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史上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为何要杀他

明代史上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为何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18 更新时间:2024/1/17 3:43:23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太上皇生活。

应该说哥俩的矛盾,至此已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哥哥犯了误国害民的大错,弟弟领导于谦等大臣力挽狂澜,救了哥哥一命;哥哥回家,弟弟幽禁哥哥七年,哥哥与一般奸臣小人,趁弟弟病重发动政变,哥哥又反过来幽禁弟弟。明英宗和景泰帝这哥俩为了皇权搞得亲情全无,却唯独苦了于谦等一般忠心为大明江山保驾护航的大臣。

细究于谦等人在“夺门之变”后被处死的责任完全在明英宗身上,一系列事件的根子“土木堡之变”的责任也在明英宗身上,因此,从这角度来说,明英宗无疑是一个历史罪人,他先祸害国家,继而祸害自家,最后又祸害忠臣。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是因为年少不能做主,被太监王振忽悠,才干出御驾亲征的荒唐事,还算情有可原,但是他杀于谦、害弟弟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人原谅的了。作为一个经历坎坷,饱经沧桑的太上皇,他应该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可偏偏这位朱祁镇先生是一位“只磨练不成长”的蠢材。

分析一下他在“夺门之变”后的表现和作为,我们会发现他当时至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对拥立自己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投机政客,他缺乏清楚准确的认识;二是对曾经拥立其弟弟登基的于谦、王文等忠臣,他缺乏公正的判决和独立的立场;三是对重病缠身且无后的弟弟,他缺乏宽宥之心和长远谋划。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投机政客,之所以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出这场“夺门之变”,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谋得拥立奇功,换得荣华富贵,为的是私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几个人的确不是好饼。政变之初,明英宗的确需要与他们合作,利用他们的力量复位,但形势稳定之后,他就该仔细谋划与这些小人的利益分割问题,谋求既能稳定地位又能互相牵制的效果。

于谦、王文等一干景泰时期为稳定大明江山出力的忠臣,当初之所以拥立景泰帝朱祁钰顶替明英宗的位置,那是为了保证大明江山的稳定,为了抗击蒙古的侵略部队,他们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出自公心,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已充分证明这些。英宗回来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实在与这些功臣无关,即使英宗复位后觉得这些忠臣暂时不能直接任用,也不必非得处死,最多搞个免职流放也就可以了,何必做此绝事留下千古骂名和无数人的哀鸣叹惋呢?

弟弟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能够勇敢地继承皇位,也是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后来他能获得坐稳皇位的机会,多半也是他和大臣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幽禁英宗于南宫和废掉太子朱见深虽然有错,但却没有把事做绝。毕竟他幽禁英宗那的几年,若想加害英宗还是很容易的,至于小太子朱见深的性命更可以轻易加害,但是朱祁钰并没有害死他们,可见其心不恶。废其帝位贬为郕王也就够了,何必又给他定一个“戾”的恶谥,称为“郕戾王”加以侮辱呢?这岂不是只能表明自己很小气,没有容人之量吗?

愚蠢狭隘的朱祁镇将自己的私欲凌驾于国家之上,一生所为,除了几件蠢事,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利国利民的好事,唯一可以书上一笔的,就是他废除了“皇帝死,后宫殉葬”的残酷传统。杀害一心为大明鞠躬尽瘁的于谦,令他临死时无论再怎样发善心,做善事也不能弥补他所犯下的罪过。

标签: 忠臣于谦

更多文章

  • 揭:南明永历皇帝逃亡缅甸始末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历皇帝

    导读:所谓36计走为上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似乎就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形,战争更替,只有保住性命才有机会卷土重来。身为南明的永历皇帝也深谙此道。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揭晓他逃亡缅甸的始末过程。网络配图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

  • 秦始皇统一货币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战乱,统一的七国,也开创了统一的度量衡,文字,语言和货币,那么秦始皇所规定的货币是怎么样的?货币统一有什么好处?秦始皇统一货币途径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

  • 袁崇焕该不该死?为何处死后百姓争先食其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该不该死,这件事历史其实争议很多,几百年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说,袁崇焕罪不至死,崇祯皇帝杀他就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死后再无人可以抵挡清军;有人说袁崇焕通敌罪名确凿,为人刚愎自用,如果不杀袁崇焕还有可能提早结束大明王朝。网络配图袁崇焕这个人多少有去了解的就会知道,这个人确实有点带兵才能

  • 名将宗泽:报效国家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将宗泽

    宗泽出生于西元1060年的浙东乌伤,宋朝名将;字号汝霖;谥号忠简。死后追赠观文殿、通议大夫。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安危,心念百姓,空有一身爱国热情,壮志未酬,愤恨成疾,最后临终三呼过河后卒于西元1128年。宗泽的故事用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形容最为贴切了。国乱未平,自己又无能为力是他最

  • 北元最后一位蒙古皇帝林丹汗是黄金家族成员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古皇帝林丹汗

    北元林丹汗是指北元时期蒙古最后一位皇帝,名叫林丹巴图尔,他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也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生平最大的劲敌。公元1604年,十三岁的林丹汗即位。此时,蒙古帝国衰落已久,林丹汗励精图治,打算重现往日荣耀,因而他在位期间,曾推出一系列为政举措,虽没能挽回蒙古帝国没落的国运,却也不失为一位英

  • 桃花夫人息妫:因为美貌背上了亡国的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桃花夫人息妫

    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中有个桃花夫人,面如桃花,春天最美的花。她的一生牵扯多个男人还有三个国家的兴衰。陈宣公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蔡国,叫做蔡妫,一个嫁到了息国,叫做息妫,这两姐妹让整个春秋时代都为之感叹,真可谓国色天香。蔡哀侯是蔡妫的丈夫,息妫为了看一母同胞的姐姐到蔡国探亲,但是这一去,竟然遭到了如此

  • 万历皇帝为何近30年不上朝?专家开棺探秘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皇帝

    对于历史上明朝的灭亡,有着多种看法,但是不论是何种看法,明朝的灭亡都得从万历时期开始说起的,而其中最受争议的,便是万历皇帝(明神宗)了,有人说明神宗是历史上出名的懒惰皇帝,其在位数十年,根本不上朝,而不上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网络配图以致许多大臣当了十几年官,竟从未见过万历皇帝一面。有人说

  • 史上最残忍的报复方式:朱棣将政敌女性贬为营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报复政敌的方式,有人纳为己有,成就千古美名,如唐太宗与魏征;也有人欲杀之而后快,甚至“诛九族”,以绝后患……但是,这些人都不算什么,历史上最残忍的报复方式,也是朱棣发明的;正如史上唯一一个“诛十族”,同样是朱棣干出来的,由此可见朱棣残暴的一面。客观来说,除开休了《永乐大典》,朱棣留

  • 揭秘 鸿门宴里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羽为何不杀刘邦。秦始皇死后,秦帝国暴虐苛政,民不聊生,老百姓群起而反之,各路英雄皆

  • 揭秘秦末著名战役巨鹿之战项羽实际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巨鹿之战

    秦二世元年,项羽和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抗秦起义。此时,项羽才二十四岁,自从以后项羽开始带领吴中男儿起义反秦,开始登上追逐权利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