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一共有九个弟弟 朱瞻基的皇位为何没有人争夺

朱瞻基一共有九个弟弟 朱瞻基的皇位为何没有人争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3/12/13 5:43:29

还不了解:朱瞻基皇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的父祖辈争皇位,你死我活,怎么没有兄弟和朱瞻基抢皇位?

看过《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的朋友普遍都会发现,朱瞻基的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继位过程都是无比惊心动魄。

朱棣靖难起兵,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乱兵之中建文皇帝下路不明,朱棣继皇帝位。朱棣死于榆木川后,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士奇等人怕汉王朱高煦等图谋不轨,于是秘不发丧,派人密报太子。朱高炽才得以顺利继位。

反观,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共有9个弟弟,同母弟2人。但是没有任何兄弟和朱瞻基争皇位,地位无比稳固,这是为什么呢?

一、朱瞻基的出身

古代的皇族,妃嫔无数,子嗣繁多。

为了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合理分配政治权利,大明代也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

朱瞻基的母亲是朱高炽的皇后张氏,而且他还是“嫡长子”,是名义上无可动摇的继承者。

这点我们也可以参考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和第四子朱棣的关系。

朱标很受朱元璋的喜爱,早在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朱元璋特意为他请了宋濂做老师(《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悉心调教,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继承者。

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国的第一年,直接就册封朱标为皇太子

每逢弟弟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犯错,朱标都为他们向朱元璋求情,使得诸王免于被罚。因此朱标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很有威望。

但是朱标37岁就英年早逝了,朱允炆威望和能力远远不如朱元璋和朱标,根本镇不住他那些彪悍的皇叔们。

而如果朱标不死,以朱标的威望和能力,朱棣根本不敢造这个哥哥的反,因为他一点希望都没有。

并且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出身嫡系的皇孙,把朱瞻基接到身边亲自调教,当做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因此朱瞻基早在朱高炽还在当太子时,就被朱棣确立为皇太孙,地位无可动摇,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明帝国未来皇帝。

朱瞻基的皇太孙身份已定,这在古代就是君臣之分已定。

朱瞻基的兄弟哪怕再多,他们将来也是臣子,而朱瞻基注定是储君,未来的皇帝。

朱瞻基的兄弟也并不敢造反。

朱棣的第二子汉王朱高煦敢于不服朱高炽和朱瞻基,后来造反,那是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大功,多次在战场上拼死冲杀,救过朱棣。

朱棣也很喜欢这个在战场上神勇非凡的儿子,曾经鼓励他说:“勉之!世子多疾”(好好加油,世子身体不好)。

这就是在暗示朱高煦,你也有机会的。后来的朱高煦也多次以秦王李世民自比,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当然,晚年的朱棣后悔了,但是汉王朱高煦想谋朝篡位的念头却是越来越强烈。

朱瞻基的兄弟虽多,却没有一人有汉王朱高煦一般的军功。

再加上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宽厚仁慈、爱好儒学,他教出来的儿子朱瞻墉、朱瞻墡等必定都是了解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道理,能够安分守己的做好一个藩王。

二、叔叔们一直在密谋造反,轮不到侄子们

公元1425年,继位还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于北京驾崩,此时还在南京视察工作的朱瞻基慌忙想要回到北京奔丧。

朱高煦想要趁此机会一举干掉朱瞻基,永绝后患,但是仓促之间,准备不周,竟然失败了。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为了稳住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赋予了他们远超其他藩王的恩赐。

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朱高煦但凡有所请求,朱瞻基无不准许。史书记载;“凡有求请,皆曲徇其意”

朱高煦也觉得朱瞻基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罢了,没什么好怕的,于是愈发狂妄。

公元1426年,朱瞻基才继位一年,汉王朱高煦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变。

朱高煦派了一名心腹,先要拉拢北京城内的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张辅吓坏了,当场抓了此人禀告朝廷朱高煦谋反了。

朱瞻基起初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劝他罢兵,保他不死。

朱高煦也不傻,断然拒绝。

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人劝朱瞻基御驾亲征,鼓舞士气。

英国公张辅说道:“朱高煦速来徒有其表,我请求陛下给我两万兵马,我一定能生擒朱高煦,献给陛下。”

朱瞻基很有主见,说道:“我当然了解你可以打败朱高煦,但是我刚刚即位,暗中心怀不轨的小人却是不少,这次如果我不亲征,恐怕无法震慑这些小人”。

结果朱高煦困守乐安城,朱瞻基采用招降手段,城内人心思变,军无斗志。朱高煦被朱瞻基生擒,随后被杀。

大军班师回朝时,户部尚书陈山向朱瞻基进言,赵王朱高燧与汉王朱高煦共同密谋造反很久了,应该趁此机会一举铲除。

朱瞻基不忍心把父亲的兄弟赶尽杀绝,放过了赵王。

在削藩问题上,朱瞻基展现了远超朱允炆的政治手腕。

首先,善用恩赐。登基之初,朱瞻基先用恩赐麻痹住了汉王等人,为自己彻底稳住朝中局势,建立自己的执政班底赢得了时间。

其次,御驾亲征。皇帝亲征带给双方大军士气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况且朱高煦还是叛军。朱瞻基的招降很容易就瓦解了叛军的斗志

最后,分化打击。杀了祸首汉王,留了赵王等其他藩王,使他们了解安分守己就可以保命,避免了他们狗急跳墙,再生祸端。

解决了汉王叛乱后,朱瞻基成功立下了自己的威严,天子的地位愈发稳固。

其他兄弟怎么跟这个有着嫡系血脉、平叛军功、大臣支持的皇帝对抗呢?他们的功勋与威信显然都是比不过朱瞻基的。

有着建文皇帝的前车之鉴,哪怕你当上了皇帝,能力不足,还是会被人赶下来。

此外,叔父辈的藩王们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嫡长子朱瞻基的皇位。如果朱瞻基失败了,那肯定又是改朝换代。

那朱高炽这一脉的子孙,肯定会被屠戮殆尽。

到底是犯上作乱,全家被杀。还是做个闲散王爷,一生富贵,想必对于朱瞻基的兄弟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做的选择。

因此,终朱瞻基一生,并没有出现9个兄弟,图谋不轨的现象。

标签: 明朝朱瞻基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惇妃汪氏为何会被乾隆贬黜?她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惇妃汪氏,清朝

    惇妃叫做汪氏,出自满洲正白旗的包衣世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电视的我们都知道,古代妃嫔们在后宫安身立命凭两个东西。第一是恩宠,皇帝的恩宠最为重要,只要皇帝喜欢,你就可以在后宫横着走,但是皇帝的恩宠能维系多久呢?后宫佳人不断更新,新鲜感一下就会没有了,而且人老色衰以后皇帝

  • 历史上李岩是怎么死的?对李自成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岩,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自成率领明末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成功攻进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和一个人有紧密关系,这个人就是李岩。李岩为李自成立下很大的功劳,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宣传口号,并将此口号以歌谣的方式散步出

  • 历史上刘询与许平君之间是如何相识的?有何故事 ?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询,汉朝

    自古封建帝王的人生总是传奇而曲折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间之事,变化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一个人的如今和未来到底有何区别。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你见证了一个人的悲惨和痛楚,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却发现,他成为了你不可攀登的高峰,

  • 李楚媛:纪王李慎的第三女,以孝顺恭谨著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楚媛,唐朝

    李楚媛(652—705年),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第三女, 她年幼时就以孝顺恭谨著名,嫁司议郎裴仲将,夫妻相敬如宾;婆婆有病,所用药物食品她都亲口先尝;接待妯娌,都得到她们的欢心。纪王的死讯传来,李楚媛呕血数升,此后二十年不再用润发的油脂。 得知父亲得以归葬昭陵,吐血晕厥,苏醒后留下遗言而死,时年

  • 后世对褚遂良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褚遂良,唐朝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

  • 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建功立业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多尔衮,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故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和大妃阿巴亥的第二个儿子,在努尔哈赤成为女真族的首领,并且成为后金的第一位大汗的时候,阿巴亥所在的部落为了自己的安危,将阿巴亥的姐姐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哥哥,

  • 叶赫老女短暂的一生,是宿命还是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叶赫老女,清朝

    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预言说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园1582年,丁香花盛开的早春时节,在白山黑水间的吉林省梨树县,一个

  • 汉中之战双方损失有多大 刘备为什么要夺取汉中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之战,刘备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战死了哪些武将?刘备为何非要夺取汉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一说起三国,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自然会想到那个动乱年代中的一场场战争。在那个英雄

  • 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之女,她的故事被改编为戏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升平公主,唐朝

    升平公主(750年—810年11月7日),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肃宗李亨孙女,唐代宗李豫第二女,母为崔贵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代宗永泰元年,公主下嫁郭子仪第六子郭暧,生下三子二女。为人贤明,有才思,雅为父亲所宠,恩礼冠于诸位公主

  • 赵榛: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被俘北上途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榛,北宋

    赵榛(1111年—1139年6月19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进封信王赵榛记载《皇宋十朝纲要》影印版赵榛,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八月。十一月十七日,父亲宋徽宗给他赐名为赵榛,并授封建雄军节度使、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