么自己将来的地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到时候,阿鲁特氏才是真正的皇太后,而自己手中的权利可能会被阿鲁特氏剥夺,但是如果立载恬,因为他年纪尚小,还属于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明显要比能够母凭子贵的阿鲁特氏好得多,加上本身对阿鲁特氏的讨厌,也就奠定了阿鲁特氏必须死的结局。(原文来自小D杂谈的头条号)

标签: 孝哲毅皇后慈禧清朝

更多文章

  • 千古飘零帝王花:亡国公主宣华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宣华夫人,杨广,杨坚,隋朝

    一、人们常用“千古飘零帝王花”来哀叹生不逢时、惨遭不幸的皇家公主。而历史上有名的隋朝宣华夫人,就是这样一位由“胜者王侯”随意宰割的亡国公主。宣华夫人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公主,即南陈宣帝之女,后主陈叔宝之妹,可是因国破家亡,辗转之间成了隋朝妃嫔,可是不幸的厄运一直伴随着她的一生。宣华夫人陈氏变成隋宫嫔

  • 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陈后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后主,南北朝,皇帝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

  • 有着孔圣人之称的孔子为何也会陷于困惑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颜回,孔子,子路,子贡

    孔子针对齐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潜在危机,向齐景公提出了整饬“君君臣臣”礼制秩序的为政建议和实施“政在节财”的宽民政策,言辞中肯,切中时弊。此外齐景公内嬖甚多,晚年他却一直讳言立嗣之事,致使齐国群公子名分不清,行为失当,争斗不已。孔子针对这种“父不父、子不子”的反常现象,向齐景公提出彻底理顺“父父子

  • 嘉庆皇帝在登基4年之后 为何会选择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乾隆,和珅,清朝

    说起和珅这个人,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他是一个大贪污犯,仅此而已。这个说法不能算错,但是这个说法太片面,或者说太肤浅。和珅这个人十分的复杂,他是一个贪污犯,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改革者和理财专家。通过现在的史料发现,这个人竟然还会说英语,真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嘉庆皇帝杀和珅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都认为嘉庆是为了和

  • 魏文帝曹丕是怎样篡权的?曹丕篡权事件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文帝,曹丕,三国

    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

  • 赵充国为何要屯田作战?这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赵充国

    《赵充国传》出自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史书《汉书》,这是一本全面介绍西汉至新朝王莽年间主要事件和人物的详尽史书。而《赵充传》则是西汉时期著名大将赵充国生平事迹的篇章,全篇内容丰富,资料详尽,是一篇可以充分了解赵充国的重要史料和典籍。赵充国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位战功显赫的著名将领,他在很小的

  • 朝鲜太祖是中国后裔吗?他为何要杀所有王姓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成桂,朝鲜太祖,明朝

    朝鲜太祖李成桂生于1335年,卒于1408年,号松轩,字君晋,1392年的时候李成桂通过军事政变登上了王位,之后改国号为朝鲜,李成桂就是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即位之后选择了作为明朝的宗主国,但是明朝承认了朝鲜这个国家的名称,却迟迟不愿意承认李成桂的君主地位,李成桂百折不挠积极争取,最后终于得到了明朝

  • 刘备手下都有哪些知名大将?其中最厉害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魏延 ,三国,关羽

    刘备手下大将排名依次为:五虎将,上将,小将;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虎将的排名,五虎将的排名为:关羽,赵云,张飞,黄忠,马超。至于上将有:马岱,魏延,严颜等,小将更是不计其数,排名方式颇多但权威性不足,故不在此罗列。在东汉末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讨伐黄巾军,得胜之后被汉献帝封官。后来随着实力一步步得到扩大,刘

  • 揭秘:李元霸这个人物是杜撰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萧皇后,杨广,李元霸

    在一些古典历史小说《说唐》以及和一些评书中,被称为是天下第一条好汉人物就是李元霸。他的排名是位于隋唐十八好汉的首要位置,天下无敌。而他的两臂也有着惊人的力量,能够使用一对重八百斤的铁锤。关于李元霸的原形人物就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当时的李玄霸被封为卫怀王,一生无儿无女。据说在《说唐演义全传》这本

  • 雍正皇帝为何传位给弘历?弘历的老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和珅,纪晓岚,雍正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和钮祜禄氏的儿子,雍正在位时,立下弘历为皇储,雍正去世后,弘历登基,为清朝第六位皇帝。弘历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共在皇位六十三年,被人称为最长寿的皇帝,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弘历十岁之时,被雍正带上拜见康熙帝,康熙帝看见弘历十分聪明伶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便把弘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