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初年向突厥称臣12年,结局却令突厥人哭了

唐朝初年向突厥称臣12年,结局却令突厥人哭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4/1/19 10:08:07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疆域广大,国力强盛。可是,在建立初期,唐朝竟然向突厥称臣12年。

突厥兴起

突厥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于丁零和铁勒。南北朝时期铁勒原来住在叶尼赛河上游,后来南迁到高昌的北山(现在新疆地区)。

突厥人主要讲突厥语,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大账外置一幅狼旗,为阵亡的将士立石为记,将部落印记刻在石上。

中国北方的匈奴民族西迁以后,突厥民族逐渐兴起,占据了广大草原,屡屡进犯中原。

隋朝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之后,中原民族力量开始强大。隋朝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全力打击突厥,突厥内部也因为多个汗王争王位而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突厥因此臣服于隋朝。

然而隋朝二世杨广登基之后,国力衰微,很快就出现了各地群雄并起。很多势力攀附北方突厥,包括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等。

唐朝称臣12年

《旧唐书》记载,李渊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曾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为了能够在太原立足,稳定后方,李氏父子决定忍辱负重。唐高祖听从刘文静之议,和好突厥,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年年向突厥称臣朝贡。

随着唐朝统一事业发展,疆域扩大,突厥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不断要求增加朝贡。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而登基,同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长安,在距离长安城仅40里的渭水之北驻扎,威慑京城。长安城内人心大乱,朝野震惊。唐太宗深知自己刚刚夺取政权,立足未稳,而突厥此时兵力强盛不能直接对抗,便采用了缓兵之计,向突厥进献大量的金帛财物,并结盟表示臣服,突厥这才撤兵。史称“”渭水之盟”。

唐朝一雪前耻

渭水之盟后,李世民隐忍不发,一直向突厥朝贡,另一方面却是训练兵士,增强军事实力。

三年后,公元629年,唐太宗分析形势,认为军事力量已经优势,12年的隐忍在此一举,决心要永绝突厥祸患。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第二年三月,东突厥灭亡。

欲取之,先予之,唐朝李世民将这一兵法运用的神乎其神。唐太宗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另立吐谷浑国王。

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通过征战建立了广大疆域,也凭他的文治武功创造了唐朝初年的百年安稳盛世。

标签: 唐朝,突厥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坐拥三分之一唐军精锐,为什么却没能消灭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虽然安禄山当然坐拥唐朝三分之一的精锐军队,但之所以一开始能够势如破竹,一路从幽燕地区打到关中,占领长安和洛阳,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他完全彻底击败了唐军,而是另外的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唐朝当时的精锐部队距离内地比较远,来不及集中起来驰援,而是分批到达战场的。因此,安禄山可以从容的各个击破。随着朔方军和

  • 靖康之耻公主后宫被羞辱,为什么不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唐朝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历史评价?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唐太宗

    首先唐朝的强盛更多的是外国人给予的评价,当然也许评价更高的是元朝,但是大多数的汉族后裔对元朝还有部分抵触心理。既然论证的是国家在世界的地位,那么无非就是国家的强盛程度和影响力。首先说前秦,当时的文化程度非常高,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十分的丰富,但是连附近的少数民族都很难理解,更别说欧非了。接下来是秦汉,诚

  • 这位隋朝名将十分仗义,明明突围成功,却为救部下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隋炀帝

    在古代,上下尊卑是非常讲究的,不光平时礼节上有区别,哪怕在性命关头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战场上,普通士兵负责冲锋,将军坐镇指挥,如果战败,主帅可以凭借快马逃命,而其它将士们的生死他是不管的。胜利了,主帅的功劳最大,失败了,主帅一般也最后死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是,在历史上,居然还存在这样

  • 如果柴荣不死真的能统一北方吗?为什么赵匡胤能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荣

    由于宋朝最终并没有收回对南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宋朝建国以后,又被北方少数民族辽夏金蒙轮番欺负(先是和辽夏两国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接着又被金占去了半壁江山,再接着被蒙古灭国),所以,后人对后周皇帝柴荣就颇多怀念。都觉得,如果赵匡胤没有通过陈桥兵变,侵夺后周的江山的话,柴荣很有希望实现真

  • 嘉靖帝打了范鏓一顿板子,百年后被他子孙带兵杀进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鏓

    1524年,即嘉靖三年,明朝发生了前所未闻的怪事:100多名文武官员,在皇宫左顺门前排队等着打板子。随着一声声响亮的板子声音,鲜血横飞,呻吟声不绝于耳。板子打完,共计16名大臣丧命。这就是著名的左顺门廷杖事件。下令廷杖之人,自然是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即我们熟悉的嘉靖帝。嘉靖帝为什么要打大臣屁股呢?

  • 同样面对匈奴,为什么霍去病屡战屡胜,而李广却多次受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李广

    一、时机不对,运气太差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汉朝建国到汉武帝前期,汉朝一直实行和亲制度,而汉军根本就不是匈奴人的对手,一直被吊打,从未停止过。。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李广虽有才能,但他所处的时机不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李广作为汉朝的老将,比卫青和霍去病资历都老,但却多次受挫,只能说这个哥们时运

  • 宋徽宗被俘八年,为什么开开心心的生了14个小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

    皇帝不光要治理天下,还有个重要的职责是生育子女,为皇室开枝散叶,这样才能保证国祚延续。所以,历史上的皇帝都是尽可能的生育,除非身体有问题,十多个孩子都不算多的。以子女多而闻名的皇帝,康熙算一个,他一生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55个子女,所以什么九龙夺嫡算小CASS了,还有29个在旁边看着呢。历史

  • 此人是蜀汉第一算命高手, 刘备却不得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经过长时间的争斗,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实呢,刘备建立的不是蜀国,他打的还是大汉的旗号。因为他的地盘在川蜀之地,并且只是一个势力最小的割据政权。所以后世一些文人,蔑称它为蜀国。三国有很多能人异士,比如说许劭,他曾预言年轻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预测果然奇

  • 绝世美男——齐王朝兰陵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兰陵王

    齐王朝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儿子骁勇善战。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