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大臣卫绾为何是史上最不称职的宰相?

西汉大臣卫绾为何是史上最不称职的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81 更新时间:2024/1/17 13:07:16

卫绾乃是西汉大臣。汉武帝继位,他的官位升至丞相。一生为官,位居显要,并没有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一生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

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因有弄车的技艺才当上了郎官,用来服侍汉文帝,慢慢的逐渐升为中郎将,他的性情敦厚谨慎,没有其他杂念。在孝景帝做太子时,曾召请皇上左右近臣宴饮,卫绾却装病没有去。于是被孝景帝知道后,一直怀恨在心,认为卫绾对自己很是不尊敬。后来,在汉文帝临逝前曾嘱咐汉景帝说:“卫绾是个忠厚长者,要好生对待他。”汉景帝即位,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而卫绾则是办事日益谨慎认真。

有一日,汉景帝命中郎将卫绾作为护卫共乘一车。回到宫后汉景帝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做一辆马车吗?”卫绾回答说:“我是代郡的戏车之人,侥幸能够因功升为中郎将。至于为什么能和你做同一辆车,我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则开始质问他:“我当初做皇太子召请你赴宴,你为什么不肯来?”卫绾:“真是死罪,当时我生病了,害怕将病源传给其他人。”皇帝想要赐他剑,卫绾不敢再接受赏赐,说:“以前陛下赐的宝剑都一直保留着。”皇上不信,命人取来六柄剑来,一看果然剑都在鞘中,不曾取用过。

卫绾是怎么死的

卫绾,做过三年丞相。他寡言敦厚,谨守职守,是一位无为政治的奉行者。他谨慎小心,为文帝信任。至汉武帝即位,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死后,谥号哀侯。

汉文帝生病,卧床不起,在临终前,曾特意嘱咐太子刘,要好好对待卫绾。后来景帝即位后,卫绾仍然是中郎将,为景帝的出行准备马车,并相从着。就这样默默无闻,卫绾也不声言,而景帝也没有在意他,大概时隔了一年。后来有一次,汉景帝上上林苑游玩,特地传召了卫绾和他一起乘车,游玩回宫后又赐了宝剑给他。

也是从这以后,重新得到了景帝的重用,任命为河间王太傅。景帝三年,由于“吴楚七国之乱”开始爆发,卫绾接到使命,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因平定有功被封为中尉。直到景帝七年的时候,废太子刘荣,严治刘荣生母栗氏之相关的亲属。卫绾也是正是栗氏亲属所以受株连。但景帝看他忠厚,不忍心杀了他,于是就赐他免官归家。不久,刘彻当上太子,卫绾又受诏为太子太傅,并升为御史大夫。五年后升为丞相。至汉武帝即位,他被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死后,谥号哀侯。

卫绾一生谨慎小心,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自己。他任丞相,只起上传下达之作用,对于朝政大事,他却往往粗略不问。在汉武帝即位,结束了黄老政治的统治,卫绾的政治生涯终结了。

汉武大帝卫绾

史上关于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最著名的就要数汉武大帝的丞相们了。这位千古一帝的丞相不仅仅只有一个,虽然当时汉初奉行的是虚君实相的基本国策,但是在汉武帝统治的54年中,先后当政的13位丞相却很难传承萧规曹随时期的遗风。

汉武大帝身边的丞相总得算下来一共有13位丞相,但是令人值得感叹的是,在这13为丞相中,其中4个丞相自杀了,3个被杀,总之将近有一半的丞相没有善终,真是应验了“伴君如伴虎”的名句啊!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位丞相卫绾。

卫绾,擅长谋算,精通儒学而且还是文武双全。卫绾是三朝元老级的人物,文景两帝都对他赞赏有加。在文帝时卫绾担任中郎将,搁在今天就是警卫团司令。文帝死时还曾告诉景帝:卫绾是个长者,应该好好对待他。

卫绾算是汉武帝的第一任丞相,可以说是刘彻他老爹留给他的丞相。卫绾精通儒家,却又喜欢无为之治。还发扬了儒家,当初“罢黜百家”就是来自于他的意见。后来,汉武帝下诏要举荐贤良,由皇帝亲自考试。而董仲舒被人们尊为师长。这时卫绾就跑出来上奏说,所推举的贤良中,有人研究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人的言论学说,扰乱了国家的政务,应该都免职。他这样一行,可谓打响了罢黜百家战役的第一炮。

但毕竟是这一朝的老臣多是是无为而治的文景时期过来的,而卫绾也不能免除这个风气。刘彻少年皇帝,意气风发,想的是锐意进取的事情,而卫绾年纪一大把,未免有些绊手绊脚。后来卫绾也察觉到这一点,主动辞职告老还乡。

标签: 西汉大臣卫绾

更多文章

  • 一代权臣纳兰明珠为何征葛尔丹后20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是清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在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网络配图明珠个人魅力非同一般,他精通满汉文化,做事干练,对人热情,能言善辩、正直不阿(早年),不惟权贵而又忠贞不虞,所以才能在康熙如此一代名君下仍有如此作为,历任邢部、兵部、吏部、礼

  • 青楼业的祖师爷竟是管仲 使青楼成为合法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管仲

    据说:凡青楼开业,都要祭拜祖师爷,这个祖师爷不是别人,就是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齐国贤相管仲。那么,管仲又是如何成为青楼业的祖师爷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以首功被封为齐国(今山东北部)君主,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最初的疆域不大,后来到了齐桓公时,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

  •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他为什么没请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战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只得投靠刘表。而曹操为了得到服务于刘备的谋士徐庶,就偷偷地控制了徐庶的母亲,并称其母重病,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得知自己此行将难以返还,就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并要求刘备亲自前往请见。于是就有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这段小说中生动演绎

  •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亲自面试未来的老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说来神奇,一个男人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会有极其巨大的恒心和毅力去等待和实现。刘备和诸葛亮都是这样的人,从刘备三顾茅庐就看得出来。终于等到老板的诸葛亮小小考验了刘备一番后亲自面试决定出山。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

  •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与关羽相比竟是个天大的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

    1、汉中太守。 我记得张飞曾在汉中附近巴西大败张合,张合翻山而逃,才捡了一条命;黄忠更有在定军山阵斩曹军大将夏侯渊的功劳。按史书记载论功劳,魏延只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而黄忠却是: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网络配图整个争夺益州和汉中的

  • 被李自成煮了吃肉的最肥王爷 体重让你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

    360斤,这是人的体重,没错。这样体重的人,在大家的身边也是不多的。历史上,有一位王爷,他360斤,堪称史上第一肥王爷。他叫朱常洵,福忠王,大家习惯称他老福王。他是明神宗第三子,因为自己的母亲郑贵妃恃宠,神宗欲立他为太子,但引起国本之争。最后受封福王,神宗给他的赏赐很多,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

  • 接皇帝“乱伦”与唐朝的性开放:狎妓淫乐成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

    唐朝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国度,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也包括相对其它朝代而言的性开放。唐朝之所以性开放的原因很多,愚以为唐朝皇帝的“乱伦”失德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当皇帝的都不讲究礼法道德,朝野上下不拘礼法、不重贞节之风便油然而生,并渐成气候。网络配图笔者此说并非凭

  • 女皇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为什么恨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荣国夫人为什么恨武则天

    荣国夫人是谁?荣国夫人是唐朝武则天的母亲,也称为是孝明高皇后,其姓氏是杨,全名已经不可考,其出身是隋朝的宗室,出生在唐之弘农仙掌即今天的陕西的华阴,家庭比较富裕,父亲是杨达,伯父是隋朝的观王杨雄,其丈夫是武士彟。荣国夫人在其四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武士彟,并生下三个女儿,其长女名叫武顺,最后嫁给贺兰越石

  • 残酷的帝王心术:汉武帝为何“立子杀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最为敏感的话题当属继承人的问题了,说到大统的继承,当然不应该不说中国。,实行世袭君主制大概可以从夏朝算起;不过夏朝的历史现在只剩下传说,很难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即使从周朝算起,到晚清皇帝逊位,大概也有三千年的历史。这么长的君主制历史,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像中国这样

  • 刘邦喜好男色:刘邦究竟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高祖刘邦

    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刘邦只是农户出身,在起兵以前就是一个小混混一般的人物。而项羽出身名门,以勇武而闻名。项羽的优势如此明显,最终却败于刘邦,这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俩的性格差异在鸿门宴中就表现地十分明显。刘邦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知人善用又谦虚谨慎,而且为人还颇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