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几十年后真相大白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几十年后真相大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4/1/20 10:34:1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春天,这是朱元璋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春天,然而,他却感受不到丝毫春天的温暖,因为他得到一个噩耗,他的第三子、晋王朱棡去世,终年41岁,朱元璋闻讯后,老泪纵横。

明太祖朱元璋活了71岁,在古代帝王中算是高寿了。他一生有26个儿子,老朱家也算人丁兴旺,然而,朱元璋几个年长的儿子一个个去世,让朱元璋一次再一次地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最看重的长子、皇太子朱标去世,对朱元璋打击甚大。三年后,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病逝,朱元璋又丧一子。如今,朱元璋的第三子、晋王朱棡也先他而去,朱元璋放眼望去,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竟然成了他最大的儿子。

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晋王朱棡去世,晋王一系还需继续传承,朱元璋下旨,由朱棡的长子朱济熺继承晋王爵位。根据《明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当时给朱济熺一句批语:

“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之不亡也。”

这句话的意思稍后解释,先说说朱济熺。朱济熺是朱棡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众多孙子中,年龄排第二的孙子。洪武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去世后,朱济熺实际上就是朱元璋名义上的长孙。在洪武中期,朱济熺、朱允炆(建文帝)、朱尚炳(朱樉长子)、朱高炽(明仁宗)这些皇孙们都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读书,相互比较熟悉,朱元璋对这几位年龄较大的孙子也非常了解。所以,朱元璋给朱济熺的这句批语,看似随意,实际上也有深意。

上述批语中,提到两个人,分别是“李亚子”和“李克用”。李亚子又名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也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立者。当年,晋王李克用在军中病逝,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率领父亲的兵马打败后梁。后梁君主朱温听闻后,感叹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意思是,李克用虽然死了,但他后继有人啊。和当年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有异曲同工之意。

所以说,朱元璋的这句批语,实际上是告诉孙子朱济熺,你父亲虽然死了,但你继承了晋王的爵位,应当完成你父亲的使命。

其实,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一次性封了九大藩王,不仅是要这些藩王们拱卫京师,更是要藩王们相互牵制。例如,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关系不好,朱元璋便让他们相邻,以达到相互制衡、保卫朝廷的目的。因此,朱元璋让朱济熺继承父亲的使命,就是要保卫朝廷,制衡燕王。只是,朱棡提前去世了,年轻的朱济熺岂是他四叔的对手?

朱棡去世3个月后,朱元璋也驾崩了,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立即展开削藩。建文元年,周王、代王、齐王、珉王纷纷被削,贬为庶民,湘王更是不堪受辱,自焚而死。一时间,诸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南下,靖难之役爆发。

朱元璋当年希望朱济熺制衡燕王,然而,在燕王举兵谋反时,朱济熺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朱济熺之所以这么选择,原因有三点:

第一,建文帝削藩,损害了诸位藩王的利益,晋王朱济熺不帮建文帝,正是因为他也是藩王。

第二,他袭爵仅仅一年,资历不够,经验不足,即使出兵攻打朱棣,恐怕也是以卵击石。

第三,不仅晋王没有表态,就连秦王等众多藩王也没有表态,毕竟是不管谁胜出,天子都姓朱。

到了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消失,朱济熺失望了,因为朱棣登基后不停地敲打朱济熺。原因是朱济熺的异母弟弟朱济熿的岳父是朝廷降将李景隆,朱济熿想借着这个关系夺走晋王爵位,多次托人在朱棣面前说哥哥的坏话。朱济熺被朱棣三番五次敲打,为了解除朱棣对自己的怀疑,他甚至上书要求把自己的护卫上交给朝廷。

永乐十二年,朱棣召侄子朱济熺入朝,当时朱棣正好率军北征,二人在中途相遇。这次相遇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但没等朱济熺回到太原,朱棣就下诏把朱济熺和他的长子朱美圭废为庶人,并在旨意上说:

“念恭王手足之义,特全尔生,令守恭园。”

意思是,朕(朱棣)念及和你父亲的兄弟之情,饶你一命,让你为你父亲守墓,无诏不得出陵园。

朱济熺被囚禁在朱棡陵园后,晋王爵位果然落到了朱济熿头上。

朱济熿心术不正,很快遭到了其他兄弟的反对,然而,有朱棣维护,朱济熺似乎看不到希望。直到10年之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朱高炽对堂哥朱济熺比较了解,他下诏改善朱济熺的居住环境,朱济熺向朱高炽上书陈述自己的冤情,遗憾的是,朱高炽只在位10个月就驾崩了,没来得及处理此事。直到明宣宗登基,宣德二年,明宣宗查出朱济熿虐待嫡母,并且秘密参与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于是下令废除朱济熿。此后,晋王爵位一度空悬了8年。直到宣德十年,朱济熺去世,明宣宗封朱济熺的长子朱美圭为晋王,从此,晋王爵位重新回到朱济熺一脉。然而,此时的朱济熺,已经去世了。

当年,朱济熺袭承晋王爵位,朱元璋把朱济熺比作李存勖,希望他能够拱卫京城,并且牵制燕王。然而,朱济熺这两点都没有做到,可以说辜负了朱元璋的期望。

巧合的是,李存勖最后死于叛乱,他的皇位被弟弟李嗣源强行夺走。而朱济熺也因为弟弟失去王爵,郁郁而终,两人的结局竟然如此相似。

朱元璋没猜对开头,却意外地猜对了结尾,虽然结尾发生在37年之后。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解决了困扰唐宋百年的粮食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真宗赵恒,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真宗赵恒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白居易当年去长安参加科举,拿着自己的诗去拜见前辈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便半开玩笑地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后人读到此,多以为是前辈们总爱吓唬吓唬年轻人,其实顾况还真没瞎说

  • 揭秘: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九韶,南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九韶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这是《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主黄药师的武功写照,除了出神入化的武功,这位狂傲的宗师对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都无一不精,堪称复合型的学霸。《神雕英雄传》

  • 为何野史中寇准的形象与正史记载如此大相径庭呢?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寇准,北宋

    你真的了解寇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寇准,生于公元961年,卒于公元1023年1,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寇准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为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

  • 周宣王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位期间为周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宣王,周朝

    周宣王,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一、宣王继位周宣王,去世于前782年,周厉王之子,在位四十六年。西周后期,周厉王在位期间,连年对外征战,国库空虚,周厉王于是任命荣夷公为卿事,实行专利政策,与民争利,将山林湖泽改由周王直接霸占,由国王独占好处,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国人对此议论纷纷

  • 汉末第一名将皇甫嵩,为什么连董卓都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甫嵩,汉朝

    汉末第一名将皇甫嵩,为什么连董卓都打不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人很多,有的人能被后人记住,但有的人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今天说的就是一位汉末名将—皇甫嵩。在三国中震慑天下的人是吕布,但是震慑天下的第一人就是这位鲜为人知的皇甫嵩,他当时平定

  • 中国名人故事之智慧化身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陽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陽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 中国名人故事之忠心辅政的霍光,霍光是怎么使汉朝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霍光

    霍光字子盖,西汉河东平陽(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名将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十几岁时跟随哥哥霍去病来到京城。霍去病先保举他入宫,担任宿卫宫廷的郎官。因为霍光为人端正,办事机灵严谨,深受汉武帝的喜爱。后来逐步提升为侍中(在内廷侍卫皇帝)。过了几年,霍去病死了,汉武帝就提拔他担任光禄大夫(皇帝身边

  • 孝和睿皇后本是公主的侍读,为什么能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

    孝和睿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代社会,女子一般是不读书的,不过那些出身高贵的公主就不一样了,她们也要像皇子那样接受系统的教育,比如说乾隆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话说,乾隆曾给和孝公主找过一名伴读,没想到这名伴读后来竟然坐上了大清皇后的宝座,她就是孝和睿皇

  • 赵构的生母韦太后真的给金人生了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韦太后,宋朝

    宋高宗赵构的生身母亲韦太后,曾经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掳走,有史料记载她在金国生活的十几年里,先后给金人生下两个孩子。这是不是真?身为一国太后的她,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厄运呢?想要了解这背后的故事,我们还要从靖康之变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靖康之变,又叫做“靖康之耻”,岳飞

  • 王皇后为何要帮武则天回宫?难道她不知道这样会分担皇帝的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皇后,武则天

    唐太宗驾崩以后,武则天就和其它未生育的妃嫔们一起被送到了感业寺,时年25岁的武则天就这样出家当了尼姑,可武则天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怎么会心甘情愿过着这种“等死”的生活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以她早在唐太宗病重时期,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前途谋划了。武则天凭借自己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