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任到底做错了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非杀他不可

张任到底做错了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非杀他不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1/26 6:37:55

对诸葛亮和张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张任?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了解川中大将张任,张任出身寨门,在演义里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且有四大功勋。

第一,刘备假意出兵助刘璋御敌时,亲赴涪城参加刘璋的接风宴,刘备手下准备直接现场干掉刘璋,大将魏延亲自拿出剑来表演,找准机会就要上了,益州方面当然也看出来了,于是张任也拔剑而出,暗中和魏延较上劲,以魏延的武力,居然没占到便宜,还要使眼色给刘封,让他出来帮忙,这就可以看出来,张任的武力不在魏延之下,坐实了张任川中第一大将的名号。

第二,张任为天下所知,根据演义所描写,主要还是射杀了蜀汉的首席谋士庞统,并把魏延也给围了,要不是黄忠及时来救,魏延也要交待了。

第三,庞统被杀死后,刘备亲自来战张任,又被张任重兵埋伏,差点把刘备给活捉了,幸好张飞及时赶到,救下了刘备。

第四,伏击张飞,差点让张飞无法脱身。

有这四大功勋,把张任评为川中第一大将,似乎也不过分。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卓越的一个大将,对于人才匮乏的蜀汉来说,是极其需要的,为什么诸葛亮设计捉到张任后,并没有过多的劝降,而是直接杀掉了呢?

演义中的原因是,张任誓死不降,诸葛亮佩服他的忠义,为了保全他的名声,只得忍痛杀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三国里也有很多兵败投降的大将,像张辽,也是以忠义闻名,最终也是投降了曹操,东吴的太史慈也是一样,都以忠义闻名,还和孙策死战过一场,结果只要劝降的人心意够诚恳,这些忠义之士多半也是会投降的。

只能说明一点,诸葛亮并没有多少诚心劝降张任,诸葛亮为了收服孟获,可以牺牲一大帮士卒的性命,七擒七纵,却不愿花多一点点的心思在劝说张任身上,可见诸葛亮根本就没想过招降张任。

如果张任真如演义说得那么厉害,对于人才匮乏的蜀汉来说,招降张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诸葛亮却没有那么做,到底为什么呢?

有人就说了,张任把庞统给杀了,得罪了荆州派,而刘备的老家底都是荆州派,为了给荆州派一个交待,必须把射杀庞统的元凶张任给砍了。

其实那些都是无稽之谈,什么荆州派益州派,都是后世的人凭空猜测,很简单的道理,张任出身寨门,并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而且他的地位并不高,不如李严黄权,高沛,杨怀,吴懿,冷苞,严颜,刘璝等一众西川宿将。那么,如果刘备真的要打压益州派,放着一堆地位更高的贵族武将不杀,去杀一个没啥地位的张任,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诸葛亮杀掉张任的原因很简单,张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勇,他被吹成了西川名将,都是三国演义等小说捧起来的,来衬托打下益州的蜀汉军的厉害。

历史上的张任,据史书记载:“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他在刘璋内部是没有受到重用的,刘璋虽然打仗不太行,但还是有不俗的识人之明,他重用的李严,黄权,严颜,刘璝等人,都是真正的西川名将。

我们来看看张任的战绩。首先,众人吹得最多的一场战役,就是射杀庞一统战:

“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於涪,皆破败,退保绵竹”。

川中多名大将被刘备打败后,刘璋的大军开始退守到绵竹关,而本来派往前线督战的李严,却突然投降了刘备,于是刘璋的大军再一次败退,退到了雒城。

这一次刘璋把儿子刘循派上去了,而张任作为副手,和刘循搭档,两人镇守雒城一年,这种情况下,后世要把这个功劳归于张任这个副手身上,就很是离谱。

而庞统被射死,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张任的功劳,既不是他亲手射死,又不是他设计让庞统中招,凭什么功劳却给了他呢?

史书只有简单一句话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也就是说,庞统只是在指挥作战时,不小心让流矢击中而亡,只是一次意外,和当年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牺牲,是一个性质。这个功劳实在算不到张任的头上。

以事实说话,刘璋拥有比刘备更多的兵力,又是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又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据守四川的坚城,面对疲惫的刘备大军,兵力后勤都严重不足,主要的将领庞统还意外身亡,结果仗还是打得一塌糊涂,张任一败于涪县,二败于绵竹,三败于雒城。

就这样的战绩,怎么好吹捧为西川名将?合着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刘循的副将,诸葛亮要杀一个不肯投降的无名小将,为什么还会惹来那么大的争议呢?甚至比曹操杀高顺,孙权杀关羽的争议还大,简直可笑。

标签: 诸葛亮张任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 司马懿为何说他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每天能吃三升米,为什么司马懿却说他命不久矣?热爱历史的朋友肯定都对《三国演义》的故事耳熟能详,作为全文中智谋计策最高超的谋士,诸葛亮可谓是以才华俘获了很多人的认可,宋朝陈普更是直言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做汉征西,由

  • 曹魏大臣崔林简介: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崔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林(?-244年),字德儒。三国时曹魏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武城)人。曹魏时期历任邬长、幽州刺史、大鸿

  • 朱棣活刮三千宫女是这真的吗 朱棣有没有做过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宫女

    对朱棣和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活剐三千宫女,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残忍?朱棣是明代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

  •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最后为什么还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樊哙

    还不了解:刘邦和樊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想要杀掉樊哙的主要原因就是忌惮樊哙的实力,怕他日后帮助吕雉造反,威胁到刘家的江山。因此,刘邦想要在自己去世之前杀掉樊哙,惋惜最终没有成功。不过,樊哙后来也没有造反,汉朝还是刘家的天下。众所周

  • 李渊死后,李世民是如何解决他的那些兄弟姐妹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玄武门之变”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唐太宗李世民发动兵变,杀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又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李渊也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得不把皇位交出来,给了儿子李世民,好在李

  • 古代兵车战法却月阵的发明者是谁?最早出现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农业社会时期,工业水平相对弱后的时代,人们没有办法拥有导弹、原子弹、飞机、坦克等一系列杀伤性极大的工具,因此冷兵器作战便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而在这样的时代,倘若想要获胜,靠着不仅仅是武器上的先进,靠的

  • 朱厚照玩了很多年明朝都没事 胡亥三年秦朝为何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厚照,胡亥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厚照和胡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厚照玩十几年明代都没事,为什么胡亥玩三年就把秦朝搞亡国了?在大明的皇帝中,朱厚照一直不受人待见,他不喜政务,整日嬉闹玩耍,还造出来个臭名昭著的豹房,可是,在朱厚照在位的十几年中,大明王朝仍然稳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动乱。胡亥也是有

  • 皇后猝死因而迁怒官员?乾隆帝没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后,乾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乾隆帝刮起官场风暴的往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 ,

  • 智谋无双的枭雄李密最后怎么葬送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

    智谋无双的枭雄李密最后怎么葬送自己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都说英雄生于乱世,乱世造就英雄。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凡是天下大乱之际,往往就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隋唐之交,就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隋炀帝在位时急于兴建大运河;他有志于开疆辟土,经营西域。也正因此,他大肆挥霍,耗费了难以数计

  • 东晋时期权臣王敦简介:曾与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敦,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