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对褚遂良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褚遂良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2/9 18:28:21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文忠”。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

轶事典故

释起居注

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起居注。有一次唐太宗闻道:“爱卿负责起居注,记的是都是什么事,人君可以查看吗?”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的左右史,记的是人君的一言一行,而且记下善恶,作为约束警戒,这样人主差不多就不会胡作非为了。臣还没听说过有哪位帝王亲自查看史官的记录。”太宗说:“朕有不善,爱卿也必须记下来吗?”褚遂良说:“坚守君臣之道还不如坚守职责,臣的职责就是记录,所以人君的举动必须寂下来。”刘洎也说:“即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之人都会记着。”

陷害刘洎

褚遂良与刘洎素不相能。唐太宗远征高句丽回来后得病,刘洎担心,褚遂良却反而诬陷说刘洎打算行伊尹霍光之举,太宗闻之震怒,刘洎请马周作证,褚遂良却说马周包庇隐讳,太宗听信褚遂良谗言,将刘洎赐死。后来褚遂良被贬,世人认为这是他陷害刘洎的报应。

遂良还笏

在高宗李治册封武则天为皇后之前,大臣们有很多是坚决反对的,褚遂良就是其中之一,并打算带头劝谏。有人说长孙无忌应该先去进谏,褚遂良说:“长孙太尉是国舅,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向舅舅发怒的名声,这不好!”还有人说应该李勣劝谏,褚遂良说:“李司空是国家的重臣,一旦事情难办,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治罪大臣的坏名声,这样就不好了。我只不过受太宗宠遇,这才有了今天,况且今天正是我报答太宗的恩情之时,如果我不去,何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啊!”于是褚遂良入宫进谏,极力反对废黜王皇后,其后又主张即便立后,也要立贵族之女,不可立曾服侍过太宗的武则天。他把手中的笏板放在殿阶,叩头流血,说:“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高宗觉得褚遂良在要挟他,大怒,命人将他拉出去,武则天则在帘幕后高呼:“何不扑杀此獠!”长孙无忌见状,急忙劝道:“遂良受顾命,有罪不加刑。”于是褚遂良被远贬外地。后人遂以“还笏”这一典故指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人物评价

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褚遂良耿直,有学术,竭尽所能忠诚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又说:“立身之道,不可无学。遂良博识,深可重也。”

魏徵:“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韩瑗:“遂良运偶升平,道昭前烈,束发从宦,方淹累稔。趋侍陛下,俄历岁年,不闻涓滴之愆,常睹勤劳之效。竭忠诚于早岁,罄直道于兹年。体国忘家,捐身徇物,风霜其操,铁石其心。”

蔡希:“仆尝闻褚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崄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盖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古人。” 扬无咎:“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张怀瓘:“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

刘昫:“褚河南上书言事,亹癖有经世远略。魏徵、王珪之后,骨鲠风彩,落落负王佐器者,殆难其人。名臣事业,河南有焉。昔齐人馈乐而仲尼去,戎王溺妓而由余奔,妇人之言,圣哲惧罹其祸,况二佞据衡轴之地,为正人之魑魅乎!古之志士仁人,一言相期,死不之悔,况于君臣之间,受托孤之寄,而以利害祸福,忘平生之言哉!而韩、来诸公,可谓守死善道,求福不回者焉。” 赞曰:“褚公之言,和乐愔愔,钟石在虡,动成雅音。二猘双吠,三贤一心。人皆观望,我不浮沉。”

宋祁:“高宗之不君,可与为治邪?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鸡朱鸣辰,祚移后家,可不哀哉!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义士仁人抗之以死,决不可支。然瑗、济、义琰、仪四子,可谓知所守矣。噫,使长孙不逐江夏(李道宗)、害吴王(李恪),褚不谮死刘洎,其盛德可少訾乎!”

曾巩:“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长民守土则李大亮。其余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

苏轼:“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

米芾:“清远萧散”;“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

刘熙:“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

盛时泰:“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具在。”

李宗瀚:“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馀,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书。”

梁巘:“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标签: 褚遂良唐朝

更多文章

  • 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建功立业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多尔衮,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故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和大妃阿巴亥的第二个儿子,在努尔哈赤成为女真族的首领,并且成为后金的第一位大汗的时候,阿巴亥所在的部落为了自己的安危,将阿巴亥的姐姐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哥哥,

  • 叶赫老女短暂的一生,是宿命还是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叶赫老女,清朝

    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预言说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园1582年,丁香花盛开的早春时节,在白山黑水间的吉林省梨树县,一个

  • 汉中之战双方损失有多大 刘备为什么要夺取汉中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之战,刘备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分别战死了哪些武将?刘备为何非要夺取汉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一说起三国,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自然会想到那个动乱年代中的一场场战争。在那个英雄

  • 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之女,她的故事被改编为戏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升平公主,唐朝

    升平公主(750年—810年11月7日),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肃宗李亨孙女,唐代宗李豫第二女,母为崔贵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代宗永泰元年,公主下嫁郭子仪第六子郭暧,生下三子二女。为人贤明,有才思,雅为父亲所宠,恩礼冠于诸位公主

  • 赵榛: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被俘北上途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榛,北宋

    赵榛(1111年—1139年6月19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进封信王赵榛记载《皇宋十朝纲要》影印版赵榛,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八月。十一月十七日,父亲宋徽宗给他赐名为赵榛,并授封建雄军节度使、检

  • 有哪些与赵榛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多少妻子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榛,北宋

    赵榛(1111年—1139年6月19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关系 妻子儿女《开封府状》记载,赵榛在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前有一位未婚妻,名叫罗大姑,靖康之变时十六岁,靖康之变后,于同年二月二十日,

  • 三国时期的武将都会单挑吗 吕布还真的做过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武将

    对三国武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故事里的武将真的会单挑吗?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可以说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吕布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东汉末年的几件大事中都有吕布的身影。吕布先是担任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的主簿(吕布还是有点文化的),

  • 司马懿能过夺取曹氏江山是因为年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曹魏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曹魏江山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窃取了曹魏江山,仅仅是因为司马懿年长的优势吗?不得不承认三国时代盛产人才,尤其是那些百年难遇的大才全在这个时代涌现了出来。众多的人才贤能同聚这一时代无疑是为这喧嚣的三国时代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滚滚长

  • 曹操当初怀疑过司马懿 曹操为何没有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司马懿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对司马懿心存疑虑,为何生前没有当机立断,杀掉他以绝后患?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做事又心狠手辣。为了曹魏将来的长治久安,他对那些和自己不一心的人,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这些人里既包括孔融、荀彧等当代名士,也包括他认为自己后代无法驾驭

  • 三国二十四将如果按照战绩排名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二十四将,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二十四将排名争议最大的,就是典韦能否排在第三位:这个排名是根据《三国演义》得出的,而在《三国演义》中,典韦的武功与许褚在伯仲之间,他们一个排第三,一个排在黄忠之后位列第八,明显是十分不公平的。许褚和典韦武功不相上下,在《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