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公孙衍

公孙衍

  • 春秋战国公孙衍简介-春秋战国公孙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2:24:32阅读:1076

    公孙衍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春秋战国公孙衍,历史上评为公孙衍,春秋战国历史公孙衍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公孙衍,别名:犀首,国籍:魏国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

  • 公孙衍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5 6:21:39阅读:107

    公孙衍,名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魏国犀首(官名。战国魏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因替秦国收复河西,而受封大良造。后离秦,再仕魏国,首倡联

  • 《芈月传》中的楚怀王是谁,楚怀王最后结局怎样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3:43:53阅读:4090

    《芈月传》中的楚怀王是楚威王的嫡子叫芈槐,是芈月的异母兄长,因为是嫡子身份尊贵,所以从小就娇生惯养,母亲十分骄纵他,养成了芈槐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惯,做事没主见,对他人的依赖,早年被自己的母亲左右,当上国君后被自己的妃子左右。在电视剧中楚怀王在国事上极其无能,多次被张仪欺骗失去了盟友,以致于不断用土地和

  • 公孙衍怎么死的,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8:02:04阅读:1229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春秋战国在当时一些人眼里,公孙衍和张仪同样威名赫赫,但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多。《孟子滕文公下》有公孙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只有零星的几则记载。公孙衍怎么死的,可见《史记》。合纵连横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公孙衍和张仪。他们俩

  •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但为秦国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4:16:41阅读:3274

    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以来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如果再算上先秦时期的各国君主,数量更是繁多。因为君主很多,被后世忽视的也不在少数,秦庄襄王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 传说中秦始皇的生父于很多人来说,“秦庄襄王”这个名字其实是陌生的。但“秦始皇”这个名号却不

  • 苏秦为何要帮助张仪见秦王?苏秦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4/2/3 21:45:10阅读:515

    世人都爱将苏秦张仪一同提及,我们知道苏秦和张仪都师从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其实苏秦和张仪的关系就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因为两人总是被一同提及,于是便有了争议,有说两者是不同时代的人,有说是同时代的人。持不是同一时代观点的人认为,关于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

  • 秦惠文王的心腹爱臣公孙衍,为何会致力于组织合纵抗秦呢?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8:47:32阅读:285

    公孙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330年,一名身着秦军战甲的士卒骑着快马,口中喊着“河西大捷、河西大捷”,直入咸阳城。随后,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率领秦军全歼魏国河西驻军,擒杀魏国上将军龙贾,收复河西之地的消息从咸阳宫传出。无论是咸阳城内的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纷

  • 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时间:2024/3/4 0:10:19阅读:1813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为秦国的咄咄逼人,采用强劲的东进政策,所以让东方的各国生畏,准备要五国攻秦,于是纷纷

  • 苏秦张仪能言善辩 最牛的军事学老师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0 18:27:25阅读:1384

    苏秦与张仪,是中国史上的两个名人,过去称他们为说士或说客,所谓游说之士,意思是说他专门玩嘴巴的.),我们中国人就称他为游说之士,是苏秦、张仪之流。一个书生用他的嘴巴,凭他的脑筋,摆布整个世界的局势,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上,最知名的就有苏秦、张仪两同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苏秦和张仪,他们原来是师兄弟,

  •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6:55:19阅读:4250

    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

  • 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07:03阅读:2502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

  • 功高位重的公孙衍是如何遭张仪算计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6:07:20阅读:2713

    公孙衍早在秦惠文王嬴驷八年(公元前330),秦惠文君就任命了公孙衍为统帅出师伐魏。《史记·秦本记》载:“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史记·魏世家》云:“秦败我龙贾军,斩首四万五千。”雕阴之战后,魏国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不得不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陕北的十五座城池拱手奉献于秦。此时,秦国已经对魏国的河

  • 战国时期,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合纵抗强,仅一年便宣告失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20:07:27阅读:3678

    [var1] 公孙衍离秦归魏,开始思索合纵之策 公孙衍本是魏人,后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了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等战役。凭借战功,公孙衍得以升任左庶长,并获封大良造。[var1]在当时的秦国,左庶长公孙衍的地位,仅次于相邦樛游和庶长秦操,而在极为重视战功

  • 公孙衍也是战国著名的谋士,可他的名声为何却远不如张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37:00阅读:2887

    [var1]他本是魏国人,最初的志向是要侍奉自己的母国,帮助自己的母国成为一个强国。奈何魏王并不是一个惜才之人,并且心高气傲,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将国家治理的好,不需要这些谋士。当时在魏廷之上有一个将军,对公孙衍很是欣赏,于是决定先让他在帐下效力。可是公孙衍的志向可不是干这个,他想要的是指点江山,助一

  • 秦国为什么重用张仪,而弃用了刚刚夺回河西之地的公孙衍?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18:36:22阅读:4779

    [var1]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公孙衍一开始却选择为秦国效力,并获得了秦惠文王的重用。作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多次率军秦军攻打魏国。最终,公孙衍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过公孙衍的努力,秦国终于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那么,问题来了,为秦国夺回河西之地的公孙衍,却被张仪取代,原因到底是什么?一首

  • 公孙衍与秦国相爱相杀开启了合纵连横大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5:47:09阅读:1399

    公孙衍在秦国的收复河西之地中,建立了第一功勋,斩首八万,深入魏境,打得魏国连连叫苦,派出使者割让城池,以求和平。要是他以此功劳,回归秦国,其大良造之地位必是相当稳固的。可惜的是,骄纵之情溢于言表,公孙衍犯的错误,便是收受魏国贿赂。公孙衍本为魏国人,只因秦国招纳天下贤才,成为秦国大良造。作为异国之人,

  • 公孙衍在秦国到底建立了什么功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8:47:07阅读:4036

    公孙衍到底在秦国建立了什么功劳公孙衍与张仪并称,后世所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评价相当之高。公孙衍初在秦国为相,为秦惠文王收复河西之地立下汗马功勋,后半生却合纵五国,与秦国数次大战,更是给秦国稳若磐石的大后方,培育了一支相当有力量的队伍,成为秦国心腹大患。[var1]秦惠文王需要什么人帮助

  • 公孙衍做过秦国大良造,为什么后来一生都矢志不渝反秦、抗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4:24:49阅读:1637

    不过大良造可不是管织造的,它是秦国最大的军事长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性质。你也许不知道,在秦国当大官的公孙衍是魏国人。对此,你一定会迷惑不解,魏国人在秦国当大官,是不是有点太“魏奸”了?其实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狭隘的祖国观念,哪里能重用我,哪里能实现我的抱负,展示我的才华,我就为谁效力。[var1

  • 从魏将到秦国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纵家,公孙衍为何如此执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2:34:51阅读:1895

    [var1]公孙衍在魏国时大志难申,只能屈才在军营中担任副将,郁郁不得志让他萌生去意,此时秦惠文王处死商鞅,正四处招揽人才,公孙衍趁此机会离开魏国,向西来到秦国,在这里他见到惠文王,将自己的为秦国制定的东出计划和盘托出,深得惠文王的认同与赞许,并迅速提拔重用他,委任他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也不辱使命,

  • 公孙衍:先帮秦国收复河西,后帮山东诸国抗秦,晚年竟又当了秦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9:22:38阅读:1278

    [var1]提到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苏秦与张仪。苏秦主张合纵,他尽管出身贫寒,却在成功游说山东六国组成抗秦联盟后身佩六国相印。张仪主张连横,他以秦相身份四处奔走,成功以“横”破“纵”,帮助秦国维持了霸主地位。人们往往认为苏秦、张仪二人针锋相对,但二者年纪相差数十岁,并没有直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