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本来可以一统天下 为何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收兵呢

曹操本来可以一统天下 为何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收兵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64 更新时间:2023/12/28 18:24:59

还不知道:曹操能统一天下为何要收兵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好运气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秋天,曹操攻克汉中,进入汉中首府南郑。汉中军阀张鲁本来就有归降的意思,部下张卫等人不同意,才抵抗了一阵。眼看曹军攻下阳平关,直指南郑,张鲁的部下想烧了库房,再逃往巴中。张鲁不同意,说:“我的本意就是要归顺中央,现在离开汉中,是为了避开兵火,没有恶意。库房的藏品,都是国家所有。不得毁坏。”下令所有库房封存不动。曹操进入南郑,非常赞许张鲁的态度,派人去抚慰张鲁,张鲁带着家小归顺。曹操封他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邑万户。非常优待。汉中让曹操给平定了。

平定汉中,曹军运气很好。张卫守在阳平关,依山据险,曹军前进不得。以前听人说张鲁军好打,看了地形后,叹息说:“别人的话曹操,不能当真呵。”攻打了几次,没效果。打算退兵。派夏侯惇、许褚等率军去接应山上部队。不料前军晚上时误入张卫的营寨,张卫军惊慌混乱,居然全部逃跑了。曹军占领了敌营,派人回报:“我军已占据敌人要害,敌人都跑光了。”大家开头还不信,得到确认,急忙进兵,一下子拿下了阳平关。这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曹操自然欢喜的不得了。这一战,基本等于兵不血刃,轻轻松松就拿下汉中。曹军士气高昂,大家都说:“老天爷帮助我们啊!”

就这样曹操一下子有了一个好机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现在在曹操的手中。刘备的益州,等于兵临城下,一个对刘备集团来说是危机,对曹操政权来说是好事的时机,就摆在曹操的面前。继续前进,攻打益州;还是见好就收,消化成果。就看曹操的决策了。

这一年,一代英雄曹操六十二了,渐显暮气。阳平关前看到张卫军守险,不易进攻。试探性地打了几次,损失不小,便感觉沮丧,打算退兵,年轻时的吃苦耐劳精神消磨了不少,老话说,年过五十,精力不济胆气也衰。这个岁月还是不饶人啊。英雄迟暮,一样令人唏嘘。

一年前,刘备拿下益州。原来是益州牧刘璋请刘备入川帮助对付张鲁。刘备趁机广树恩信,收拢人心,终于挤掉刘璋,夺了西川。虽然乱世中,弱肉强食是个铁律。刘备的做法总有点不地道,人家请你到家里防盗,你把主人的家给占了嘛!所以益州人虽然都明白刘备代刘璋会把益州治理的更好,但人心总有不服。

2、打不打

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南郡等地,以安置部队。孙权考虑到同盟军要壮大以对付曹操,答应了刘备。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派人来要荆州各郡,刘备说,待我拿下凉州再说。孙权大怒:“这个老滑头还在耍我!”命令吕蒙率军攻夺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吕蒙给三郡下了最后通牒,长沙、桂阳望风归降。零陵太守郝普坚守。刘备从蜀地亲自赶赴公安,派关羽进驻益阳,来争三郡。吕蒙派郝普的老朋友邓玄之去诈骗他,说刘备在汉中正被夏侯渊所困,关羽在南郡被孙权逼住。自顾不暇,管不到你这块了。你郝普要做忠臣烈士也要看时机。现在是白死,还害你老母亲也死,有什么意思呢?郝同学被吓倒了,投降。吕蒙一进城,呵呵大笑,把形势告诉了他。郝普羞愧得差点钻地缝里去。这下子三郡都在孙吴手上。同时曹操攻下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再强横,也不敢两面开战。这才以湘江为界分荆州,东面属吴,西面属蜀。老刘匆忙赶回益州,对付曹操。

曹军参谋司马懿献策:“刘备用诈,取得益州。人心未附,却远赴公安争荆州。这个机会不能丢。我军拿下汉中,士气正旺。乘势直逼益州。敌人必定土崩瓦解,一举可以吞并益州了。”曹操叹气说:“人苦不足,即得陇,复望蜀乎?”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得知手下攻克了汉中等地,也讲了这句话。意思是要部下再接再厉,攻克蜀地。曹操这时却是老话反说,人心不足,刚得到汉中,又想益州了?是打退堂鼓的意思。老曹有疲劳感了。

另一高参刘晔也说:“刘备是人中豪杰,占据蜀地不久,威望还镇不住人心。现在我军取汉中,益州震动,人心惶惶,不战自乱。以曹公您的英明,顺势而上,无往而不克。如果让敌人缓过劲来。诸葛亮是治国能手,担当丞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担当将军。蜀民安定下来,敌人据险坚守,就来不及了。”曹操还是没有出兵。

七天后,蜀地归降的人说:“蜀中军民每天都心惊胆战,草木皆兵。将领即使斩杀士兵也定不了军心。”曹操问刘晔,现在打来的及吗?刘晔说:“敌军已经稍有安定了,没得打。”于是曹操留下夏侯渊、张郃等大将守汉中,退兵。千年等一回的大好时机,就这样错过了。

3、线路图

中国自古从北向南的征伐统一全国,基本两条线。第一条,统一北方后,渡过长江,扫平江南,如隋文帝打南陈。第二条是渡江受阻,就要迂回绕道,拿下四川地区,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攻占江南。晋武帝司马炎最后统一国家,走的就是这条线路。

建安十三年,曹操进攻荆州,荆州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又在当阳追上刘备,长板坡一战,打的刘备是妻离子散。诸葛亮后来说,当此时,曹操抚掌,谓天下已定。这是曹操统一天下的第一次机会。后来地球人都知道,赤壁一把火,把曹操烧回江北,第一次统一中国的行动受挫。

建安十六年,曹操指挥的最后的成功一战,打关中以马超为首的联军,一举消灭了曹魏北方的不安定因素。西北地区也归入中央的统治。再拿下汉中这一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全面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以曹操的神武英明,却没抓住时机,进兵益州,坐失良机。在曹操手上第二次统一中国的历史时刻又一次失去。

这以后,曹操还亲自指挥过两次战役,一次征伐孙权,在濡须口被孙权顶住。还是过不了长江。只发了句感慨“养子当如孙仲谋”,回家了。最后一战,还是在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反攻汉中,杀了曹军西北总司令夏侯渊。情况万分危急之下,曹操不得不亲征汉中,打了几个月,退军。汉中让刘备给占领。这两次打战,曹操都不是很上心,像是走过场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十年前,曹操五十二岁,平定河北,打败乌丸。写下了千古名篇《龟虽寿》,其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催人上进的诗句。成为后人奋发图强,永不停息的精神动力。事到临头,这一次曹英雄怎么没雄心壮志了呢?

主要原因是曹操要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建安二十年,曹操已进位魏国公,魏代汉是早晚的事情。权力的顺利交接,是摆在曹操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内部稳定,才可以对外用兵,扩张领土。或许这就是曹操不愿意扩大战争的真正问题所在吧?

4、接班人

这时,曹魏的太子储君还没有定下来。最有希望上位的是曹丕和曹植两位公子。曹操原来的长子曹昂早死,曹丕就是嫡长子,按理法是继承人。但曹植文采飞扬,天生奇才,小小年纪写出来的文章就是超一流的好。曹操很惊讶,问:“这文章你是叫枪手写的?”曹植说,我怎么想就怎么写,用什么枪手?以曹操的文章水准,尚且对曹植刮目相看,何况他人?后人对曹植推崇备至,说天下才华一担,曹子建独得八斗。这个水平,一个人把天下人比下去,不得了。曹丕文采也不错,但比起曹植,就是弱项了。或许曹大人表扬孙权“养子当如孙仲谋”时,也在心中想起了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吧?

因此,曹操在这两个儿子之间挑接班人,摇摆不定。甚至有点偏向曹植。二兄弟也各团结了一邦人,形成各自的团队,为能上位积极运作。储位的争夺,已经明里暗里正在进行时。曹操的当务之急,就是定下继承人,安定曹魏的内部。

曹操充分咨询了许多老臣的意见。许多有分量的人还是赞成立嫡长子曹丕。老狐狸贾栩只提醒一句:“想一下袁绍、刘表。”这俩个和曹操同代的诸侯,都因为废长立幼引起内部争斗而家族覆灭。曹操很重视这些大臣的看法。曹丕这一派善用权谋,隐藏真情,装成好孩子。曹植则做事率性而为,言行不加掩饰。两相比较,朝臣及曹操的宫里人都讲曹丕的好话。到了建安二十二年冬天,已上位为魏王的曹操终于立曹丕为魏太子。接班人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花落曹丕家。

曹操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处理起事务来,依旧干脆利落,一点都不容情。对在立储中过于言词冲动的崔琰毛玠这俩个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人物,一个赐死,一个罢黜。对曹植的团队也进行了打压,杀了曹植的智囊人物杨修,以衣着越级杀了曹植的妻子崔氏。狠狠地敲打了曹植一下。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死后,曹丕能够顺利接班。

为了曹家的大好江山能顺利地交接给下一代,曹操不得不放弃从汉中直接攻打益州这一时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巩固曹魏家国地位这一重中之重的事情上面。这或许是人到特定的年龄段需要取舍的结果吧?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司马家族在发动政变时 为何夏侯玄没有选择带兵回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魏,夏侯玄

    还不知道:高平陵政变夏侯玄为何不带兵回朝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末期,司马家族通过政变,终于掌控了魏国的政权,至此,司马家族也在三国当中笑到了最后,政变的时候,曹家亲贵,夏侯玄是边关的大将军,手上还有很多兵马,为何他不回朝勤王?曹家三代,从曹操到曹丕,

  • 田豫到底有多厉害?刘备为什么那么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豫,三国

    看看三国田豫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刘备这么重视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为什么这么重视他,而他却在曹操手下做事当田豫年轻的时候,他在公孙瓒手下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当时,刘备也把他的尸体送到公孙瓒。他遇见了田豫,刘备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所以他越来越惊讶地发现田豫真的很有才

  • 赵国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两大名将都是被她搞垮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郭开

    赵国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两大名将都是被她搞垮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历史,风云激荡,人才辈出。不知是战乱频繁的年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无论如何,改变历史走向的这些历史人物,都推动了整个时代的进步。这些英雄人物有变法强国的商鞅、申不害,有纵横捭阖的张仪、苏

  • 年轻时候的慈禧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咸丰会如此的宠幸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咸丰,慈禧

    咸丰皇帝为何如此宠幸慈禧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到了咸丰皇帝为止,基本就结束了实权统治时代,此后继位的所有皇帝几乎都沦为慈禧的权利傀儡。对于慈禧很多人并无好感,在世人眼里,慈禧就是一个腐败家和权利控。在历史上的诸多记载也都是她如何奢华,如何

  • 刘祜死了之后,为什么皇后还嘘寒问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祜,汉朝

    皇帝已死,这个皇后为何还嘘寒问暖?不久发达了一个家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一个女人眼里却是不想做皇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做了皇后不想临朝称制的皇后就不是好皇后。此人就是东汉历史上非常悲催的皇帝,汉安帝刘祜的老婆阎姬。汉安帝是东汉历史上的第六位皇

  • 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为什么雍正在位才13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乾盛世”这四个字代表了清朝曾经的繁荣,不过有一位皇帝虽然不在这四个字当中,但是他对清朝出现盛世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位皇帝就是雍正,在他在位的13年里,惩治了很多的贪官污吏,正是因为他整个国家才变得更加富裕和强大,对以后乾隆统

  • 刘祜:东汉最无能的皇帝,傀儡般的悲惨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祜,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安帝,东汉最无能的皇帝,傀儡皇帝的悲惨生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无能是对一个男人最差的评价,为什么汉安帝会被认为是东汉历史上最无能的皇帝呢?因为,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其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太监不听他的,大臣不听他的,连床边的女人,他也管不了,皇帝混成了小白

  • 黄裳非凡的人生值得引人思考!他是如何奋斗登上庙堂高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黄裳

    黄裳非凡的人生值得引人思考!他是如何奋斗登上庙堂高位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个地道的农民孩子,凭着个人的终身奋斗,一步步登上庙堂高位,光宗耀祖,誉满山乡,他非凡的人生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的黄裳。宋朝就有三个做官做得不小的“黄裳”,除资

  • 明朝的景泰皇帝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朝的悲情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祁钰

    明朝的景泰皇帝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朝的悲情明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明朝的景泰皇帝朱祁钰,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或者很模糊,或者比较不好。这位存在感比较低的皇帝,在明代的历史上,是一个十足的悲情人物。其实,从治国理政的能力上看,他比明朝不少的皇帝都强的多,但是,无论是清代官修的正

  • 诸葛亮临终前,写了一封信给儿子成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在中国人心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孝、节、义的代表。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他临危受命,辅佐幼主。他北伐中原,前仆后继。他才德出众,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