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是怎么抢走朱权的八万兵马的?朱权为什么还帮他

朱棣是怎么抢走朱权的八万兵马的?朱权为什么还帮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4/1/25 12:07:46

朱棣是怎么抢走朱权的八万兵马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

朱权因为镇守边关,因此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所在的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同时,他不但藩地辽阔,而且“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也就是说,有带甲的精兵八万,带革的战车六千,士兵们都骁勇善战。

正因为如此,发动“靖难之役”的朱棣,盯上了朱权那雄厚的兵力。《明史》记载,朱棣曾对部下说:“曩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朱棣的意思是,如果有朱权的那些兵马助阵,这“靖难之役”,就肯定能成功了。

于是,朱棣便去游说朱权,并对他说:“事成,当中分天下。”

那么,朱棣最终是怎么获得朱权的那些兵马?事成之后,朱棣又是怎么兑现他说过的诺言呢?

其实,朱棣获得宁王兵权的过程,就是一个字:骗。

第一骗:釜底抽薪。

朱棣在“靖难之役”发动以后,专门去了一趟大宁,见朱权。本来朱权和朱棣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但是,因为“靖难之役”发生后,建文帝想要把朱权召回京城,但朱权没有同意。于是,建文帝削夺了他“三护卫”,这让朱权心里也有些不满意。因此,朱棣来见他,他也就把朱棣迎进城中。

不过,朱权对朱棣还是有防范的,让他的手下都住在城外,只放朱棣一个人进去。朱棣进去后,终日和朱权培养感情。两兄弟天天把酒言欢,无话不谈。

渐渐地,朱权也就不再提防朱棣。

但是,朱棣其实并没有闲着,他悄悄地在背后使黑腿。他把他的人悄悄地运进城里,并贿赂朱权手下的人,让他们都倒戈,投奔了朱棣。

后来,朱棣离开的时候,按惯例,朱权要把他送出城外,为他践行送别。可就在践行的时候,朱权被朱棣早已埋伏的人马一拥而上,一把抓住。朱权手下人拼死抵抗,但打不赢,被朱棣的人马消灭。

接着,朱权的一家老小,就这样被朱棣押送到了北京。

第二骗:中分天下。

朱权被朱棣抓进北京后,朱棣虽然要软禁朱权,但是也不能直截了当这么做,他必须取得朱权的支持。只要朱权支持他,那么他在藩王中,就很有号召力。所有的藩王,都会听他的招呼。

朱棣说在事成之后,和朱权“中分天下”的话,也就在那时候说出来的。朱权显然政治上并不成熟,也就相信了朱棣的话。

不过,话说回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朱权也没有办法。

就那样,文化水平很高的朱权,还经常帮朱棣拟写檄文。不管朱权同意还是不同意,最终,朱权上了朱棣的“贼船”。

第三骗:徙封南昌。

朱权在朱棣当上皇帝后,多多少少还是明白些事理,并没有提出要和朱棣“中分天下”的话。不但没提出,还很识时务地对朱棣说,他的藩地想选在南方。朱棣问朱权想选在哪里?朱权说“苏州”。朱棣说,这里是“畿内”,不行。“畿内”就是京城管辖范围之内。朱棣这话很明白,“畿内”都不行的话,“中分天下”,你也就别想了。朱权选了好几个地方,朱棣都不同意,最后被封在南昌。南昌在明朝是一种什么情况,我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

第四骗:老死异乡。

朱棣去世,朱高炽继位。朱高炽生性仁慈,后来他的庙号更被定为“仁宗”。朱权觉得有希望,于是对朱高炽说,南昌不是我的封国。朱权好歹没说出“中分天下”的话,不过话里多多少少有了这个意思。没想到仁慈的朱高炽也猜忌他,反问他一句,你都在那里呆了二十多年,不是你的封国是什么?

不久朱高炽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权又提出能不能把南昌周边稍微肥沃点的土地给他一点?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依然没得到同意。

如此一来,朱权只能琴棋书画,老死异乡了。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晋文公重耳是在哪场战役中奠定自己霸主地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文公,晋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文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晋文公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在城濮之战称霸晋文公称霸的战役叫做城濮之战。那是公元前的六百三十二年,晋文公希望开拓疆域,就和楚国打起仗来了。打仗的地方因为是在城濮

  • 长平之战时,白起为什么不是秦国选择的战役主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战国

    长平之战伊始,为什么秦国选择王龁做主将而不是白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国在孝公与商鞅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治国方略以及兼并扩张战略!奖励耕战,设立军功爵制!极大的促进了秦国国力发展,国势如日中天。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军事行动、战略扩张捷报频传。

  • 步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最不简单的女人,左右了吴国政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步夫人,三国

    还不知道步夫是什么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主孙权一生有过许多的女人,而他最爱的女人叫做步练师。练师之所以能够长久得到君王宠爱,不仅因为貌美,更因为她没有妒忌之心,不与嫔妃们争风吃醋,岂止是不去争宠,她还时时向君王推进别的女人。因此恩宠才得以长久不衰。步夫

  • 刘綎:明朝抗倭英雄,最后却在萨尔浒之战中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綎,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朝末年,倭寇肆意横行,对朝廷以及百姓造成了巨大影响,明政府对倭患极为重视,经常派兵前去击杀,因此明末涌现出一大批抗倭英雄,比如戚继光,任环等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抗倭英雄叫刘綎。刘綎,字省吾,南昌人,人称黑虎将军,大将

  • 卢绾为什么会是所有人唯一获封异姓王的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卢绾,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卢绾为什么会是所有人唯一获封异姓王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起兵反抗暴秦,最后又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可以说他的丰沛故人出力良多。正是这些从沛县起兵时候,就一直跟随在他左右的铁杆,才帮助他化险为夷,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汉朝开国后,刘邦大封群臣,萧何

  • 历史上真实的昭君出塞是什么样的?她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昭君出塞,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历史话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它可以是各朝代政府官修典籍,可以是长埋于地下的一手文物,还可以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昭君出塞的事情我们并不陌生,这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常识。在各

  • 霍仲孺是什么来历?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霍仲孺,汉朝

    每当一提起霍仲孺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要说起霍去病,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要说起霍仲孺,很多人就想说:“这人谁啊?”其实,霍仲孺就是霍去病的亲爹。这个霍仲孺虽然不太出名,可他却有两个鼎鼎大名的儿子,一个是霍去病,一个是霍光。当然,两个儿子出名的方式完全

  • 如果诸葛亮选择深耕蜀汉,结局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诸侯并起,后天下三分,曹魏实力最强,蜀国丞相诸葛亮依旧选择和曹魏多次争斗,七出祁山,虽寸功未立,但是同样牵制了曹魏的发展。如果诸葛亮不选择进攻曹魏,而是老老实实的深耕蜀汉,蜀国最终能取的胜利吗?我们简单的分析一波,为何面对

  •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三甲,清朝

    张三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语有言:“止戈为武,以武维扬。”在数千年积累而来的深厚文化里,武术绝对是一颗能够让世界为之叹服的璀璨明珠。它源自于古人们在生存困境中不断磨砺产生的智慧,并在后续各个王朝的更迭里得到了非常多的发展。在我们整个历史的篇章里,功夫就

  •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几十年后真相大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春天,这是朱元璋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春天,然而,他却感受不到丝毫春天的温暖,因为他得到一个噩耗,他的第三子、晋王朱棡去世,终年41岁,朱元璋闻讯后,老泪纵横。明太祖朱元璋活了71岁,在古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