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谁是继武圣关羽之后的三国第一名将

揭秘:谁是继武圣关羽之后的三国第一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4/1/18 22:14:35

导读: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为了保护家小,被迫“约三事”,以“降汉不降曹”作为投降的条件,这件事不仅反映出关羽的忠诚义气,也反映出曹操的肚量。其实这并非史实,包括之后的“过五关斩六将”均是《三国演义》当中的故事。

关羽在曹营时,“除张辽外,独与徐晃交厚”。这不仅仅因为三人都是降将(关羽是刘备部下,张辽是吕布部下,徐晃是杨奉部下),更因为他们都是山西人,都属于当时名闻天下的并州骑兵集团。三国时期,来自山西并州的骑兵加入了不同的政治集团,成为了一只战斗力惊人的队伍,其中最著名的是吕布率领的最大的一支集团,在三国初期堪称战无不胜,甚至有过夺取天下的机会。但是由于缺乏政治纲领领导无方,并州骑兵各部先后失败,纷纷被袁绍、曹操等集团兼并,其间接后果是并州地区的刘豹匈奴集团坐大,最终起兵灭亡了东汉天下。关羽、张辽、徐晃汇集到了曹操麾下,乡民乡音乡情,有些私交是很可以理解的。

关羽回到刘备的队伍后,依旧是屡战屡败,最后在荆州当阳大败(电影《赤壁》开篇表现的就是这段历史),但这次大败反而成了联吴抗曹的开始,赤壁一战,刘备跟着周瑜取得了大胜,在荆州地区站稳了脚跟。关羽也屡立战功,成为刘备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华容道关羽义赦曹操也是演绎的故事,关羽看到曹操失魂落魄时的心情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他如果知道是诸葛亮故意派他捉放曹,让兄长的大业毁弃在自己手上,依关羽的脾气是不会饶恕诸葛亮的,刘备也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三国演义》里对关羽与张辽、徐晃等老乡的感情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如,华容道一节,“关羽正要喝止,互见张辽从马前跑过,不由得一声长叹……”。这说明关羽确实是个重感情的人,这种重感情几乎动摇了他的集团立场。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主力入益州作战,防守荆州的任务就落在关羽身上。关羽率荆州部队主力北上,首先击败曹仁,围了樊城;之后围城打援,大败于禁庞德率领的增援大军,俘了于禁杀了庞德,一时间中原大震,人心惶惶,曹魏甚至有迁都之议。然而,此时得胜的关羽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樊城打不下来,中原攻不过去,撤退又前功尽弃。问题的关键,就是荆州和益州远隔数千里,战略协同不易,调兵增援更难。虽然驻关中的蜀汉军对关中持续保持压力,但是曹魏终于抽得出力量来,调集又一支援军,从北向南猛攻关羽,并最终击溃了关羽部队。这支曹军的统帅,便是关羽的老乡老友——徐晃。

人们更多赞叹东吴吕蒙陆逊的白衣渡江,却很少注意到历史上徐晃率领曹魏援军在北线战场上的杰出胜利。徐晃率领着临时调集的增援部队南下后,很快到达荆州蜀汉军围城阵地的外围。关羽对于曹魏的又一波援军早有心理准备,做了精心布置,不仅深沟高垒,严防死守,甚至有诱敌深入,再次全歼此部敌军,顺势攻下樊城,席卷中原的壮志。不料,徐晃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率全军猛然杀入蜀汉军的防御阵地,一路上斩关夺寨,势如破竹,生生从内部打破了关羽部队的防御体系,逼迫关羽仓皇撤军。曹操在战后视察荆州军防御阵地时,对其坚强顽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继而对徐晃的战功高度赞叹。关羽重感情讲义气,徐晃却不因与关羽有私人友谊而废公事,如果说关羽的失败,是糜方和傅世仁不出兵援助的原因,不如说徐晃指挥战役有方更恰当。徐晃取得了北方战役的胜利,南面东吴军又抄了后路,关羽被迫向西逃亡,最终败走麦城,导致了兵败被杀。然而,论起破关羽第一功,还得说深入险地、中心开花的徐晃。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载,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操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樊城之围胜利后,曹操说:“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由此看来,继关羽之后,徐晃当属三国第一名将。

标签: 三国关羽名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遗憾: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实现归隐的诺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归隐,三国,诺言

    导读:孔明受刘备的三顾之恩不得已卧龙出山,刘备献上聘礼算是预付了年薪。离家前,孔明对弟弟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此一段看似平常的话,其实并非对诸葛均说的,是故意说给刘关张听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后,经历了很多波折,依附于各大集团,而且常常

  • 庞统到底有什么能力可以跟千古名臣诸葛亮并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

    庞统不幸英年早逝,大才未得全面展现,这是莫大的遗憾与悲哀。凤雏英名远播,但可惜短暂的一生使之事迹很少,却也因此招来庞统空有其名的议论。我认为这种议论是不对的,虽然庞统的一生很短暂,但是通过他的事迹能看出他有着被认可肯定的能力,他获得的评价也都是很高的。如果不仔细了解与思考是不能知道这些的,在此我便分

  • 历代名枪名将:中国历史上35位最擅长使枪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历代名将,名枪大排行!1、项羽:霸王枪在《西汉演义》故事中天下无敌,也是以后各代枪法的鼻祖。由于是最早的枪,传到后来一定有遗漏或者有后人补充完善的地方,因此不好说霸王枪是否强于后人的枪法。感觉霸王枪属于力量型,需要项羽这般力大无穷的人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也就是说不要说戳刺,即使用枪杆扫也能死一大片。2

  • 揭开历史上真正的民国斧头帮帮主:威震民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民国,斧头帮,帮主

    《功夫》里的斧头帮帮主颇搞笑,色厉内荏,被神雕侠侣与火云邪神吓尿了几回。但据李某考证,斧头帮是真有,首任帮主更是威震天下。以下是帮主个人简历——“他是民国乱世叱咤风云的神秘人物。他专门策划暗杀上层社会的达官要人及日军高官,蒋介石提到他假牙就发酸;戴笠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 解密:历史上第一个喝酒喝死了的外交大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汉,辽国,郑珙,

    公元951年,死了一个大名人(天天死人),这个人是北汉的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属于实际上的二级宰相。对于北汉来说,这是个大损失,也是个大礼包。为什么说是大损失呢?因为郑珙是皇帝的心腹,是他的智囊,就这么一个重要人物,竟然客死他乡,太可惜了。至于说是大礼包,还得从头说:本年,后汉灭亡,节度使刘崇因为郭威

  • 差点改变国家命运的一次战斗:努尔哈赤险些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成梁,努尔哈赤,女真,

    曾经的女真部落很渺小,但是他们时不时的会反叛,这个时候就要时不时的征讨,一次古勒城的女真蛮子反叛了,大将李成梁前去征讨攻破古勒城,杀尽那些不顺从的女真蛮子,并注意团结大多数爱国群众,这是大明王朝治理关东的基本国策。应该说,这个国策是没有问题的。明灭不定的火光之中,李成梁驱马进入了古勒城。这时候一名把

  • 史上真正的丐帮帮主:献策平天下 爵封逍遥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七,朱元璋

    王七与朱元璋都是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人,两人又同在当地皇觉寺当过小和尚。不过,起初他俩并不相识,因为,朱元璋进皇觉寺时,王七早就云游四方,吃“百家饭”去了。有一次,王七在一次讨饭途中偶遇因战败而藏在荒山破庙中的朱元璋。其时,朱元璋因疲劳过度,腹中乏食,已无力举步,王七便将讨来的饭食送给他吃,并尽心侍

  • 王七是谁?乞丐头目王七为何被朱元璋封为逍遥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王七,明朝

    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坐稳皇位后,为了巩固皇权,将权杖顺利地传给儿孙,他开始滥杀被他视为“功高震主”的功臣。但,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却与乞丐王七结为莫逆并“善始善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位当年红极一时的大明“逍遥王”竟几乎淡出了历史。为了“复活”王七这个不应被历史遗忘的“另类人物”,笔者根据手头所掌握的

  • 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马屁精?严嵩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嵩,青词宰相,严世藩,

    近几年市面上流行一部书,叫做《厚黑学》,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建官场上的这门最大的学问,就是“马屁学”。如果研究好了“马屁学”,而且能够运用得得心应手,那就会在宦海沉浮的惊涛骇浪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绯闻:竟欺骗了人们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伯虎,秋香,历史

    人们意识里,唐伯虎也成为风流才子的一个典范。然而,殊不知,这些风流韵事其实都是由后世渲染甚至杜撰的历史“绯闻”,而唐伯虎真实身世却极为坎坷,实难用风流快活来形容。唐伯虎生于1470年,因其出生时恰逢寅年寅月寅日故而得名唐寅,又因为寅即虎,故又得名唐伯虎。当时他们一家人住在苏州,他的父亲唐广德做酒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