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字狱"是清朝的产物?其实曹操也用“文字狱”杀过人!

"文字狱"是清朝的产物?其实曹操也用“文字狱”杀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23 更新时间:2024/1/9 10:08:15

"文字狱"是清朝的产物?其实曹操也用“文字狱”杀过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虽然说文字狱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比较多,而且尤其是清朝,因为文字狱而死的人多如牛毛,但其实“文字狱”这个概念,却并不是只有清朝特有的,历史上有很多因为一些言论被处死的人,就连曹操也用这个办法杀过不少人。那么,曹操时期的“文字狱”是什么样的,他杀了哪些人?这些人是因为说了什么而死的呢?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

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加泄气。

曹操先杀祢衡,继杀孔融,后杀许攸,又杀崔琰。杀杨修,是比较晚的,好几次要除掉他,没有下手,或许嫉才的同时,也爱才吧,最后曹操还是将他枭首示众了。泄密,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是因为他卷入宫廷继承的漩涡中。那是一种最危险的游戏,他下错了赌注,押在赌台上的,却是他的生命,对不起,上绞刑架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智慧过人,颖悟超群,看似绝顶聪明,其实却是个糊涂笨伯。他的聪明,不过孔雀尾巴上的羽毛,只是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罢了。

杨修听到曹操发布的行军口令“鸡肋”,便回营房打背包,同僚问其缘故,他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肯定要撤兵了。漫说是一个统治者,即使普通人,也并不愿意让人揭开内心隐秘,触到痛处。杨修的这种轻薄行为,落在了刚吃了败仗,而且一直要收拾他的曹操手里,当然是找死了!最后,就被曹操借口这次泄露军事机密,杀了。

我们当然可以假设,若曹操没有改变早先对曹植的偏爱,决意立曹植为太子,遭殃的恐怕就是曹丕的智囊团了。为儿子的利益杀人,曹操也不是第一回了,其实有个叫周不疑的孩子,他的死比杨修更值得同情,也更能说明曹操无可救药的猜忌。那孩子太聪明了,也许只有曹操早夭的神童儿子曹冲(字仓舒)可以和他匹敌(按:"曹冲称象"故事,大似有佛门智,故陈寅恪先生断定属陈寿附会佛典)。在曹冲还活着时,曹操对周不疑大有好感,一度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遭到周不疑婉拒。曹冲既夭,曹操担心曹丕等人没能力控勒周不疑,遂果断派出刺客,将年仅17岁的周不疑杀死在某个谁也不知道的荒伧所在。

崔琰,一位非常值得爱戴的名士,事实上也曾得到曹操的敬重。当年曹操初得冀州,将崔琰救出袁绍大牢时,曹操兴致勃勃地对崔琰说:"昨天我查阅了一下户籍,发现贵州竟有三十万百姓可供补充兵员,实在是一个大州呀!"崔琰勃然变色:"鄙州饱受战争创伤,生灵涂炭,你不想着安抚百姓,却先计点甲兵,这难道竟是鄙州人寄望于你的事情吗?"在座的全都吓出一声冷汗,好个曹操,不仅全无怒意,反而堆下笑脸,当面向崔琰赔礼道歉。出于对崔琰道德力量的敬仰,曹操甚至将太子曹丕的教育之职也托付给他。崔琰不辱使命,把个曹丕调教得唯唯诺诺。崔琰有两个理由使曹操提高警惕:曹操曾因衣着花哨而"赐死"曹植的妻子,而这位薄命女正是崔琰的亲侄女;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时,知道崔琰平素更喜欢曹植,他担心崔琰从中起不良作用,尽管崔琰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当时就明确表示:自己坚决站在曹丕一边,并认为只有立曹丕为太子,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崔琰的死,缘于一封信,缘于曹操本人对文字狱的兴趣。崔琰信中有"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之句,生性猜忌的曹操立刻将此理解成变天的征兆,把崔琰投入死牢。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许攸的来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他告诉曹操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使曹操得以率兵烧尽乌巢之粮,一举左右了战局。许攸本就是一个贪脏枉法的小人,他离开袁绍的原因,亦在荀文若的算度之中,属"家人犯法"。许攸自到曹营,手足更加轻狂,对曹操全无敬意,乃至在宴会上大呼小叫:"阿瞒,若不是我,你根本得不到冀州。"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嘿嘿干笑,"那是那是。"也许曹操能够容忍许攸当着自己面无礼,却不能容忍他当着别人面张狂。许攸步出原属袁绍治下的邺城东门时,对随从人员咋呼道:"这户人家(指曹操)若没有我的帮助,根本别想从这道门里进出。"话音落后三小时,许攸即被收入大牢处死。

还有一人名叫娄圭,字子伯。他和崔琰一样,其实是死于一种比"文字狱"更可怕的"腹诽心谤",这也是曹操猜忌心重使然。这位娄圭当年帮助曹操击败马超时,颇立功勋,他提议的抟沙为城法(利用奇寒的西北风,使掺水的沙子一夜间成为坚不可摧的防护墙)曾使曹操感叹:"子伯之计,我不及也。"有一天,娄圭与友人习授同坐一辆马车,正碰上曹氏父子外出,习授感叹道:"为人父子而有如此排场,那才叫痛快。"娄圭脱口应道:"人生在世,不能像看客那样光瞧着别人痛快,得自己痛快才是。"阴险的习授当晚就把娄圭的私房秘语密告曹操。不消说,娄圭人头立刻落地。

还有毛玠,这位当年曾向曹操建议屯田的大功臣,感于崔琰无端被诛,唏嘘不已,牢骚满腹。一次在路上见到黥面囚犯,为一时义愤所激,吐出这样一句咒语:"路有黥面者,正是亢旱三年的征兆。"曹操同样没有犹疑,他手下"首席大法官"钟繇迅速行动,将这位大功臣收入了死牢。区别仅是:后因有人出面求情,也许还想到了毛玠当年的好处,曹操特别允许毛玠死在家里,并负责提供上好棺木,确保毛玠家人不受任何株连……

稍稍总结一下,我们发现,当感觉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或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当董承等人与献帝合谋欲掀倒曹操时,后来伏皇后与父亲伏完暗中的联络"露泄"时,曹操都不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前者如借粮官之头安抚兵士,后者如为防备刺客而在梦中斩杀近侍。"丞相非在梦中,倒是阁下死在梦中啊!"杨修后来在该近侍入敛仪式上的这声嘀咕,确实会让曹操毛骨悚然。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麟桂,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麟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麟桂这个名字,熟悉的人不多。他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小官,曾经担任道台一职。道台在清朝算是正四品,这个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手里是有些实权的。史书上对麟桂没有过多的记载,因为他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足以令他千古流芳的大好事。

  • 王爷起兵造反遗臭万年,为何王妃造反却成民间神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娄妃,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娄素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候有一句俗语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时候女人没有地位,也不能抛头露面在外工作。所以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婚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嫁给一个男人,那一辈子就要依靠这个男人。无论男子是好是坏,命运都得跟他绑定在一起。但明朝时却有

  • 历史上真实的廖化,在关羽死后短暂降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廖化,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廖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19年,关羽伐魏,围困樊城,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此时,曹操和孙权结盟,联合夹击关羽。关羽和徐晃作战失利,后路荆州被吕蒙奇袭,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退守麦城,等待援军。然而,他没有等到援军,只能率领关平等人从麦城突

  • 花蕊夫人选择迎奉,结局却还是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花蕊夫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花蕊夫人和小周后都是末代皇后(或者相当于皇后)。在国家灭亡之后,她们都随末代皇帝到达宋朝的都城开封。这两个人来到开封后,处事态度不太一样,花蕊夫人选择奉迎敌人,小周后选择和敌人抗争。但是两人的结局却都一样,都非常凄惨。而且两

  • 九门提督权力很大吗?主要是干什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那么大家知道九门提督到底是掌管着什么吗?隆科多凭什么能够辅佐雍正顺利登基呢?九门提督其实就是掌管京城九门的武将,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这个称呼实在是太长了,索性我们就叫它九门提督,他手里掌握着京城九门的所有兵马,也就相

  • 乾隆有那么多皇子,为什么最后选择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清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乾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嘉庆皇帝在这个位置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太大传奇,要说转变的话,估计也就和珅那一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而且还是在乾隆的安排的前提下。如果纵看大清皇帝,嘉庆不能说是最平庸

  • 李白写了一首诗,没想到却是自毁前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近千年来,李白一直都被人们视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人物,但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李白的才华其实仅限于诗才,其政治、军事才能其实非常局限。如果真让李白这样的人执政一方,反而很大的乱子。在年轻时,李白是

  • 和珅和李卫都是皇帝的宠臣 两人相比谁的官职更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卫,和珅

    还不知道:和珅和李卫谁的官位更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卫与和珅都是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李卫在乾隆三年就已经去世了,而和珅在乾隆十五年才出生,两人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至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和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职。李卫的最

  • 曹操的老婆一共有12位妻子 为什么其中有10个人是寡妇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老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真的很给力的一个人的,但是在妻妾方面这个人就有点意思了,十分的喜爱人妻,话说这个曹操有12位妻子,但是但是这其中却有10位寡妇,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 庄顺皇贵妃:15岁入宫生下四胎,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庄顺皇贵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庄顺皇贵妃来自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属于巴拜系乌雅氏一支,与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同族,大家都知道,孝恭仁皇后的家世并不显赫,属于包衣奴才出身,后来雍正帝继位才将母族抬入了满洲正黄旗,由此,乌雅氏家族的门第才算是得到了提升,成为雍正