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上位十五天内就收拾了和珅 嘉庆到底忍受了和珅多久

嘉庆上位十五天内就收拾了和珅 嘉庆到底忍受了和珅多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2/19 14:49:29

嘉庆上位后就马上处死和珅,嘉庆与和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嘉庆到底忍受和珅多久时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和珅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他的贪腐,是清代乾隆年间官风的一个体现。

在乾隆皇帝的信任下,和珅作威作福,中饱私囊,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如此种种,即便是已经登基的嘉庆皇帝,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嘉庆皇帝登基后,和珅仍然在乾隆皇帝的护佑下耀武扬威。嘉庆皇帝虽然早已对和珅的贪腐深痛欲绝,可时机尚未成熟,只能伺机而动。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皇帝终于按捺不住压抑已久的怒火,赐和珅自尽。据说,嘉庆皇帝铲除和珅只用了十五天。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嘉庆元年(1796年),经过隆重的禅位仪式,乾隆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然后,自己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与那些有名无权的太上皇不同,乾隆皇帝仍然将大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嘉庆虽然正式登基,可国家大事、如用人都要听从乾隆皇帝的安排。

和珅久经官场,心中明白,乾隆皇帝年事已高,改朝换代只是早晚的问题。为了长保富贵,和珅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首先,和珅对即将掌握大权的嘉庆皇帝实行各种限制,防止嘉庆皇帝的势力坐大。朱珪曾经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嘉庆即位后,朱珪曾经朝廷进过颂册。新皇即位,臣子进颂册本来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

但是,和珅却硬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对朱珪大加指责。乾隆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放在心上,还准备将朱珪升官。和珅听说后,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就继续向乾隆皇帝进谗言,说:嘉庆皇帝刚刚登基就想向自己的师傅报恩。乾隆皇帝掌权多年,对这种事情一向很敏感。

所以,和珅的话令他心生疑虑,难道新皇想暗中夺权吗?于是,乾隆向自己身边的军机大臣董诰询问,嘉庆皇帝这样的做法在大清律中属于什么行为。董诰对和珅的小把戏心知肚明,所以跪着向皇帝劝谏:“圣主无过言。”乾隆皇帝听后,感觉有些道理,于是就不再追究此事了。

没有料到的是,和珅竟然还留有后手。看到乾隆皇帝并没有妨碍朱珪的意思,和珅决定自己出手干涉。他将朱珪调为安徽巡抚,妨碍他的升迁。还将自己的人派到嘉庆皇帝身边,以监视皇帝的一言一行。嘉庆皇帝一直眼旁观,他明白,和珅现在有着太上皇的护佑,并不能动强。

而且,如果早早露出杀机的话,倘若和珅假传圣旨,后果就不堪设想。于是,嘉庆皇帝处处唯唯诺诺,一切遵从太上皇的旨意。为了进一步麻痹和珅,嘉庆皇帝甚至还批评了那些反对和珅的人。和珅见嘉庆如此怯懦,便认为:新皇不足为虑,便逐渐对其放松了警惕。

嘉庆二年(1797),和珅的权力再次扩大,成为了军机处的领班。此时,乾隆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很难独立处理政务了。这样一来,和珅大权独揽,成为了实际上了帝国决策者。当时,和珅气焰嚣张,将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他口中说出的话,下面立即当做圣旨来执行。

但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和珅在权势滔天之时,危急也在慢慢向他逼近。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了。失去了太上皇的庇佑,和珅马上成为了众矢之的。嘉庆皇帝心中的怒火,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此时,之前与和珅称兄道弟,无比亲密的朝臣们,慢慢揣测嘉庆皇帝的心意,开始与和珅疏远起来。很快,在嘉庆皇帝的授意下,朝臣纷纷弹劾和珅。开始还只是要免去和珅的官职,到了后来,弹劾的人越来越多,竟然都要将和珅处死泄愤。

嘉庆皇帝见时机成熟,就下达了圣旨,赐和珅自尽。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恩赐”他白绫一条。此时的和珅一看到白绫,便了解自己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

据《清代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和珅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家产,他处心积虑谋得的高位,在嘉庆皇帝的圣旨下,顷刻之间便化为乌有。

韬光养晦的嘉庆皇帝,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扳倒了不可一世的和珅。和珅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眼中怯懦柔弱的新皇,竟然有如此手段。也许,他还没有明白,他的权力都是乾隆皇帝给予他的。没有乾隆皇帝,他就像一个没有牙齿的老虎一样,只能任人宰割。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新。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嘉庆皇帝仅仅用了十五天便铲除了和珅,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夺权夺财计划。这其中的种种微妙之处,很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清代野史大观·和珅家财》】

标签: 嘉庆和珅

更多文章

  • 云台二十八将中,曾有两位将领差点被处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秀,东汉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备受后世推崇,因为他不杀功臣。其实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两位将领差点被刘秀处死。那么这两位将领到底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云台二十八将分别是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杜

  • 同样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汉文帝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女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文帝在对待两个女儿的问题上,汉文帝为何会差别对待?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在吕后的帮助下剪除了彭越、韩信等异姓王,又忙不迭地把自己的子嗣封到各地为王,以期刘家能够江山永固。虽然汉也是中央集权的皇朝,

  • 古代的“常参官”如何上班?他们怎么考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

    古代官职大体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

  • 历史上孙尚香成婚后三年都没有子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尚香,三国

    孙尚香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即孙夫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首先,孙权之妹的姓名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无记载,孙尚香这个名字来源于民间戏曲。赤壁之战后,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被嫁给了刘备,三年后返回吴国。这次婚姻显然有着浓重的政治因素,两

  • 西汉名将彭越一生有何作为?他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越,汉朝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尤其是朝代建立之初,一些开国功臣往往会因为封无可封威胁到皇权而被清算,最著名的应当是汉朝的开国大将韩信。韩信的发迹与死亡都非常有戏剧性,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研究探讨的重要对象。但是其实在

  • 卫长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婚姻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卫长公主,汉朝

    卫长公主是汉朝唯一一个拿到了最富庶的盐邑作为汤沐邑的公主。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作为汉武帝与卫子夫的长女,同时也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卫长公主极受汉武帝宠爱,不仅越阶获得封号,而且所获汤沐邑也最为富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公主,却

  • 能让李光弼自愧不如的名将王忠嗣,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忠嗣,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荣耀王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到唐朝名将,或许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要么是隋朝末年为唐朝建立和天下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尉迟恭、程咬金、秦琼,要么是唐朝初年灭亡东突厥、高句丽的李靖、薛仁贵,抑或是安史之乱时匡扶社稷的郭子仪、李光弼

  • 严嵩到底有审美过人之处能讨的嘉靖的欢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严嵩,明朝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权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说到奸臣小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只不过是会溜须拍马,我多正直呀,我才不要去拍马屁呢。事实上,小人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古代的官场多少人想往上爬,多少人想溜须拍马上位,结果真

  • 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如何?得到了重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人活在世上都是图一些什么东西的,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利,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终身努力着。三国时期作为封建历史时期的乱世,给我们展现了一副英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赞歌。刘备应该算是拥有了三国时期最强的男

  • 太丁:商朝第二任帝王,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太丁,商朝

    太丁,甲骨文作大丁,姓子名丁。他是商朝开国君王商汤长子,商朝第一位太子,根据《史记》记载,他先于其父而死,没来得及即王位。成汤去世后,太丁之弟外丙即位。从甲骨文的记载看不出太丁即位为王的情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太丁的卜辞甚多,因而有考古学家认为,他曾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