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锦衣卫里坏蛋多?但指挥使袁彬是个大好人

明朝锦衣卫里坏蛋多?但指挥使袁彬是个大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1/4 18:30:52

说起明朝锦衣卫,几百年后,还感觉有些毛骨悚然。它本朱元璋所创建,掌刑狱,行侦察、逮捕、审问。于刑部之外,另起炉灶,直接忠于听命于皇帝。正因有此特权,免不了就会滥用。最终,在创建五年后,1387年,朱元璋解散锦衣卫,烧毁刑具。因为他作为一个明君,看出施法外之法,必乱上加乱。当然,亦因他需整肃的功臣们,也整得差不多了吧。锦衣卫在洪武一朝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对于锦衣卫里人,朱元璋这是过河拆桥啊。但他是皇帝,既能让你们狗仗人势,也能让你们变成落水狗。翻云覆雨,没办法。

只是,到了明成祖朱棣时,锦衣卫,又重建了。并终明朝之世,到崇祯自杀亦未绝,直到南明永历帝逃到缅甸,在咒水之难中,几十大臣被杀,锦衣卫才寿终正寝了。

网络配图

清朝人张廷玉等在撰写《明史》时,对锦衣卫,可没什么好话。

“成祖即位,知人不附己,欲以威詟天下,特任纪纲为锦衣,寄耳目。纲刺廷臣阴事,以希上指,帝以为忠,被残杀者不可胜数……至其后,厂卫遂相表里,清流之祸酷焉……祸流中外,宗社几墟”——这些评价来自《佞幸传》,虽然造成宗社几墟者,还有其他坏蛋,但锦衣卫之人,被列入佞幸者,比什么方士啊、伶人啊,多得多。

有纪纲,有门达,有逯杲,有钱宁,有陆炳。被张廷玉列为佞幸的,有明一代,二十一人,锦衣卫竟占四分之一弱,可见,他们的名声,实在是坏到了极点。

明英宗朱祁镇时,大太监王振怂恿着御驾亲征去打瓦喇部落的也先,哪料到数战不胜,朱祁镇竟然做了蒙古人的俘虏。丢人啊!

当时,群臣死的死逃的逃,就袁彬一直跟在他身边照料他。“上下山坂,涉溪涧,冒危险,彬拥护不少懈”,“周旋患难,未尝违忤”,对明英宗,是尽力保护、维护,哪怕他是落草的凤凰,袁彬也没把他当鸡,而继续当成龙。这真是难能可贵。因为当时,也先很可能一刀把朱祁镇宰了,你袁彬,有时间对他好,还不如多去跟蒙古将领们攀攀关系呢!

袁彬做不出来。他心中只有皇上。“夜则与帝同寝,天寒甚,恒以胁温帝足”——抱着朱祁镇的脚放到自己胸口,给他取暖。

网络配图

也先听信谗言,知道要打击明英宗,让他尽快投降,得先把袁彬解决掉。某日,袁彬已被士兵们绑到野外,将被大卸八块呢!命悬一线之时,英宗赶到,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把他的命,给救下来了。虽然《明史》中未记,但咱想,当时他们一定是抱头痛哭吧!

袁彬对英宗好,朱祁镇也缺不了他。“彬尝中寒,帝忧甚,以身压其背,汗浃而愈”——之前是袁彬给朱祁镇暖脚,现在是朱祁镇给袁彬暖身子。两人肌肤相触,袁彬出了一身汗,感冒神奇地好了……果然,以龙作为药引子,效果不一般啊。

反正,在英宗被俘的那段岁月里,“视彬犹骨肉也”——此时,朱祁镇22岁,袁彬48岁。这骨肉二字,当不是指儿子,而是指亲人吧……

有了护驾之功,袁彬自然是官运亨通,历任锦衣卫百户、指挥同知、指挥使。但他居功不傲,为官不骄,与人为善,以德报怨。

当时门达受皇帝宠幸,群臣无不投其所好,只有袁彬“不为屈”。终被门达诬陷治罪。已经夺门之变再次称帝的朱祁镇跟门达说,“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英宗这话,既体现了对门达的绝对信任,又未忘当年与袁彬共患难的真情——虽然,显得糊涂。

网络配图

未久,英宗驾崩,蹦哒得上了天的门达,掉到了地下,摔得很重,充军南丹——远在广西啊。在那时,基本就是有去无回了。想来,此刻那些平日里踏破他家门槛的大臣们,都落井下石,唯恐对他的揭发不全面、唯恐用词不恶毒、唯恐他不早死。只有袁彬,竟然“饯之于郊,馈以赆”。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真佩服他了。

最后,《明史》的编撰者们,给了袁彬极高的评价——掌锦衣卫者,率张权势,罔财贿。彬任职久,行事安静——与那些嚣张跋扈、贪财纳贿的指挥使一对比,袁彬真是另类的好人啊!

标签: 锦衣卫

更多文章

  • 南明大将李定国两蹶名王的经过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大将李定国

    当腐败明朝引起全国各地百姓的不满时,起义斗争也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从而涌现了张献忠等著名起义人士。在张献忠麾下,有几位颇有才能的养子,其中一位名为李定国。这个人是贫民出身,所以小小年纪便参加了起义斗争,并且凭借其出众的外表而赢得了张献忠重视,从而被其收为义子。在随后十几年之间,他便跟随义父出生入死,

  • 揭秘曹操与儿媳甄宓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

    曹操七十二疑冢,盗墓者不知道挖了多少陵墓,一代一代找了几千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皇陵在灵芝村,而在他的墓地南面的邻居就是甄后的朝阳陵。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秘密吗?甄后,别名甄宓,中山无极人,是三国时期着名的美女。她在家排行最小,家人对她都很宠爱,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

  • 宋江是怎样逼人入伙的:杀人全家而且贼喊捉贼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

    宋江是梁山老大,江湖上及时雨的名号绝对不是盖的。既然是老大,就有老大的一套独门秘籍,对于那些不肯入伙又对自己有用的人,宋江很有一套办法。不由你不跟着宋江的脚步走。网络配图其一,借刀杀人,杀你全家。宋江昔日看上了青州兵马总管秦明的武艺高强,就想着让此人入伙。可是当初秦明看不上宋江这个小毛贼,宋江暗生一

  • 楚德湖战役: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青史垂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楚德湖战役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的军队与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支系在楚德湖上发生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充分的考虑了双方的情况,选择了楚德湖这样一个地点,使得日耳曼人的重骑兵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优势,从而在这场战役中战败,下面说一下楚德湖战役背景。楚德湖战役

  • 唐宣宗也是个疯狂追星族:唐宣宗如何追星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怡(后来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明能干的一面

  •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讽对其老师石先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对于纪晓岚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才子,关于他的电视剧也是非常之多,还有就是关于纪晓岚的故事更是非常之多,也流传的非常之广,而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就来和大家具体说说纪晓岚讽对石先生的故事。故事介绍: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

  • 明朝嘉靖皇帝: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

    傻子做不了皇帝,即使做了皇帝,也是傀儡;聪明人也做不了皇帝,历史上聪明人多了去了,可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能够做好皇帝,并且把手下大臣当枪使,还经常不理朝政的皇帝,怕除了嘉靖,历史上没有第二个皇帝。按理说嘉靖是不能做皇帝的,因为他的父亲才是藩王。嘉靖是年号,他的真实名字叫朱厚熜,本是兴献王朱祐杬之次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三国不为人知的秘密:刘备能使双股剑即是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大家细想,刘备屡次成功地在千军万马军中全身而退,而且连根毛也没少过!无数次单人匹马闯敌阵,竟毫无闪失,武功肯定也并不是常人能比的!现在说起三国高手,人们老在嚷嚷什么方天戟、青龙刀,或什么张飞矛、子龙枪,其实只要略知武艺常识,皆当知“百日练刀、千日练枪、万日练剑”的道理。刀枪练精,其根底实力基本相当,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至死都不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把15岁的小皇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发号施令变得名正言顺。依靠天子这张王牌,曹操在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