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杀了儿子后不愿杀弟弟,众大臣逼太宗杀弟弟

李世民杀了儿子后不愿杀弟弟,众大臣逼太宗杀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17 14:19:59

笔者上一篇帖子引用《新唐书》的典故,写了李世民看到妹妹和妹夫吵架。李世民为了说和妹妹和妹夫,以天子之尊,跟妹夫比试握槊。然后当着一群公主驸马的面,故意输给妹夫薛万彻。给足了妹妹面子后,让妹妹和妹夫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故事。

网络配图

其实晚年的李世民,早已不是玄武门之变时的秦王。他为了缓和弟弟妹妹的关系,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他先是追封元吉为巢王,并且把自己的儿子李明过继给元吉为嗣。再比如他追封弟弟李玄霸,并且把自己的儿子李泰过继给玄霸为嗣。李世民做了这么多工作,就是希望弟弟妹妹和儿子们能安安心心当王爷公主,别再搞事情了。

李世民一片苦心,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弟弟和儿子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先是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败被俘后,李世民流着眼泪赐死了李佑。李世民失去儿子李佑后个把月,他的弟弟汉王李元昌又因谋反被抓。

网络配图

李世民刚刚杀了个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再杀弟弟元昌,于是李世民下诏贬元昌为庶民。《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把贬弟弟元昌为庶民的诏书交给高士廉办理。高士廉看到元昌谋反都不杀,就对李世民说:“汉王谋反,其罪当诛,陛下只把他贬为庶民,这是乱国家法度,恕臣不敢奉诏。”

网络配图

李世民看到高士廉不肯奉诏,就让李勣去办理,李勣说:“汉王谋反,其罪当诛,陛下若不赐死,臣亦不敢奉诏!”李世民只好再去找别人办理,但是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找了一圈,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奉诏。李世民实在找不到大臣奉诏去赦免汉王元昌死罪,李世民思来想去,不想与众大臣对抗,只好含泪赐死元昌。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隋炀帝与千古一帝的差距至少有十万八千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价隋炀帝的诗句,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十三年,隋炀帝修长城、建洛阳、挖运河,每一件都是利在千秋“共禹论功”的功绩,却偏偏让隋炀帝落了个“暴君”的千古骂名,何故?原因是隋炀帝太急于求成,在短短的十三年间,隋炀帝每年征发民夫百万修长城,死者十之四五,每年征发民夫二百万修运河,死者十之五六。

  •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在冬天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的皇帝

    翻开卷帙浩繁的清宫医案,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大都死在严寒的冬天,特别是过不了正月头。这一现象与北京严冬的气候条件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有关。清朝入关后死于紫禁城(含离宫)的皇帝共有9位,其中三位死在正月头,即春节期间。他们是:顺治帝福临,死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

  • 袁崇焕一炮打死努尔哈赤清朝为何反而赞扬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是著名的抗清名将,又被誉为民族英雄,明军在他的带领下打得清军屡屡失败,甚至一炮打死了努尔哈赤。按理说清廷应该最恨他才对,为何后来反而将他夸成了“圣人”一般呢?网络配图袁崇焕曾经取得了宁远大捷,以至于努尔哈赤都感叹说,他从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打哪克哪,只有袁崇焕这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后来又与袁崇焕一

  •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大将蒙恬立了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蒙恬是秦朝的大将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恬立下了汗马功劳,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我们一起来看看蒙将军的战绩!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

  • 康熙小小的诸侯王却生120多个儿子冠绝古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

    今天爆炸君要跟各位聊聊最能“生娃”的帝王。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传承的国家。而对于传承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生娃。正所谓“多子多福”嘛。然而皇帝作为古代中国最有权势的男人,他们在生娃方面也是领先于普通老百姓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最能生娃的帝王们。网络配图说到儿子多的皇

  • 真实嘉庆皇帝 为何讨厌别人给自己送珍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皇帝

    一次是嘉庆四年。这年的八月十五来临之际,福州将军庆霖还是照例向嘉庆皇帝送宝物。嘉庆帝很重视,下旨严行申斥,并将其革职。嘉庆帝进一步阐明自己对珍宝的认识:“珍宝玩品,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只属无用之物。”嘉庆皇帝确实是一个节俭的帝王,在史料中记录下了嘉庆皇帝厉行节俭的言行。嘉庆皇帝以身作则,不允许臣僚

  • 鲁肃联刘抗曹的真实意图 并非为了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今天很多人认为鲁肃所倡的孙、刘联盟是平等的联盟,显然是对鲁肃的思想缺乏了解。鲁肃的思想是要孙权据荆州以夺天下,而不是诸葛亮所想的三分天下,鲁肃希望孙权以与刘备联盟的方式笼络刘备,进而以能为孙权所用——东汉末,中原大乱,刘表治荆州,一时有治象,中原人士纷纷来此。刘

  • 张居正的这一做法给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主政时期,巩固国防整顿吏治,大有是大明中兴之势,不过就算是圣人也有做出错误的决定,张居正也不不列外,其推行的“一条鞭法”就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网络配图当时的大势是,大量的白银涌入明朝境内,而陷入交通条件,白银只是在沿海地区流通,在大明广袤的内地白银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

  • 古代雷人吃喝:纪晓岚不吃大米 以肉当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纪晓岚

    后魏的李崇,位极人臣,富甲一方,但他有一个毛病——舍不得吃。自己顿顿不吃肉不说,请客也没一个荤菜。他是为了显示自己清正廉洁吗?不是,仆人就有1000多个,哪儿能称得上廉洁?他就是一个大抠门儿。每顿饭,只有两样菜:拌韭菜、腌韭菜。他的门客还在外边吹:“我们家,每顿有18个菜。”人家特惊讶:“不可能吧,

  • 乾隆生母究竟是谁?为何文人喜好编造他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

    历代文人为何编造乾隆身世?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6年登基,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帝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网络配图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