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曹操善于自我批评

曹操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曹操善于自我批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1/20 7:26:11

三国时期,曹操为统一北方,决定北上征服塞外的乌桓。这一举动十分危险,因此一众将领纷纷劝阻,但曹操还是决定率军出击。最后将乌桓打败,由此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班师归来,曹操下令调查当时有哪些人不同意北伐计划。那些人认为要遭到曹操惩罚,一个个都十分害怕。不料调查之后,曹操却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大家很奇怪:事实证明,我们劝阻北伐是错误的,怎么反而得到赏赐呢?

网络配图

曹操说:北伐之事,当时确实十分冒险。虽然打了胜仗,但属侥幸,是天意帮忙,不可当作正现象。各位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是出于大局考虑,所以要奖赏。我希望大家以后要更加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管理者大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特点,尤其是业绩显著的领导人。这本无可厚非,他在管理中取得比常人更高的业绩,自然有其强处,为此而自我感觉好一点自在情理之中。

但是从古时的战场,到如今的商场,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团队的力量。作为领导者,其个人能力重要,但显然其带领团队的力量更为要紧。而这些能力当中,是否能够很好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有功不揽,闻过则喜,则是一个合格领导人的标准所在。

网络配图

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自然有其比别人更优秀之处。但是一个领导做到越高层的位置,更需要发挥的往往不是他个人某方面的强处而是能够发挥团队的优势。领导者也总希望部属的点头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屈从权力。广开言路,让大家积极参与管理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倘若领导者过于强势,尤其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听,或只是听听而已不置可否,或者一听到不同意见、不够水平的提议就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长此以往,则下属们迫于权威,一般也就不会再提什么建议。反正你领导英明拍板定调,我们跟着就好了,有肉时吃肉,形势不好时就再换个地方。

网络配图

自视甚高,有功劳归自己,有错误怪下属,的确是很多领导人容易犯的病之一。合格的领导者,总是能够肯定下属的成绩,承担自己的失误。最难得的是曹操这种人,即使是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也绝不骄傲,还去充分肯定那些提错误意见的下属的态度。如此一来,大家自然更加尽心尽力地要为之效劳了,在决策上也会充分、努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会因为害怕一言不慎或建议有失,而去刻意迎合领导的心思了。“官死战、武官死谏”,这样的话,愁基础不固、事业不兴呢?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交锋匈奴:险胜一分智谋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著名的帝王,刘邦在建立了汉朝后,派韩王信到了马邑建都,但是没过多久,韩王信却又叛变投降了匈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让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在马邑。匈奴兵攻打韩王,并用大军包围了马邑,韩王信因为受到汉朝猜忌,失去了信任,他害怕遭到诛杀,率领众军在马邑投降匈奴。网络配图韩王信投降匈奴后,

  • “智障人士”成皇帝 却创造出了唐朝最后的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忱

    李忱,这是晚唐皇帝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他勤政爱民,治国有方,因此被誉为“小太宗”,延续了唐朝初期的盛世之风。不过,李忱能够走上皇位堪称“充满电影气质”,因为在他人生的前半段之中,他始终都是以“智障人士”的形象出现的。1、“弱智儿童”的卑微身份李忱童年之时就显得有些愚笨,不爱说话,就喜欢自己呆着。这一切

  • 三国时期最强谋士大比拼:郭嘉远超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易中天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怎样相似呢?易中天认为: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第二,他们都“审于量主”(谨慎地选择主公)。第三,他们都“谋功为高”。第四,他们都忠心

  • 三国谋士田丰因为刚烈而让他的主公下不来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田丰

    田丰智慧绝伦,是三国最好的谋士之一。他是河北人,年幼的时候,他在乡间就有聪慧的名声。长大当了官的田丰很得上司的器重,可是那个时候,太监专权屡次谋害忠臣,他认为这个朝堂已经不值得他报效了。于是辞官回家了。经过熟人的推荐,他成为了韩馥的部下。不久韩馥被袁绍取代了。袁绍听说过田丰的名声,就带着礼物招揽了他

  • 一脚踢死长子的道光帝 最后由谁继承他的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光

    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这话虽不是绝对的,但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是证据。历史上有多少手足相残父子相隙。最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就是典型的手足相残,不过今天小编想说的是关于道光帝一言不合一脚踢死儿子的故事。据说,当时的原因是因为儿子不想学习,就这么简单一件事就要儿子性命,果然,伴君如伴虎。据记载,被道光帝踢死

  • 传说还是真相: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

  • 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 竟与玄武门之变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在李世民还没当皇帝前,他以秦王的身份,率领亲王府一班文人武将南征北战,扫平了窦建德、王世充等诸多诸侯,成就了大唐一统的江山。天下平定之后,李世民才20多岁,真可谓年轻有为。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李世民不是长子。唐朝建立后,李渊就封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建成的军功不如李世民,对李世民的名满天下声势日

  • 揭秘郑庄公的悲伤:亲妈竟然帮着亲弟弟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庄公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在这五霸之前,还有一个猛人,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一生征伐,把原本积贫积弱的郑国搞得空前强大,史称“郑庄公小霸”。郑庄公一生几乎未尝败绩,内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可谓一代明君。但郑庄公的家庭生活却比较悲伤,他的亲

  • 乾隆皇帝手把手教你,怎么做一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

    这几年,富二代、官二代和某某二代几乎都成了一个贬义词,他们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很多的负面新闻。这些某某二代,都会被骂为败家子,明明有着良好的出生,有着极好的前程,却做起了败家子。不过,这些败家子在野史君看来,都是不怎么聪明,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高。野史君最佩服的败家子,是清朝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爷

  • 宣太后芈月与情夫义渠王的两个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宣太后与义渠王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有着三段感情线,其中她与义渠王之间更是有一段牵扯不清、相爱相杀的情感纠葛,两人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夫妻生活中,是否生有子女呢?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宣太后在利用义渠王助自己扎稳根基的同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放下警惕与防备之心。在史记中的匈奴列传也有相关的记载,称秦昭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