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衍是商鞅的接班人,他后来为何一生反秦?

公孙衍是商鞅的接班人,他后来为何一生反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23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那么,公孙衍为何至死都要和秦国对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土地给秦王,同时又由于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说,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但这时候,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为了取代公孙衍的地位,于是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秦国的利益,同时把魏国保起来。秦王相信了张仪的话,拜张仪为客卿,驱逐了公孙衍。公孙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国。

当然了,除了这种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直坚持合纵,还有为了实现自己主张,与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谁能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公孙衍无论如何都要和张仪比一比。所以,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对抗。

只可惜当时东方六国人心不齐,公孙衍没能实现理想。如果当时六国齐心,可能战国后期的形势,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标签: 公孙衍战国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是郑贵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万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敬妃是明神宗万历中年时期最宠爱的妃子,也是南明永历皇帝的祖母。为万历皇帝生下皇六子朱常润、皇七子朱常瀛,被册封为敬妃,还曾发愿刊刻佛经一部。她在生产皇七子后第十一天因产疾而薨。万历非常伤心,将她两个孩子交

  • 汉武帝在位55年却花了44年攻打匈奴 汉武帝为何如此执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匈奴

    对汉武帝和匈奴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与匈奴作战是一件大事,从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当中汉与匈奴始终处于时战时休、战多于休的敌对状态。这是因为匈奴单于不守信义,不遵礼法、侵扰边境,破坏和平、好杀成性等造成的,汉武帝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灭掉

  • 蜀汉名将霍戈,国家灭亡时拼死反抗,晚年仍扬名立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戈,汉朝

    蜀汉名将霍戈是什么结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说起“刘禅”都能想到“乐不思蜀”,想到“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可悲可恶不仅仅在于他荒淫无度,不思进取,也在于他对身边忠志之士的辜负。想到诸葛亮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一步一步替刘禅谋划;想到姜维委身仇敌忍辱负重图谋复

  • 岳飞为什么没有用民族英雄称呼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宋朝

    岳飞为什么没有用民族英雄称呼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我国古代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人类的不断发展,抱团取暖也有了国家,朝代更替也伴随着战争。这些战争或是内部或者是外部入侵,在面对外部入侵时,往往都是会出现一些强人力挽狂澜,最终让外族击败,最终成为百姓心中的民族英

  • 秦孝文王为何在位时间只有三天?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孝文王,战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孝文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昭襄王死后,赢柱即位。这一年,他已经52岁,熬过了漫长的太子时期,终于登上了王位。然而,他仅仅当了三天的秦王,便离奇死去。史称秦孝文王。是的,你没看错,的确是只当了三天的秦王。他是秦

  • 朱棣为什么要活剐三千宫女 这件事情是由谁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杀三千宫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称帝,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朱棣勇

  • 萧何拯救过韩信,他为何又要与吕后联合谋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何,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萧何有能力拯救韩信,却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曾经的好友之情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成也萧何败萧何”将韩信与萧何此人联系在一起,韩信能被刘邦重用离不开萧何,是兄弟不应该可以两肋插刀吗?为何在韩信的危急关头,萧何放弃拯救韩信,却和吕后联合谋杀韩信

  • 八阿哥胤禩有才有德能担大任 康熙为什么要打压八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八阿哥

    康熙和八阿哥关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清朝后期的皇帝都为没儿子而上火,而康熙皇帝儿子太多则更让人挠头,康熙47年太子胤礽对比自己小27岁的18皇弟不友爱,加上夜窥皇帐获罪被废,其实康熙对太子早就不满,种种簪越不法已经威胁到康熙皇帝的权利

  • 她是康熙的宠妃,宜妃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宜妃,清朝

    今天要讲一位康熙皇帝的宠妃,她就是郭络罗氏,大家也可以称她为宜妃,她的受宠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康熙表现地很明显,不仅几次出巡的时候都会带上她,还曾亲临其父亲的府邸进行慰问。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或许康熙是真心宠爱她所以才会给宜妃这样的殊荣吧,后来宜妃更是诞下了

  • 韩信当初不是被封为楚王吗 韩信是怎么成为淮阴侯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称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在大汉建立、天下一统之后,考虑到齐国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韩信那可疑的忠诚度,高祖刘邦再次突袭韩信军营夺走了他的兵权,将他改封为楚王。对此韩信并无太多怨言,喜滋滋地上任去了。然而身为楚王的他却不知死活的收留了项羽手下大将钟离眛,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